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以三苯基膦修饰的磁性复合纳米粒子载运光动力治疗剂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8 14:18
【摘要】:近年来,全球癌症患者人数不断攀升,癌症死亡率亦居高不下,癌症已然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光动力疗法(PDT)是通过光敏剂、光以及氧分子的共同作用进行癌症诊治的一种新型方法,因其具有手术及放化疗等传统方法无法相比的优越性和安全性等独特优点而成为各国医疗、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光动力治疗剂的生物相容性和靶向性,本文合成了以磁性复合纳米粒子为载体的载药体系,并用罗丹明6G(R6G)进行荧光标记,以期达到靶向治疗和荧光示踪的目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合成了Fe_3O_4@SiO_2-APTES-TPP和(Fe_3O_4/R6G)@SiO_2-APTES-TPP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并以红外光谱、DLS、荧光光谱、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PS等多种方法对相应复合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2)以前述两种磁性复合纳米粒子通过物理吸附的方法分别负载配合物Pt(DABA-Na)(OPDA),得到了两种载药颗粒,并利用紫外光谱测定了各自的载药率。结果表明,Fe_3O_4@SiO_2-APTES-TPP和(Fe_3O_4/R6G)@SiO_2-APTES-TPP对配合物的载药率分别7.8%和8.1%。(3)利用电泳法分别研究了上述两种复合纳米粒子及其相应载药颗粒在无光照和红光照射条件下对pBR322 DNA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无论光照与否,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对DNA基本无损伤;两种载药颗粒在无光照时亦对DNA无明显损伤,但经红光光照后,均对DNA存在明显的损伤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而作用增强。(4)以MTT比色法分别探究了多种载药颗粒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发现在无光照条件下,载药颗粒均对HepG-2细胞的增殖无显著影响,而在红光照射后,载药颗粒均对HepG-2细胞的增殖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随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还发现经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优化粒径后得到的复合纳米粒子在载药之后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要强于未经优化的粒子。此外,三苯基膦修饰的复合纳米粒子载药后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强于氨基硅烷修饰的复合纳米粒子。
【图文】:

分析纯,试剂,国药,公司


等级 生产厂家分析纯 aladdin 试剂公司铵 分析纯 aladdin 试剂公司氧基硅烷 分析纯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分析纯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基氨基丙基)分析纯 aladdin 试剂公司基溴化膦 分析纯 aladdin 试剂公司成柴爱云硕士论文[59]以共沉淀法合成Fe3O4磁性纳米粒子

路线图,路线,无水乙醇,磁分离


调节溶液 PH=9,超声溶解 15 min。将 R6G、APTES 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滴加入上述体系,搅拌反应 1 h 后,再缓慢滴加入 1 mL TEOS、1 mL TMAH 以及 5 mL 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室温反应 24 h,磁分离得到固体产物,用无水乙醇、少量蒸馏水交替洗涤数次并烘干,得到红褐色粉末,,即为经 TMAH 优化并包裹 R6G 的(Fe3O4/R6G)@SiO2,记作 NPs/R。2.3.3 Fe3O4@SiO2-APTES 与(Fe3O4/R6G)@SiO2-APTES 的合成[60]将300 mg Fe3O4@SiO2分散于60 mL无水乙醇中,超声20 min。量取200 μLAPTES溶于2.5 mL无水乙醇中,静置5 min。超声结束后,将APTES的醇溶液滴加入上述分散液中,以浓氨水调节溶液pH=8,50℃水浴搅拌反应5 h。之后将固体产物分别用蒸馏水、无水乙醇磁分离洗涤数次,50℃烘干后得到深棕色粉末,即为经TMAH进行粒径优化后的Fe3O4@SiO2-APTES,记作NPs-APS,同实验室代瑞慧也曾制备过氨基硅烷修饰的复合纳米粒子,亦未经TMAH优化,记作NPs-APS(b),以便后续比较。用同种方法制得包裹R6G的褐色粉末(Fe3O4/R6G)@SiO2-APTES,记作NPs/R-APS。NPs-APS的合成路线如下: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83.1;TQ46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焰;林香燕;张继欣;尹会方;;银杏叶复方制剂对小鼠急性毒性和细胞毒性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8期

2 刘一;杨玉飞;白玉;刘虎威;;铂类抗癌药物及其作用机理的分析技术进展[J];化学通报;2013年10期

3 袁丽;杨悦;;国际创新药物研发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新药杂志;2013年18期

4 雷万华;王雪松;;光动力抗菌光敏剂的研究进展[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3年05期

5 黄智勇;胡四海;;纳米佐剂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0年04期

6 陈中举,张燕玲,黄金瑛;荧光标记生物大分子及其应用[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4年06期

7 魏传忠,刘国传,马贵平,田学隆,靳平,李婷;光动力治疗法的研究进展[J];医疗卫生装备;2003年12期

8 颜桂炀,郑柳萍,陈守正;季擕盐型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9 孟斌,温博贵,李冠武,沈忠英;肿瘤光动力疗法诱导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10 马金石;卟啉类第二代光敏剂的发展[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代瑞慧;用于光动力治疗剂的氨基硅烷修饰的磁性纳米复合粒子载药体系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2 柴爱云;用于光动力治疗剂的磁性纳米复合粒子载药体系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54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54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8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