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粒度和形貌对纳米MgO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12:45
【摘要】:纳米MgO广泛应用于催化、环保、生物学等领域,是由于其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纳米粒子吸附性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其粒度和形貌。但是纳米MgO的粒度和形貌对孔雀绿和Pb~(2+)吸附性能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的研究还不清楚,需要通过纳米MgO粒度和形貌对其吸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机理来解释。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纳米MgO的粒度和形貌对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影响规律:(1)纳米吸附的理论分析纳米吸附理论是通过假定纳米吸附过程类似于化学反应,吸附动力学理论符合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且过渡态不受粒度的影响,得到粒度与吸附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并且讨论了粒度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吸附热力学理论是通过定义三个物质(纳米粒子、吸附质和吸附产物)之间化学势,得到不同粒度和形貌纳米粒子的吸附平衡常数和吸附热力学性质与粒度和形貌之间的关系,并且讨论了粒度和形貌对吸附平衡常数和吸附热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2)纳米MgO吸附的实验研究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不同粒度和形貌(球形和立方)的纳米MgO,使用XRD和SEM进行表征分析。之后以纳米MgO粒子吸附孔雀石绿和Pb~(2+)为吸附体系,研究了纳米MgO的粒度和形貌对孔雀石绿和Pb~(2+)吸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得到了不同粒度和形貌纳米MgO对孔雀绿和Pb~(2+)吸附研究体系的吸附热力学性质、吸附平衡常数和动力学参数。性质包括吸附焓变、吸附吉布斯自由能、吸附熵变。参数包括吸附活化能、吸附速率常数、指前因子。结论如下:(1)采用溶胶-凝胶法,以Mg(CH_3COO)_2·4H_2O为镁源,H_2C_2O_4·2H_2O为络合剂和酸性试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分散剂,控制制备条件最终制备出不同粒度和形貌的纳米MgO,球形纳米MgO平均粒度为40.4 nm~90.2 nm;立方纳米Mg O平均等效粒度为59.1 nm~114.7 nm。其中Mg(CH_3COO)_2·4H_2O的用量、反应温度、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均对其粒度有显著影响,影响规律是:粒度随Mg(CH_3COO)_2·4H_2O用量的增大而减小,随反应温度和煅烧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煅烧时间延长而增大;其中反应温度对粒度影响最大。(2)对于纳米MgO吸附孔雀石绿和Pb~(2+)吸附研究体系,吸附动力学参数受到粒度和形貌的显著影响,而且两个不同研究体系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是一致的。随着粒度的减小,k增大,而Ea和lnA均减小,并且lnk、Ea和lnA分别于粒度的倒数呈现较好的线性相关。吸附体系的实验结果与吸附理论比较是一致的,影响规律是:纳米粒子吸附的摩尔表面焓变影响Ea,纳米粒子吸附的摩尔表面焓变和摩尔表面熵变共同影响k,摩尔表面熵变影响A。(3)纳米MgO的粒度和形貌对孔雀石绿和Pb~(2+)的吸附热力学均有显著的影响。对于不同粒度的纳米Mg O,随着纳米MgO粒度减小,K~(o-)增大,而(35)_(am)G~(o-)、(35)_aH_m~(o-)和(35)_a S_m~(o-)均减小;并且ln K~(o-)、(35)_(am)G~(o-)、(35)_aH_m~(o-)和(35)_aS_m~(o-)均分别与粒度的倒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对于不同形貌的纳米MgO,相同等效粒度Mg O吸附热力学性质由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和对吸附前后表面张力的差值共同决定。这些实验结果与上述纳米吸附热力学理论分析一致,其影响机理是:(35)_aH_m~(o-)由摩尔表面积、吸附前后表面张力的差值和吸附前后表面张力的温度系数的差值共同决定,(35)_(am)G~(o-)由摩尔表面积和吸附前后表面张力的差值决定,(35)_aS_m~(o-)由摩尔表面积和表面张力的温度系数的差值决定。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14.22;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婧;;MgO含量对高炉渣SiO_2-CaO-MgO-Al_2O_3渣系的影响[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2 罗果萍;赵彬;刘景权;郝志忠;;包钢含MgO球团矿矿相结构与冶金性能研究[J];烧结球团;2015年05期

3 张中中;阮志勇;罗秀传;王子宏;陈伟兰;;MgO对烧结过程及烧结矿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柳钢科技;2014年01期

4 邓晓波;刘然;王杏娟;;硼铁矿碳热还原氮化过程中MgO的失重[J];河北冶金;2013年02期

5 李明吉;王秀锋;李红姬;吴小国;曲长庆;杨保和;;单晶MgO纳米带的生长特性和发光性能[J];无机化学学报;2013年06期

6 黄利美;邓敏;莫立武;;粉煤灰对外掺轻烧MgO水泥浆体膨胀的影响[J];混凝土;2011年09期

7 毛雪松;顾华志;汪厚植;;添加熔融石英对MgO材料抗热震性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2期

8 姜鑫;吴钢生;金明芳;沈峰满;;MgO对烧结矿软熔性能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9 李少鹏;;外掺MgO砼快速筑拱坝新技术在广东省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06年S1期

10 韩宝军;徐洲;;铸造法制备MgO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文英;;承钢烧结矿降低MgO含量生产实践[A];2011年河北省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夏星;范玉锋;郭滨刚;刘纯亮;;等离子体显示器中MgO介质保护膜结构和放电性能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姜鑫;吴钢生;李光森;魏国;沈峰满;;MgO对烧结矿软熔性能的影响[A];2006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C];2006年

4 吴胜利;韩宏亮;朱锦明;冯根生;张作程;;烧结矿中MgO作用机理的试验研究[A];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上册)[C];2008年

5 任雪红;张文生;叶家元;;MgO对熟料烧成及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6 李华;李刚;;高炉渣MgO化验分析方法的改进[A];山东省金属学会理化检验学术委员会理化检验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永明;贾彦忠;;熔剂性含MgO球团矿特点及生产实践[A];2004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暨炼铁年会文集[C];2004年

8 袁明道;杨光华;;MgO微膨胀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计算与原型观测的对比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首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9 张国新;杨卫中;罗恒;杨波;;MgO微膨胀混凝土的温降补偿在三江拱坝的研究和应用[A];2004年全国碾压混凝土坝筑坝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盛力;张立峰;李亚琼;侯新梅;;铝镇静钢钢液对MgO质耐火材料侵蚀的研究[A];第十九届(2016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及论文摘要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宏济;优化MgO配比改善烧结矿还原性的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6年

2 高宏适;添加MgO对高炉出铁口耐火泥特性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3 全荣;转炉炼钢用溶剂和耐火材料中MgO溶解行为的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家俊;非晶MgO和HfO_2薄膜的阻变效应与磁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2 陶绍平;钢包内衬用MgO基和Al_2O_3基耐火材料对钢质量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3 高强健;MgO基球团添加剂制备及对球团矿质量影响的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4 周妍;对称破缺与ZnO、MgO纳米晶形成过程[D];兰州大学;2013年

5 王科;单晶MgO基片化学机械抛光机理与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栾彩娜;TiO_2、MgO基底氧化锡外延薄膜的结构和光电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王振;制备MgO晶体电弧炉的建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董志刚;单晶MgO微观力学行为和磨粒加工表面层损伤[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赵家群;基于MgO:PPLN的中红外连续波光学参量振荡器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宋淦;MgO吸附剂制备及其CO_2吸附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慧芳;粒度和形貌对纳米MgO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2 郭会强;基于MgO的非双势垒磁性隧道结输运和噪声特性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李召峰;优化钢渣物相组成、控制MgO分布及其机理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4 何环宇;低硅铁冶炼与炉渣MgO含量对生铁含硅量的影响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5 徐友峰;吸附—光催化协同体系构建及分级多孔MgO载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6 李少鹏;坝美混凝土拱坝外掺MgO设计掺量方案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高长华;纳米MgO粉体的制备与改性及其在内墙涂料上的抗菌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8 陈鹏飞;利用MgO混凝土解决重力坝温度应力问题的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9 鞠静春;掺MgO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对温度应力的敏感性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李洋;骨料种类对MgO混凝土膨胀性能的影响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691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691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c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