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准一维类石墨烯纳米材料的电子结构与输运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05:12
【摘要】:随着纳米电子学与分子电子学的飞速发展,由纳米电子器件组成的纳米级电路也向着电路体积更小、集成度更高、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所以对二维纳米材料的性质特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的硅材料并不能突破“物理极限”,硅材料已经不跟满足电子器件更高的要求。2004年石墨烯被成功制备出来,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引起了凝聚态物理和计算化学领域的高度关注,石墨烯也一度被认为是可以替代传统硅材料在未来成为制备纳米器件的首选材料。但是由于本征石墨烯的带隙为零,极大的限制了石墨烯在电子器件制备方面的应用。近几年,更多的二维纳米材料被发现,并且被成功制备出来,如黑磷。由于实验组发现黑磷这种材料在微纳器件领域的应用存在一个很严重的弱点,就是当黑磷同水,氧气以及光这三种中的两种共同存在时,会发生很快的变性。为了弥补这些二维材料在微纳器件领域的不足,我们可以想办法去改造它们。我们最常见的便是沿不同的晶格方向去剪裁二维层状材料,使其变成一维纳米条带,并具备锯齿边缘和扶手椅边缘,这些在实验中已经有所实现。本文采用解析计算与模拟计算两种不同的方法对黑磷与石墨烯的一维纳米条带的能带结构和电子输运性质进行研究。首先,我们从理论上证明了如何施加应力来调节单层扶手椅型黑磷纳米带和单层锯齿形黑磷纳米带的电子输运性质。通过研究发现,当施加的应力值超过一定的临界值,电子的输运通道将会被阻断。应力的临界值与纳米带的输运方向、宽度以及电子入射能有关,不同的纳米带输运方向、宽度以及不同的电子入射能的选取都会有不同的应力临界值。通过调节费米能级与应力值,电子遂穿通道可以由禁止变为导通。然而,通过对锯齿形黑磷纳米带施加一定的应力,双重简并的拟平坦边缘带会完全劈裂。这些性质为我们控制单层黑磷纳米带结构的输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其次,我们发现了一种可以周期嵌入四八圆环到石墨烯纳米条带中,形成一种新型的类石墨烯纳米条带。这种结构已经在实验中制备出来,并且能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观测得到明显的原子结构。这种材料由原本的六元环和加进去的四八元环构成,这样我们沿不同的方向剪切会得到很多不同边界的条带结构。我们主要探究了三种不同边缘的条带结构,主要采用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分别探究了这三种不同边缘条带的电磁学性质,我们发现铁磁态是它们的基态,并会由于边缘剪裁的不同导致展现出不同的电磁学性质,会出现自旋金属和自旋半导体。通过探究不同元环的边界碳原子在不同轨道的投影态密度,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六元环未饱和的边缘碳原子是整个条带磁性的主要来源,而八元环未饱和的碳原子是确定费米能级处电子态的主要因素,它是导致金属和半导体的主要原因,并且它也决定了费米能级处的自选劈裂。为了进一步探究它的一般性,我们探究了尺度效应以及量子限域效应对纳米条带的影响,我们计算了三种条带在不同宽度下的自旋极化率,并且着重探究了其中半导体型的条带结构随宽度变化的能带结构变化,我们发现在条带宽度不断加大时,条带能带结构会发生一个半导体向金属的转变,这使得我们通过剪裁不同的边缘以及不同的宽度,就能得到半导体或者金属以及不同自旋极化率的条带结构,这大大为我们探究碳基材料提供了参考和便利。
【图文】:

流程图,近似表达式,关联能,特征方程


.逡逑图2.1迭代算法流程图逡逑Sham方程的表达式发现它为特征方程并不能直接求解交换关联过找到交换关联能的近似表达式,对近似表达式来求解本征值[交换关联能泛函表达式才是我们求解的关键问题所在,,如何找

晶体结构,单层,几何参数,取值


宽度达到较大的取值,在连续介质近似的情况下,黑磷纳米带中的电子输运情况能更精逡逑准的表达出来。逡逑图3.1(a)显示单层黑磷的褶皱型原子结构和一些几何参数。这些几何参数的取值是:逡逑19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墨烯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信息;2018年05期

2 ;以石墨烯标准加速石墨烯科技成果产业化石墨烯标准化推进工作组成立[J];功能材料信息;2018年01期

3 黄芳芳;;常州石墨烯产业八年取经路[J];经济;2019年05期

4 ;宁波材料所在高性能石墨烯阴极防腐涂层领域取得进展[J];河南化工;2019年04期

5 武斌;韩蓉;谢君;;石墨烯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9年04期

6 钟芬;潘雪江;刘恒全;;改良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及其电学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年04期

7 ;广东石墨烯创新中心正式成立[J];电子世界;2019年09期

8 ;原位电热法焊接石墨烯宏观组装材料[J];山东陶瓷;2019年02期

9 ;半导体所等在多层石墨烯物理性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J];中国粉体工业;2012年02期

10 ;北大成功在玻璃表面实现石墨烯直接生长[J];中国粉体工业;201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庆国;张炜;王凯;王莎莎;;石墨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展望[A];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分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6年

2 刘东;李丽波;由天艳;;电化学制备氮掺杂石墨烯及其在催化氧气还原反应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7年

3 王莹;刘子顺;;通过缺陷设计实现石墨烯的自发卷起和组装[A];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18年

4 高超;方波;;石墨烯宏观组装及多功能复合材料[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C];2017年

5 李永军;杨阳;戴静;黄晓宇;;功能化石墨烯、氟化石墨烯及石墨烷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O:共价骨架高分子与二维高分子[C];2017年

6 梁秀敏;江雷;程群峰;;仿生石墨烯纤维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C];2017年

7 方浩明;白树林;;三维石墨烯填充高导热弹性体[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C];2017年

8 许亮;邹聪;董鉴锐;张兴权;罗铭;左明明;曹振兴;;氧化石墨烯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K:高性能高分子[C];2017年

9 张学薇;徐晨;汪洋;尹少骞;王韫璐;赵沛;王宏涛;;石墨烯转移方法[A];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A)[C];2017年

10 汪洋;程昱;王韫璐;张帅;徐晨;张学薇;尹少骞;应林炜;宋也男;李群仰;赵沛;王宏涛;;石墨烯的制备及力学性质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A)[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彦彬;石墨烯将怎样改变通信?[N];通信产业报;2016年

2 记者 薄熙惠 温井然;凌源石墨烯新产品上市热销[N];朝阳日报;2019年

3 艾班;石墨烯生物材料制备成功[N];中国化工报;2014年

4 柯伟;石墨烯基础应用研究获新进展[N];科学时报;2011年

5 记者 姜小毛;首个纯石墨烯粉末产品诞生[N];中国化工报;2013年

6 刘平昌 唐娟;国内首条石墨烯薄膜生产线投产[N];中国化工报;2013年

7 记者 李东周;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N];中国化工报;2013年

8 特约记者 姚耀富;江苏成立石墨烯产业创新联盟[N];中国化工报;2013年

9 朱永康;全球石墨烯市场高速增长[N];中国化工报;2013年

10 记者 李东周 通讯员 张华生;全球最大规模石墨烯生产线投产[N];中国化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雁冰;碳基介孔功能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及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2 刘经纬;碳纳米管与石墨烯的表面修饰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3 郑安民;几种低维自旋电子学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4 曾超;石墨烯等离激元超材料及其光子器件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8年

5 谢培;硒化物及其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场致电子发射和光电性能检测[D];东华大学;2018年

6 殷江辉;新型结构高度对称的硫杂分子石墨烯的合成及其光谱、电化学和自组装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8年

7 张雪沙;杂原子掺杂石墨烯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8年

8 蒋雅琴;类石墨烯材料的超快非线性光学特性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9 李程;新型石墨烯光纤集成器件的性质和应用[D];南京大学;2017年

10 肖宜明;新型二维电子气材料多层石墨烯和单层二硫化钼光电特性的理论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丽;Pt/3D-GNs基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2 夏畅;双形态氮、硫掺杂荧光石墨烯量子点材料的同时制备和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17年

3 罗扬淅;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17年

4 蒋勤勤;双核酞菁及其与石墨烯复合物对锂/亚硫酰氯电池催化性能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5 李秀婷;六方氮化硼/石墨烯异质薄膜的可控制备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6 韩雪斌;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D];上海理工大学;2016年

7 刘安琪;多负阻石墨烯场效应管设计与应用仿真研究[D];武汉大学;2018年

8 葛烨楠;聚苯胺接枝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9年

9 杨康;基于离子液体的活化石墨烯粉末超级电容储能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10 季翔;氧化石墨烯的表面改性及其对聚酰胺6纤维的增强作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02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02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6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