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纳米碳基复合材料微结构调控与吸波性能

发布时间:2020-05-07 23:10
【摘要】:电磁波吸收材料能够将入射的电磁波转化为热能等其它形式能量耗散,从而使其强度衰减的一类功能性材料。碳纳米材料(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和多孔碳等),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易于调控的介电性质,可以作为其它材料载体,成为近年来吸波材料研究的热点。但碳纳米材料因阻抗不匹配或电磁损耗不足,吸波性能尚且达不到应用需求。为了提高碳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本文从提高电磁损耗,改善阻抗匹配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不同表面修饰碳纳米管、ZnO@多孔碳核壳结构、Co_3ZnC纳米粒子/多孔碳、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ZnO/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调控不同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了复合材料成分比例、石墨化程度、界面面积、微观结构以及表面官能团等主要因素对于碳纳米材料介电性质、阻抗匹配特性和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碳纳米管的表面状态对其电磁参数、阻抗匹配和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通过强酸处理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引入了官能团和缺陷,同时水热处理原位合成纳米Fe_3O_4修饰的碳纳米管。发现碳纳米管表面官能团和Fe_3O_4能够通过降低材料电导损耗、增加极化损耗,来调节材料的介电常数,提高材料的综合微波吸收性能。其中,Fe_3O_4表面功能化碳管的最大反射损失在20 wt%时达到-53.3 dB,最大吸收带宽达到5.2 GHz。构建壳核结构多组分复合材料以提高阻抗匹配特性和微波吸收性能。以原位晶体生长的ZnO胶体为核和双层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ZIFs)为壳,通过调节反应物的浓度获得了均匀的ZnO@ZIF核-壳结构,退火后,双层ZIFs涂层热解形成负载Co_3ZnC纳米颗粒的N掺杂多孔碳壳。ZnO@多孔碳/Co_3ZnC核壳微球增加了界面损耗、磁性损耗等损耗机制,并提高了阻抗匹配,与单一ZnO及由ZIFs热解的多孔碳相比具有更优异的电磁波吸收能力,当样品厚度为2.2 mm时,反射损耗可达到-62.9 dB,有效带宽为5.5 GHz。为研究纳米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界面面积对电磁参数、阻抗匹配特性和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通过添加Co~(2+)和Zn~(2+)金属离子制备ZIFs,进一步热解合成了多孔碳/CoZn合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通过增加反应物中Zn和Co的摩尔比,降低多孔碳石墨化程度和增加多孔碳的比表面积。而Zn含量提高到一定程度,比表面积反而因石墨化程度不足快速下降。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会随比表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具有中等比表面积和石墨化程度的BM 0.2样品显示出最优异的电磁波吸收特性。当样品厚度仅为1.5 mm时,其最小RL可达到-53.2 GHz。最小反射损失在样品厚度为4.5 mm时为-59.7 dB,样品厚度为2.0 mm时的最大有效带宽为5.3GHz。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比单一金属ZIFs热解的碳材料有显著提高,这归因于多孔碳中丰富的碳-空气界面增强的界面极化,以及因复合磁性金属离子提高的阻抗匹配的协同作用。基于以上表面改性和微纳米构造提高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机制、原理及优势,进而通过在有机溶剂中原位生长及热处理的方法构建了ZnO纳米晶/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5、10、15、20 wt.%)的ZnO纳米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发现15wt.%的ZnO纳米晶/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最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最小反射损耗在15.2 GHz时达到-54.2 dB,有效吸收带宽达到6.7 GHz,优化样品厚度仅为2.4 mm。由于石墨烯阻抗匹配的提高,其吸波性能相比纯ZnO纳米晶和纯石墨烯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了进一步解决ZnO纳米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团聚问题,通过在水溶液中原位生长和热处理的方法合成了微米花/纳米晶ZnO修饰的石墨烯,使ZnO纳米晶体均匀分散于石墨烯片层上,而ZnO微米花穿插在石墨烯片层中。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获得不同ZnO和石墨烯质量比(9:1,8:1,5.5:1,2:1)的复合材料。发现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随ZnO质量分数的降低而增加。质量比为8:1时样品显示出最突出的微波吸收特性,最小反射损失在样品厚度4.5 mm时达到-77.5 dB,最大有效带宽在样品厚度为3.5mm时达到6.9 GHz。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33;TQ127.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旺昌;周祥;应耀;张旭;姜力强;车声雷;;雷达吸波隐身材料的进展及发展趋势[J];材料导报;2015年S2期

2 邸永江;贾碧;望军;;铁氧体复合吸波材料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14年15期

3 伊翠云;;纳米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纤维复合材料;2014年01期

4 刘祥萱;陈鑫;王煊军;刘渊;;磁性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13年04期

5 徐超星;杨文彬;谢长琼;张凯;范敬辉;;片状石墨表面化学镀Ni-Co-P合金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6 张月芳;郝万军;;吸波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对军事隐身技术的影响[J];化工新型材料;2012年01期

7 郑玉玲;于建军;覃竞亮;黄家运;;电磁污染的危害与防护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1年06期

8 刘延坤;冯玉杰;武晓威;王岩;;M型钡铁氧体制备及吸波特性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0年02期

9 丁世敬;葛德彪;黄刘宏;;电磁吸波材料中的阻抗匹配条件[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10 袁晓静;杨俊华;查柏林;侯根良;江礼;王汉功;;热喷涂纳米β-SiC/LBS涂层的吸波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席嘉彬;高性能碳基电磁屏蔽及吸波材料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2 陈琛;褶皱石墨烯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8年

3 夏振军;软磁纳米颗粒/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吸波特性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

4 张申力;碳纳米管(石墨烯)/铁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原晓艳;TiC和SiC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6 王雯;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周敏;二氧化锰纳米结构的制备与吸波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刘旭光;异形截面碳化硅纤维制备及其吸波性能[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冯海涛;SnO_2纳米材料制备与微波吸收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彭志华;碳纳米管材料的微波吸收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宋转转;W型锶铁氧体及改性吸波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2 张换换;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碳纤维及其电磁特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6年

3 李斌鹏;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和表征[D];山东大学;2013年

4 杨春萍;碳纳米管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5 刘桂平;铁磁性金属填充碳纳米管的微波吸收特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6 谌佳荣;二氧化钛基纳米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姚娇艳;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及在吸波领域的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53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53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7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