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低维功能材料的有机功能化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发布时间:2020-06-14 04:04
【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而众多纳米材料以及纳米复合材料因为具有独特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治理污染和新能源领域,TiO_2因为其价格低廉、制备简单、无毒无害、亲水性优良、化学稳定性强等优点一直备受科学家青睐,TiO_2是非常重要的光催化材料之一,能够把众多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氧化成CO_2和H_2O或一些低毒的中间产物,从而净化水质治理污染。但由于TiO_2的禁带宽度较大,只能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而这部分光仅仅占太阳光能的3%~5%。所以如何扩大TiO_2的光谱响应范围,使其能够有效利用微弱的可见光,如何通过对TiO_2进行改性修饰来增加其光催化活性,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拓展TiO_2的光谱响应的无机改性方面,与金属氧化物制备出异质复合材料是有效的的材料方法之一。我们首先通过水热法制备出TiO_2/NiO、TiO_2/CoO和TiO_2/Fe_2O_3异质结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SEM、TEM、XRD和UV-vis等测试方法对其微结构和光谱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i O、CoO和Fe_2O_3纳米粒子成功附着在TiO_2纳米管上,形成了TiO_2基异质纳米复合材料。UV-vis的表征数据显示,其纳米复合材料拓宽了TiO_2的光谱响应范围,使其在可见光区也能够有较好的吸收,预计在光催化领域有较好的潜在应用价值。我们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在弱的可见光的照射下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部分材料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制备的TiO_2异质结构复合材料的基础上,为发挥有机材料的互补行为,我们采用含羧基的环糊精聚合物对TiO_2/NiO、TiO_2/CoO进行表面自组装改性,得到TiO_2/NiO和TiO_2/CoO表面有机改性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对其内部微结构等进行了系列表征。同样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在弱的可见光的照射下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部分材料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考虑到傒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半导体,具有好的荧光特性,广泛用于化学传感与环境、生物医学的检测等,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有机光催化材料。为此我们用傒的衍生物(含-NH_2,-COOH)对课题组多年来可持续研究的一些低维纳米材料,如氧化物、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等进行了修饰和相关性能的初步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基于对TiO_2异质结构的有机改性效果,我们也拓展到了在环境、能源领域常用的其它低维金属氧化物的有机表面改性及相关研究,在弱的可见光照射下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83.1;TB33

【图文】:

均匀分布,纳米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图


3 结果与讨论基异质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系列表征/NiO 纳米复合材料貌表征和图 3-2 分别是 TiO2/NiO 纳米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图和透射们可以看出 NiO 呈颗粒状均匀的分布在 TiO2纳米管周围,呈管状,外壁有 NiO 纳米颗粒均匀分布着,TiO2纳米管的0~15nm 左右,,NiO 纳米颗粒的直径在 20nm 左右。据此我们与 NiO 较好的复合在一起,形成 TiO2/NiO 纳米复合材料。

透射电镜,透射电镜,纳米复合材料


TiO2/NiO纳米复合材料的透射电镜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纳米复合材料产业化之路漫长[J];中国粉体工业;2007年06期

2 ;印度提出纳米复合材料制造新想法[J];中国粉体工业;2013年05期

3 邵甄胰;蒋小松;张媚鹛;朱德贵;丁义超;王静;;镧对Cu/Ti_3SiC_2/C/MWCNTs/Graphene/La纳米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8年08期

4 陈坚;徐晖;;石墨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7年09期

5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简介[J];中国塑料;2017年08期

6 张迪;;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J];科技展望;2016年28期

7 Amin AZIMI;Ali SHOKUHFAR;Omid NEJADSEYFI;Hamid FALLAHDOOST;Saeid SALEHI;;Taguchi统计学分析方法优化Al 7068-TiC纳米复合材料的凝固行为(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5年08期

8 黄庆红;孙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回顾与展望(下)[J];新材料产业;2014年08期

9 曾秀妮;;聚合物/黏土纳米复合材料技术及相关中国专利分析[J];塑料助剂;2013年03期

10 于海洋;姚超;左士祥;刘文杰;吴凤芹;朱斌;;磷酸铝/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J];非金属矿;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琪;江雷;程群峰;;氢键/离子键协同强韧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六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6年

2 张中一;谷林;Joachim Maier;崔光磊;;一种新型锗/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用于储锂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张忠;;多级次多尺度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A];2010年第四届微纳米海峡两岸科技暨纳微米系统与加工制备中的力学问题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4 卢小泉;;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A];第六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会议摘要论文集[C];2010年

5 周天楠;陈枫;邓华;张琴;傅强;;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及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方征平;宋平安;郭正虹;;聚丙烯/富勒烯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谭海英;万东;王露;王宇杰;刘枫;唐涛;;三臂星型聚苯乙烯/C_(60)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学行为[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黄峗峗;胡成龙;陈旭东;章明秋;;石墨烯/聚N-异丙烯酰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赵瑶瑶;马英新;李浩;汪乐余;;功能化纳米复合材料对农药的特异性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林君;杨飘萍;程子泳;侯智尧;;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凌;纳米复合材料提升自充电池性能[N];中国化工报;2014年

2 记者 张斐 通讯员 金伟;惠州将建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研究院[N];惠州日报;2018年

3 毕文;纳米复合材料产业化需长期培养[N];中国建材报;2011年

4 钱伯章;纳米复合材料产业化之路漫长[N];中国石化报;2007年

5 李闻芝;纳米复合材料产业化研讨会将开[N];中国化工报;2004年

6 李伟;汽车用上纳米复合材料部件[N];中国化工报;2004年

7 宋玉春;纳米复合材料能否风行?[N];中国石化报;2005年

8 刘霞;高效存储氢的纳米复合材料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11年

9 唐伟家 吴汾 李茂彦;尼龙纳米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市场[N];中国包装报;2008年

10 曲键;俄科学家合成出一种光控纳米复合材料[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斌艳;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2 毛龙;层状粘土改性脂肪族聚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8年

3 陈垒;纳米碳/环氧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波驱动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4 陈高汝;钽铌酸钾/聚偏氟乙烯纳米复合材料微结构设计及介电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5 张赛;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三种小分子电化学传感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6 张延扬;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污水深度除磷与磷回收的应用基础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7 姚庆峰;水滑石—碳基量子点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和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8 惠妮;基于新型导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7年

9 何苗;壳聚糖修饰银、铜及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5年

10 李月云;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恒;聚乳酸/碳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D];吉林化工学院;2018年

2 井明华;聚合离子液体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3 高鑫;沸石/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导与陷阱特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4 卢馨;NCC-g-ECH/EP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5 吴强;深度混炼对SiO_2/LDPE纳米复合材料分散性与直流电性能影响[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6 赵贺;微—纳米SiO_2/LDPE复合材料结构形态与电击穿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7 康秀芝;新型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8 潘宇;MMT/SiO_2/EP微—纳米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9 李志华;自旋转换配位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调控[D];江南大学;2018年

10 冯峰;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12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12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2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