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基于金纳米棒和抗菌肽的纳米药物传递体系对耐药细菌的抗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7 15:28
【摘要】: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已经引起了较为严重的细菌耐药性,应对并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现代医学中重大的课题。本文采用抗菌肽和金纳米棒构建一个药物传递体系用于耐药细菌的抗菌研究:一方面,抗菌肽具有独特的抗菌活性,且其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被视为抗生素的理想替代物;另一方面,金纳米棒有许多独特的光学性质,如光热转化性,可用于光热杀菌,且金纳米棒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虽然文献中已有较多关于抗菌肽或抗菌肽修饰的纳米粒子的抗菌报道,然而目前仍然很少有将金纳米棒用于负载抗菌肽的研究。本文旨在联合抗菌肽独特的杀菌性以及金纳米棒的光热杀菌性进行抗耐药菌的研究,以期彻底杀死顽固的耐药菌。我们首先构建了 PEG及抗菌肽BF2b修饰的金纳米棒(AuNR@PEG/BF2b),实验表明,金纳米棒的存在提高了抗菌肽的抗菌效果,同时还降低了其生物毒性。实验首先测定了多肽及PEG的接枝情况;通过UV-vis和DLS等手段验证粒子的稳定性;利用循环升温实验检验粒子的光热转化性;采用细胞毒性实验及溶血实验评了价粒子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最后定性及定量地证明了粒子在体内、体外实验中的抗菌效果。我们进一步构建了具有细菌响应活性的金纳米棒抗菌体系,该智能体系在保留原先抗菌特性的基础上引入了细菌响应这一功能,有望实现粒子的定点抗菌。实验首先测定了金纳米棒的多肽接枝情况;通过DLS、TEM等方法表征了其稳定性和细菌响应活性;通过细胞毒性实验及溶血实验评价了其生物相容性;最后通过体外抗菌实验揭示了其抗菌性能。
【图文】:

药物,纳米粒子,配体,感染部位


加药物的靶向性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并且能使更多的药物到达感染部位。药逡逑物的靶向可分为主动靶向和被动靶向。由于感染部位血管的通透性较高,药物的逡逑滞留时间被延长,此即被动靶向[20,21]。在纳米粒子表面修饰靶向分子(如图1.1)逡逑[22],如抗菌肽[2W4]、甘露糖[25,26]等,可以实现对细菌的主动靶向。由于细菌表面逡逑带正电,所以也可以用带正电的纳米粒子将药物传送到致病菌处。此外,还可以逡逑将药物体系靶向到巨噬细胞,通过巨噬细胞将粒子传递到感染部位[27,28]。逡逑纳米药物载体还具有药物控释的功能,这可以有效解决药物的突释问题,并逡逑且能保持药物的持续释放[22]。纳米粒子这种可设计的靶向性和药物控释性,是其逡逑作为药物载体的两大特点,科学家Paul形象地称其为“magic邋bullet”:药物可以逡逑在合适的位置、以合适的浓度、释放足够长的时间[29]。逡逑此外,纳米药物载体还能实现其他功能,如在纳米载体上负载相应的探针分逡逑子(如荧光蛋白、有机染料、聚臭诱导发光分子TPE等)实现成像。事实上

乳球蛋白,多肽,两性电解质,牛血清白蛋白


是由不带电氨基酸丝氨酸(S)和酪氨酸(Y)交替组成的短肽[YS]3,另一种是逡逑由精氨酸(R)和谷氨酸(E)交替构成的短肽[RE]3,结果表明聚两性电解质型逡逑的多肽[RE]3具有更好的抗蛋白粘附效果(如图1.2)邋t%。Chen等人发现,在多逡逑种聚两性氨基酸抗污分子中,[EK]n型多肽对蛋白质的抗粘附行为最好(如图1.3)逡逑[45]逡逑O逡逑S%逦##]3?S貌五宥噱灞稿澹翦澹甋缅澹颍篲Y逡逑?暴芦泰’??毳逡逑S谩唷甎_’.埵邋备邋备逡逑'■‘逦*"邋y邋*逦'"y逡逑iJ逦li逡逑5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83.1;TQ46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凌保东;王浴生;李显志;;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细菌的β-内酰胺酶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88年04期

2 郝素云;张金玲;陈燕;石莹;李锐;王涛;;某综合医院多重耐药细菌的目标性监测[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年11期

3 ;耐药细菌知识问答[J];疾病监测;2010年10期

4 ;耐药细菌知识系列问答(一)[J];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42期

5 ;耐药细菌沿着公路扩张[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1年12期

6 ;耐药细菌知识问答系列(二)[J];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43期

7 ;用于抑制或治疗多重耐药细菌的富里酸与抗生素组合物[J];腐植酸;2015年06期

8 黄汉;郭鹏豪;陈怡丽;伍众文;廖康;;两种替加环素制剂对多重耐药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比较[J];世界临床药物;2016年12期

9 曾翠;吴安华;Derde L P G;Cooper B S;Goossens H;;一项中断时间序列研究与集群随机试验:减少耐药细菌在重症监护室中定植和传播的干预措施[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年01期

10 徐雪松,刘仲祥,何成彦;关注耐药细菌的威胁[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阙呈立;;国内外对耐药细菌的防控策略[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六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王红;;关于耐药细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实验研究[A];2009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吴爱武;黄平;;多重耐药细菌NDM-1感染(英文)[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支成斌;吴增华;罗定举;沈彩虹;;特殊及多重耐药菌株监测[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六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9年

5 温慧敏;卓婕;孙永昌;庞剑;赵娜;曹琳;李然;;RICU病室熏蒸消毒对耐药细菌定植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宁波 王筱彤;中药抗耐药细菌研究获新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

2 ;家禽废弃物或可传播耐药细菌[N];广东科技报;2017年

3 万同己;下呼吸道感染耐药细菌的抗生素选择[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林抗生;“全耐药细菌”露脸[N];健康报;2005年

5 Sam Lam 翻译 施樱子;一场与耐药细菌的时间赛跑[N];医药经济报;2015年

6 郭旭旺;耐药细菌是一个复杂性的问题[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5年

7 记者 马晓华;我国发现三例耐药细菌携带者[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8 记者 王茜;我国发现三例耐药细菌携带者[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常丽君;再造抗生素可杀死致命耐药细菌[N];科技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君平;抗生素滥用害了谁[N];人民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成程;MβLs和VanX的纯化表征与新型荧光万古霉素的合成及其耐药细菌的抑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津;基于金纳米棒和抗菌肽的纳米药物传递体系对耐药细菌的抗菌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2 顾贤;携耐药基因猪粪肥施用对土壤耐药细菌数量及耐药基因的动态影响[D];扬州大学;2012年

3 王凯;抗生素胁迫条件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结构的影响及耐药细菌污染控制初步探讨[D];扬州大学;2011年

4 王盼亮;医院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多重耐药细菌的分子转移特征及相关性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年

5 田甜甜;环境多重耐药细菌中分子遗传特征及耐药传播机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年

6 苟元梅;穿膜肽Transportan10及其类似物对耐药细菌的构效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牛天琦;鸡粪中多重耐药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介导抗性基因水平转移元件的检测[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吴小梅;美洲鳗鲡与其养殖水体细菌的耐药性、抗性基因及整合子的研究[D];集美大学;2016年

9 梁晶晶;九龙江流域耐药细菌及其特定耐药基因和整合子的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10 陈旭;氧化石墨烯及其二氧化硅负载药物增强抗耐药细菌活性及其机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18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18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8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