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注型聚氨酯基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研究
【图文】:
聚氨酯(PU)因具有多方面优良性能如耐磨、耐疲劳、高阻尼性能及抗冲击性能从而获得了广泛的研究与关注,成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聚合物材料之一[14]。但传统的聚氨酯在工程应用存在因外部振动及环境变化所引发的材料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的衰减,以及耐热性不佳、机械性能偏低、易老化等弊端[15],故其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为了克服聚氨酯的这一缺陷,研究者们通过物理改性或化学改性的方法,向聚氨酯中加入各类填料,从而制得性能优良的聚氨酯基复合材料。为了提高了聚氨酯弹性体(Polyurethane elastomer,简称 PUR)在侵蚀条件下的耐磨性,Zhou R 等[16]采用 PU 预聚体与硅烷偶联剂处理的 Al2O3(180 目)制备了聚氨酯复合材料,其工艺流程为图 1.1。测试了在 Al2O3含量不同的情况下,所制备材料的拉伸、硬度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发现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 Al2O3颗粒含量增加而降低,而硬度在该过程中却逐渐增加。如图 1.2 所示,随着填料含量增加,相对磨损率先增加后减少。也就是在一定含量之前,加入 Al2O3颗粒能提高聚氨酯弹性体的耐磨性[16]。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5%滑石)下降。同时还研究了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原始表面和磨损表面的tact angle,简称 CA)。实验结果表明摩擦后磨损表面的接触角增大。此 MRH-3 高速环块磨损试验台上以干滑动和水润滑的不同滑动速度和负擦和磨损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滑石的引入极大提高了聚氨摩擦学性能。具体而言,,随着滑石粉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Coef,简称 COF)增加。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在给定的载荷和滑动速度下,滑石填充的 PU 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比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播瑞;畅贝哲;白静静;;功能化纳米SiO_2/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塑料工业;2017年12期
2 马伟强;侯根良;苏勋家;毕松;李平;李军;;低含量磷片石墨填充改性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J];润滑与密封;2017年12期
3 齐明思;赵志芳;张伟;孙起帆;王俊元;张纪平;王志坚;;冲击载荷下泡沫铜-聚氨酯的缓冲性能[J];包装工程;2017年19期
4 向平;张成彬;张均;张陆;姜志国;;不同异氰酸酯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7年04期
5 李宁;董火成;朱小树;孙嘉鹏;于文杰;;球形氧化铝填充聚氨酯制备导热塑料[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6年06期
6 赵雨花;王军威;亢茂青;殷宁;贾林才;;高性能聚氨酯密封材料的微相结构和热性能(Ⅱ)[J];热固性树脂;2016年04期
7 王超;安振涛;甄建伟;李国松;胡志盛;王晟;;玻璃纤维/玻璃微珠混杂增强聚氨酯泡沫铝压缩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12年18期
8 黄红英;尹齐和;;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FTIR)的原理与应用进展[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1年01期
9 任芳;任鹏刚;狄莹莹;;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包装工程;2009年02期
10 王宇飞;孙斓珲;杨振国;;热固性耐磨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娇;聚氨酯密封圈的减摩改性及性能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杨辉;聚氨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3 张岚;碳纳米管/聚氨酯复合材料制备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54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54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