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尺度光场调控:全介质超表面及二维材料极化激元
【图文】:
图1.1纳米光子学简要介绍:(a)光子晶体,(b)表面等离激元,(c)超材料。逡逑部分图片摘自文献|2’7’8’U’1M71逡逑当前以金属Plasmon为基础的SPP器件主要面临两大技术瓶颈,一是金属共振导逡逑致SPP的固有光损耗较高,且寿命较短约为10飞秒[18],传输效率很低,传播长度很逡逑短;二是SPP的波长压缩能力有限(y?=A/知<4),因此很难实现高度局域的深亚波长逡逑功能器件。目前科研工作者在寻找新材料替代金属SPP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取得了一逡逑
射[28]、逆切伦科夫辐射[15]、逆多普勒效应等[5()]。直到九十年代末(1996-1999年),逡逑英国科学家?I.B.Pendry等提出分别用金属细线阵列作为稀化的金属等离子体和开口谐逡逑振环结构分别实现了负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5M3],如图1.2所示。2000-2004年,美国逡逑科学家D.R.邋Smith等第一次在实验上用印刷电路板工艺,将金属线阵列和开口谐振环逡逑组合起来,在GHz波段第一次在实验上获得左手材料[5^56]。逡逑F.邋Wang,邋Nat.邋Nanotech邋2011逡逑iitBS逡逑X.Zhang)邋science邋2008逡逑J.Pendry,逦fSBl逦V-Shalaev逡逑PRL1996逦Nature邋2010逡逑S.邋Zhang,邋PRL邋2009逡逑^逦Microwave邋,邋Terahertz逦i邋Infrared邋i邋Visible邋k逡逑图1.2超材料发展趋势,结构尺寸减小,,工作频率升高。逡逑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加工的进步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孜杰;反铁磁/非磁结构的磁极化激元色散关系[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董慧媛;王进;;利用光子晶体调控表面等离极化激元[J];光学学报;2013年09期
3 李涛;刘辉;祝世宁;;金属/介电鱼网结构中磁等离极化激元的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8年02期
4 朱邦芬;黄方程与极化激元[J];物理;1990年09期
5 段嘉华;陈佳宁;;二维极化激元学近场研究进展[J];物理学报;2019年11期
6 甘子钊;;极化激元研究的进展——纪念黄昆先生90诞辰[J];物理;2009年08期
7 包锦;梁希侠;;膜厚对三元混晶双层系中声子极化激元模的影响[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8 刘孜杰;反铁磁/非磁结构的磁极化激元色散曲线的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9 周菁;曹恕;;单轴铁磁介质中体磁极化激元的强度函数[J];南京工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10 贺梦冬;余剑敏;翟翔;王玲玲;;含三元合金缺陷层有限超晶格中的界面声子-极化激元模[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用友;金国钧;;半导体微腔中边界对激子极化激元间相互散射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王凯悦;陈坤;刘纯亮;王洪广;林舒;;表面等离子极化激元的粒子模拟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3 琚鑫;郭健宏;;量子化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激元与耦合量子点系统相互作用的格林函数理论[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吴强;张斌;潘崇培;许京军;;基于时间分辨成像的太赫兹声子极化激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5年
5 陈焕君;沈岩;邓少芝;许宁生;;二维原子晶体极化激元效应及其介导的真空电子发射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6 赵永生;;有机纳米光子学材料与器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7分会:光电功能器件[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庆;纳米尺度光场调控:全介质超表面及二维材料极化激元[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9年
2 牛家胜;离子晶体中的非线性极化激元[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贺梦冬;半导体超晶格结构中声子—极化激元与激子性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白文超;周期极化铌酸锂和周期极化掺杂离子铌酸锂中声子极化激元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包锦;极性半导体三元混晶及其低维系统中的声子极化激元[D];内蒙古大学;2008年
6 唐政华;多铁和压电压磁超晶格中极化激元能谱性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7 廖臻;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物理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8 孙聊新;ZnO回音壁微腔中激子极化激元色散、激射以及凝聚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曾奇军;克尔非线性黑体辐射定律的修正[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岩;极化激元BEC中稳态暗孤子(船)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马玮良;二维范德华材料中的极化激元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3 闫翠玲;三元混晶量子阱线系统的表面和界面声子极化激元[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4 王海青;金属表面微纳结构对表面等离极化激元的调控[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段绪东;激子极化激元的布洛赫振荡[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6 肖玉婷;多层结构中的等离激元—极化激元[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7 曹威;微纳谐振腔中表面等离极化激元传播特性及钼氧化物纳米结构合成与表征[D];西南大学;2014年
8 张媛媛;三元混晶膜中的表面激子极化激元[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王芬;基于Tamm等离激元的光子器件设计与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杜银锁;金属介电多层膜中表面等离极化激元的传输特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30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30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