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胶合木声发射信号及其传播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8 13:59
【摘要】:木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近几年得益于胶合木硬度高、物理性能稳定等特点,逐渐成为建造体育场、游乐场等大型结构建筑的主要原材料。由于木结构规格材均属于各项异性材料,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并不适用于木材的内部损伤监测,同时也无法实现对大型木结构建筑的实时检测,因此急需一种实时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声发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主动式的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对被测试件内部的应力变化实现在线监测。通过人工模拟声发射源的方式,采集胶合木梁的声发射信号,并分析信号在横、纵两个方向上的传播特征,同时建立传感器与声发射源的位置分布矩阵实现声发射源的定位,从而得到内部应力集中的范围。与此同时,运用信号相关性原理估算声发射源的位置,初步记录胶合木结构建筑可能发生开裂的部位,以便提前对其进行加固处理。针对声发射信号在胶合木中的传播特性,论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1.利用NI公司的高速数据采集卡、压电传感器、前置放大器搭建了一套声发射信号采集平台,同时结合Matlab软件建立了声发射信号的小波分析平台,实现了声发射信号的多通道采集以及从噪声中析取出来。文中首先以花旗松胶合木梁为研究对象,采用铅芯折断和连续两次滑动的方式人工模拟声发射源,通过两通道采集系统采集花旗松上、下表面的声发射原始信号。同时利用db小波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分解与重构,从而得到花旗松声发射信号的频率与传播特性,研究表明花旗松声发射信号平稳且主要集中在70 kHz,此时信号在花旗松表面的传播速度为514.29 m/s,内部的传播速度为422.45 m/s,且采用小波分析能够将“淹没”在噪声中的信号析取出来。2.利用声发射技术对不同含水率的云南松表面声发射信号进行采集并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AE信号的时域波形幅值呈衰减趋势;AE信号在试件表面传播的平均速率与含水率成反比例增长,在绝干状态下平均传播速率达到最大值为4208.77 m/s,而在饱水状态平均速率仅为1414.07 m/s;从重构后的信号频域分布可以发现,四种含水状态下试件的频域波形均主要集中在40~150 kHz之间。3.利用互相关分析法对胶合木板表面声源进行线性定位,同时结合最小二乘法实现马尾松胶合木梁声发射源的空间定位。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小波分解,提取有意义频带的信号进行波形重构,随后对重构后的信号进行互相关分析,求得信号到达两传感器的时间延迟,最后根据所测得试件中信号的传播速度求出声源的位置。结果表明互相关是一种适合于胶合木声发射源定位的方法,为研究不同材质胶合木内部损伤和断裂定位提供参考。
【图文】:

波形,声发射技术,基本原理,声发射信号


图 1-1 声发射技术基本原理Fig.1-1 Basic principle of acoustic emission technique对声发射信号的分析与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对声发射源进行局部定位、探究声发射信号的传播特征、估算声发射信号产生的时间段或波形持续状态、判断材料是否存在

频带,小波基函数


图 2-3 Mallat 算法的频带逐级分解(3 级)Fig.2-3 Frequency band decomposition of Mallat algorithm(three-level)常见的小波基函数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0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世界最高木制建筑建成[J];江西建材;2019年03期

2 杨会峰;朱文祥;郝建东;徐伟;;体外预应力胶合木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3 张婷婷;孙巧;孙雪敏;史佳文;丁智鹏;卫佩行;王建和;;正交胶合木的研究现状及国产化展望[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7年01期

4 郭楠;陈慧慧;赵婷婷;;可调控配筋胶合木梁蠕变模型研究综述[J];山西建筑;2017年09期

5 郭楠;张平阳;左宏亮;;预应力胶合木梁受弯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山西建筑;2017年08期

6 周巍宇;;落叶松胶合木销槽承压强度影响因素研究[J];中外建筑;2017年06期

7 左宏亮;邱一桐;;锚固装置对配筋胶合木梁受弯性能影响[J];山西建筑;2017年13期

8 左宏亮;付丁虬;邱一桐;郭楠;;配筋形式对配筋胶合木梁受弯性能影响试验[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9 曾昭日;;增强胶合木直梁的受弯性能研究综述[J];广东建材;2017年08期

10 陈冠华;刘琦;曾宪沂;周启哲;洪浩凯;刘方舟;;重组竹板增强胶合木梁研究[J];山西建筑;2015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何朝红;李建军;周臻徽;陈旭霞;;基于ANSYS的胶合木螺栓连接结构承载力分析[A];《工业建筑》2016年增刊Ⅱ[C];2016年

2 曹磊;陈伯望;;胶合木梁抗剪性能研究综述[A];第2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7年

3 周波;崔佳;周淑容;李志富;;胶合木轴心受压柱稳定承载力数值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十)——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4届(ISSF-201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4 华毓坤;;国外结构人造板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中国木材工业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吉英年;周峰;;木结构在大跨度建筑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华东师范大学世博研究院 林拓 虞阳 沙莎;科技创新使生活更快乐更美丽[N];深圳特区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林培;可持续建筑的天作之选[N];中国建设报;2011年

3 常云 杨君;挪威大自然的赋予[N];国际商报;2009年

4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夏峻嵩;“以小见大”的微建筑探索[N];中华建筑报;2013年

5 贾瑞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走马世博 展望中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周峰;感悟大自然的赋予[N];解放军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智丰;大跨胶合木拱桥人致振动分析及其优化控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年

2 杨昕卉;钢板增强胶合木梁受弯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3 曹磊;落叶松胶合木梁力学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

4 邱立鹏;湿度变化和荷载作用下胶合木曲梁的工作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周华樟;旋切板胶合木的蠕变及其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凌志彬;胶合木植筋节点粘结锚固与抗震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龚迎春;国产日本落叶松正交胶合木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8 郭莹洁;兴安落叶松成熟材及其结构指接胶合木力学性质预测模型[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杨;胶合木声发射信号及其传播特性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8年

2 蔡郭圣;内嵌BFRP筋增强胶合木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年

3 曾昭日;一种层叠梁单元的钢/FRP板增强胶合木梁受弯性能分析研究[D];广州大学;2018年

4 黄瑞;胶合木网壳钢铅组合耗能节点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8年

5 李艳敏;正交胶合木装配式多层木结构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6 姜海新;预应力胶合木张弦梁调控效果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8年

7 胡小锋;胶合木结构构件火灾性能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8 廖家男;正交胶合木(CLT)楼板炭化速度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9 刘非微;意杨旋切板胶合木梁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10 乔鹭婷;用人工林杉木制造工程胶合木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69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69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c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