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Mg-Ca-Sn-Bi系合金相变储热特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5 09:25
【摘要】:能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经济的发展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新能源成为世界各国寻求发展的新契机。目前,太阳能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新能源,其来源广泛,清洁无污染,可利用价值高。但是,太阳能易受气候和季节限制,分布不均匀,这极大地限制了人类的使用。因此,寻求合适的太阳能存储方式和存储介质的研究成为了各国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基于前人的相关研究,尝试设计制备了Mg-Ca-Sn-Bi系合金相变储热材料。采用排水法测试了合金的密度,利用DSC测定了合金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结合XRD、EPMA分析了材料的显微结构,探讨了Sn、Bi元素的加入对Mg-Ca合金显微组织和储热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综合热物性能较佳的储热合金与Q235碳素钢和304不锈钢两种容器材质的相容性。主要成果如下:Mg-15Ca合金的密度为1.668 g·cm~(-3);加入5%、15%和30%的Sn元素后,对应合金的密度分别为1.695、1.765和1.996 g·cm~(-3);Mg-20Ca-40Bi和Mg-15Ca-5Sn-35Bi合金的密度分别为2.304、1.719 g·cm~(-3)。Mg-15Ca合金的微观组织为初生α-Mg和共晶(α-Mg+CaMg_2);Mg-15Ca-xSn合金增加了Mg_2Sn和CaMgSn相;Mg-20Ca-40Bi合金增加了Mg_3Bi_2和CaMg_2Bi_2相;Mg-15Ca-5Sn-35Bi合金增加了Mg_2Sn和Mg_3Bi_2相。Mg-15Ca合金的相变温度范围为515.55~518.20℃,相变潜热为86.81J/g;分别加入5%、15%和30%Sn后,对应合金的相变温度范围分别为517.37~522.74℃、516.21~519.67℃和515.69~519.28℃,相变潜热为195.10、104.90、123.20J/g;Mg-20Ca-40Bi合金的相变温度范围为516.26~519.71℃,相变潜热为183.90J/g。Mg-15Ca-5Sn-35Bi合金相变温度范围为516.22~521.20℃,相变潜热为169.1J/g。选用本研究中相变潜热最大的Mg-15Ca-5Sn合金作为储热材料,探究了该合金与储存容器材料Q235和304两种钢材的相容性。研究发现:在600℃的高温条件下,两种钢材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腐蚀,相对而言,304不锈钢拥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更适宜用作储热镁合金的储存容器材料。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4
【图文】:

国际市场占有率,光伏,四国,产品


产能力和太阳能年产量分别达到了 2900MW 和 1188MW,超过阳能生产企业超过了 50 家;后续 2011 年和 2012 年,无论是生光伏产能方面,我国光伏企业更是飞速发展,到 2012 年太阳能近 31GW。图 1-1[5]示出了 2011~2016 年中国、美国、日本和德国际市场汇总的占有率,可见我国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中已平

相变储热材料


学反应储热材料。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储热材料是相变储热材料,利用物相转变的方式与外界环境实现能量交换,比如:当材料本身温度低于外界环境温度一定量时,材料发生熔化的物相变化,并进行能量存储;当材料本身温度高于外界环境温度一定量时,材料由熔融态转变为固态,并放出热量。与其他两类储热材料相比,相变储热材料具有体积变化小、节能效果好、易于控制的特点,且其相变过程中温度几乎没有变化,单位容积储热量是显热存储的 5~14 倍,具有另外两种储热方式没有的优点,其发展潜力巨大。1.2.1 相变储热材料相变储热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简称为相变材料(PCMs),是指利用材料相变完成吸热和放热反应来进行储热和放热。其中,相变是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潜热是指物质发生相变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因此,从物相变化来分[10~12],相变储热材料可分为固-液、固-固、固-气和液-气相变材料;其次,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可以分为多类,如图 1-2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维宙;陆华军;单宝奇;;塔式光热电站储热系统容量优化配置[J];电气技术;2018年11期

2 葛维春;;大规模弃风储热供暖协调计算方法[J];发电技术;2018年04期

3 李宏燕;;太阳能相变储热装置研究现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年12期

4 邹得球;詹建;李乐园;马先锋;朱颖颖;;热水器用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7年01期

5 路阳;寇宗丽;王智平;王克振;赵静;张楠;;土坯热物性对储热装置充放热性能影响研究[J];建筑节能;2017年01期

6 吕光阳;滕飞;;两种不同形式大容量储热系统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5年12期

7 郭苏;杨勇;李荣;刘德有;;太阳能热发电储热系统综述[J];太阳能;2015年12期

8 刘俊峰;马少波;;圆柱形相变储热器热损失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9 宋宇宽;王俊勃;徐洁;贺辛亥;刘松涛;赵倩;;太阳能热发电中熔融盐储热材料研究进展[J];轻工标准与质量;2015年02期

10 刘俊峰;马少波;;圆柱形相变储热器热损失的试验研究[J];流体机械;201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传常;杨华明;;矿物组合基太阳能储热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调控[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1)[C];2015年

2 姚华;黄云;郑新港;韩广顺;丁玉龙;;移动储热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3 王培伦;姚华;李大成;黄云;彭志坚;丁玉龙;;高温单管储热单元的实验研究[A];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4 张剑;晏华;陈淑莲;王雪梅;胡志德;;相变储热保温砂浆及其在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进展[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5 丁玉龙;;储热研究的进展[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6 姜全武;葛志伟;金翼;黄云;丁玉龙;;储热材料检测装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7 封伟;冯奕钰;罗文;;氢键调控的高能量密度光储热材料[A];2015年第十四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上)[C];2015年

8 李传常;杨华明;;天然矿物制备太阳能复合储热材料[A];2012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冷光辉;叶锋;葛志伟;秦月;姜竹;黄云;丁玉龙;;微结构复合储热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4年

10 李钧;张强;徐二树;;导热油储热系统解冻实验研究[A];首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海;今冬复合肥淡储热情不高[N];中国化工报;2013年

2 记者 张国 通讯员 武晓东;穿衣服如同穿上“空调”[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韩益;可拆装的立体储热模块温室[N];中国花卉报;2018年

4 于建娉 本报记者 刘浩;储热式更费电 清洁力范围相差13倍[N];中国消费者报;2018年

5 潘永新;大棚用上储热袋[N];市场报;2002年

6 江海;复合肥淡储热情不高[N];农资导报;2013年

7 晨风;研究发现海洋成地球“储热器”[N];中国海洋报;2012年

8 王滨;利好政策激发收储热情,提醒绷紧安全弦[N];粮油市场报;2008年

9 本报通讯员 王锦慧 冯月静 记者 周迎久;夏天储热冬天用[N];中国环境报;2013年

10 农资;化肥企业对淡储热情为何不再高涨?[N];山东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楠;三相吸附储热循环的原理及实验验证[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传常;矿物基复合储热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调控[D];中南大学;2013年

3 王艺斐;串联式多相变储热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6年

4 王军伟;碟式斯特林热发电熔融盐储热装置及储热腔腐蚀行为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5 杨天锋;太阳能高温集热储热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构建及关键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6 余飞;正十二醇相变储热微/纳米胶囊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7 陈观生;高温太阳能热利用铝硅合金储热体储热特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8 王培伦;相变储热换热器设计及强化换热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9 王毅;硬脂酸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自组装合成及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10 张磊;聚乙二醇基复合储热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其相变传热过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维高;耐水相变储热石膏板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2 熊映;Mg-Ca-Sn-Bi系合金相变储热特性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3 任苗;导电相变储热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4 李江锋;利用低品位原料制备中温储热陶瓷材料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5 王浩;燃油-空气混合动力储热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6 宋冬毅;相变纳胶囊的制备及定型复合材料的热湿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7 邢志同;电池储能协调电采暖消纳弃风的运行控制与配置优化[D];东北电力大学;2018年

8 寇宗丽;太阳能炕式储热系统热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9 李双双;高温多孔质相变材料制备与热管式储热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10 冯小江;相变储热太阳能木材干燥装置设计及性能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14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14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2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