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功能界面的组装及其光电化学分析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83.1;O657
【图文】:
图 1-1 (A)使用葡萄糖氧化酶(GOx)标记的 AFB1-牛血清白蛋白(AFB1-BSA)共同修饰作为标记物,在 AFB1抗体偶联的磁珠(MB-mAb)上的磁性竞争性免疫测定,(B)MnO2-CQDs 中H2O2溶解 MnO2纳米片的光电流测量法。Fig.1-1 (A) Magnetic competitive immunoassay format on monoclonal anti-AFB1antibody-conjugated magnetic bead (MB-mAb) using glucose oxidase (GOx)-labeled AFB1-bovine serumalbumin (AFB1 BSA) conjugate as the tag, (B)H2O2-responsive dissolution of MnO2nanosheets fromMnO2-CQDs with photocurrent measurement.1.3 光电化学分析技术PEC 分析技术已成为可以灵敏检测多种生物、化学材料的优良检测手段,具有意义深远的临床价值和环境价值[17]。在这个基础上通过选择不同目标的识别元素,PEC 分析技术的主要检测物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3.1 金属离子检测PEC 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一些金属离子的灵敏检测。目前我们所知的金属离子中有很多超过其毒性范围的金属离子被认定会损害人体健康,并对环境构成很大的威胁[18如 Pb[19]、Hg[20]、Cd[21]、Cr[22]、Cu[23]等离子,即使他们的浓度很低,但也被认定为是
8],无标记模式[49],指示剂参与模式[50],标记模式[51]。在此基础上,可以借助 PE感器实现目标 DNA 的检测。Shi[52]等人提出一种耦合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增强型 PEC DNA 生物传性骨髓性白血病(CML,类型 b3a2)的短 DNA 序列被选作靶 DNA(tDNA)米片与 CdS 纳米晶体形成 ZnO/CdS 异质纳米结构并固定上发夹 DNA(hDNA极,以末端修饰 CdTe QDs/TCPP 的 DNA 为辅助 DNA(pDNA)。由于 tDNA 与的一段碱基序列互补配对,在存在核酸外切酶(λ-Exo)时,与 tDNA 互补形一段 DNA 会被消解,此时剩下的部分 hDNA 由于空间位阻减小,可以与 pDN对,其末端的 CdTe QDs/TCPP 靠近电极表面,敏化纳米复合材料,明显的扩围,增强光能的吸收强度,使光电流增加,进而实现对 tDNA 的灵敏检测。如图ei[53]等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原位生成电子的 PEC DNA 检测。在 ITO 电极装近红外 CdTe QDs,捕获 DNA 和 hemin 标记的 DNA 探针形成三螺旋分THMB)结构建立 PEC 平台,在 H2O2存在的情况下,根据 hemin 对 H2O2的响应电极原位生成O2,增加光电流。当引入目标DNA后,THMB结构被拆开并释放h得光电流减弱,通过电流的变化情况,以此构建对目标 DNA 的检测。
第一章 绪论基于抗原(Ag)和抗体(Ab)之间的特异性的亲。在免疫检测中,Ag 和 Ab 结合方式可将 PEC 检加入分析物,直接 Ag 和 Ab 特异性结合,并导致信定模式,即 Ag 直接固定在电极上,Ab1与 Ag 结合过酶底物与酶的作用引发信号变化来进行 PEC 检没有标记 Ag2共同竞争仅有有限位点且固定在电极用引发信号变化来进行 PEC 检测[69,70];夹心模式,连,由于 Ag 含有两个及其以上活性位点可以跟 A酶修饰的 Ab2,通过酶与酶底物之间的反应影响信最常用使用夹心模式来进行免疫检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科;半导体隔片电化学光电池——Ⅱ.双液结势越光电化学效应[J];太阳能学报;1988年03期
2 蔡生民,张久俊,杨文治;氧化铁电极的半导体性能和光电化学——Ⅳ、阳极形成及热形成氧化铁电极的光电化学实验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88年05期
3 常友明;张镜文;刘同明;;(BTER)溶液膜结构和光电化学[J];化学通报;1988年08期
4 沈培康;;聚苯胺膜的光电化学行为研究[J];化学工程师;1989年05期
5 蔡生民;雷惊雷;;光电化学研究新趋势[J];国际学术动态;2000年05期
6 ;光电化学研究室[J];宿州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辛淑莉;孙瑶;袁丁;李菲;詹东平;;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在光电化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化学;2017年09期
8 刘瑞廷;;光电化学生物分析技术进展[J];中国高新区;2017年23期
9 柳闽生,詹寿发;光电化学的研究与进展[J];九江师专学报;1997年06期
10 蔡生民;张天高;何晓英;;信号平均技术及其在光电化学中的应用[J];化学通报;199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俊涛;刘彦明;;基于酶催化原位生成电子供体的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A];河南省化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2 杨洁;赵尧敏;许娟;严曼明;江志裕;;热氧化法制备TiO_2电极及其光电化学性质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3 李健生;桑晓静;贾越;陈维林;王恩波;;表面活性剂包埋多酸化合物的热致介晶行为及光电化学性质[A];全国第十七届大环化学暨第九届超分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4 魏小亮;李华静;王荣荣;冯娟;李远刚;;新型CdS@g-C_3N_4核壳型纳米棒阵列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制氢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集(第二分会)[C];2015年
5 刘阳;郭良宏;;一种用于DNA损伤检测的光电化学传感器阵列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会议论文摘要(4)[C];2011年
6 王行之;孙兆奇;;铜锌锡硫纳米晶修饰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的研究[A];TFC’1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7 韩冬雪;马伟光;张楠;王玲楠;牛利;;食品中抗氧化容量光电化学分析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2014年
8 郑舒方;陆军;;DSD-DND/LDH二维D-A型复合体系的合成及其光电化学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7分会:光电功能器件[C];2014年
9 范科;彭天右;柴波;陈俊年;;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钛片基柔性光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10 张瑞康;邵明飞;卫敏;;光电化学分解水中半导体/电解质界面的修饰对于载流子利用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奉娇;半导体材料的界面调控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2 荆江平;改性氮化碳纳米材料的光电化学阴极保护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8年
3 蔡佳佳;氧化铁薄膜的设计制备与光电化学性质研究[D];东北大学;2016年
4 刘兆阅;染料敏化复合氧化物纳米晶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曹大鹏;α-Fe_2O_3电极的水热法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6 程小荣;基于铁电薄膜的光解水光阴极制备与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7 赵伟伟;光电化学生物分析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8 刘怿冲;纳米氧化锌复合光阳极的光电化学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9 王有庆;TiO_2多级纳米阵列结构的制备及其在光电化学紫外探测器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6年
10 闫志勇;蛋白激酶活性的光电化学生物分析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景;BiOCl的能带调控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8年
2 龚宇婷;纳米功能界面的组装及其光电化学分析应用[D];江南大学;2018年
3 李柳萍;纳米多孔钒酸铋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4 郜梦迪;In_2S_3/TiO_2/Si、CdIn_2S_4/TiO_2/Si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性质的研究[D];渤海大学;2018年
5 余小强;基于二氧化钛的异质半导体光电极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7年
6 张文文;H-In_2O_3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分解水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7年
7 吕佳男;Cr~(3+)掺杂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7年
8 姜雨佳;激光电化学复合沉积的过程检测及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9 田海娜;BiVO_4薄膜的制备、掺杂及光电化学性能研究[D];昌吉学院;2017年
10 朱文彩;金属的光电化学防腐蚀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47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47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