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铁硒-胺杂化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磁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5 17:56
【摘要】:本文通过溶液化学法,以可溶性铁和硒盐为前驱体,制备了 β-FeSe超导纳米片和新型铁磁性铁硒-胺杂化纳米材料,如(β-Fe3Se4)4[Fe(teta)1.5](teta=三亚乙基四胺)杂化纳米片、(Fe2.5Se4)2[Fe(en)2](en=乙二胺)杂化纳米带和Fe3-xSe4(dien)2(dien=二乙烯三胺)杂化颗粒等,系统地研究了它们的生长机制以及相成分、结构和磁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溶液化学法有效控制Fe-amine有机配体和无机FeSex片段的结合,合成的新型铁硒-胺杂化纳米材料不仅丰富铁硒-胺杂化纳米材料体系,而且也展现了优异的磁性能,高于室温的长程亚铁磁有序温度使它们有望在未来的多功能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采用可溶性的硫酸亚铁和硒粉作为前驱体,通过低温溶剂热法合成了单晶β-FexSe超导纳米片。生长机制研究发现,Se扩散机制主导了 β-FexSe纳米片的生长。通过精确调控β-FexSe的化学计量比,使β-FexSe纳米片发生反铁磁-超导-反铁磁转变。依赖于Fe/Se 比例x,β-FexSe超导纳米片的超导临界转变温度从3.2 K增加到10 K。制备的β-FeSe纳米片的电阻率-温度曲线显示,在2 K、且14 T磁场条件下,β-FeSe纳米片仍具有超导电性。这表明2 K时,上临界磁场大于14 T。通过微纳加工技术制备了单个纳米片的电性测试器件,电阻测试表明,在2 K-300 K范围内并没有发现超导转变,是可能是由于器件制作过程中暴露在空气中氧化所致。采用有机溶剂液相法合成了新的具有室温亚铁磁性的(β-Fe3Se4)4[Fe(teta)1.5]杂化纳米片。选区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β-Fe3Se4)4[Fe(teta)1.5]具有四方晶体结构,空间群为I4cm(108)。(β-Fe3Se4)4[Fe(teta)1.5]是由β-Fe3Se4超结构与Fe(teta)1.5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构建而成。室温及低温磁滞回线测量表明,(β-Fe3Se4)4[Fe(teta)1.5]杂化纳米片具有亚铁磁性。5-900 K范围的磁化强度-温度关系曲线表明,(β-Fe3Se4)4[Fe(teta)1.5]杂化纳米片的居里温度(Tc)高于其热分解温度530 K。在无机-有机杂化磁性材料中未见报道过如此高的居里温度值。(β-Fe3Se4)4[Fe(teta)1.5]杂化纳米片的生长与反应温度密切相关,反应温度从433 K增加到523 K,杂化材料的无机结构单元中的铁硒比例增加,形貌从纳米颗粒、纳米带变为纳米片,尺寸从100 nm增加到4 μm。483K合成的杂化纳米片,在5 K下的矫顽力为11 kOe,具有优异的硬磁性能。采用有机胺交换策略,将(β-Fe3Se4)4[Fe(teta)1.5]杂化纳米片转化为不能直接用溶剂热合成的新型(Fe2.5Se4)2[Fe(en)2]杂化纳米带。(Fe2.5Se4)2[Fe(en)2]杂化纳米带具有正交结构,空间群为Pcca(54),晶胞参数分别为a=21.405 A,b=10.506 A,c=7.721 A。磁性测量表明,(Fe2.5Se4)2[Fe(en)2]杂化纳米带在220 K以下具有亚铁磁性。通过控制转化反应时间,研究了由(Fe2.5Se4)2[Fe(en)2]杂化纳米片前驱体到(Fe2.5Se4)2[Fe(en)2]杂化纳米带的转化机制。采用高温有机液相法以二乙烯三胺为溶剂一步合成了具有室温铁磁性的Fe2 93Se4(dien)2杂化颗粒。Fe2.93Se4(dien)2呈规则的六面体形貌,长、宽、高分别为700 nm、600 nm、400 nm,其晶体结构为正交结构,属于C2221点群,晶胞参数分别为a=9.23A,b=18.01 A,c=11.61 A。磁性测量表明,Fe2 93Se4(dien)2杂化六面体的居里温度(Tc)高于其热分解温度470 K。生长机制研究表明,调节反应时间能够控制杂化颗粒中的Fe和Se的化学计量比和形貌。当反应时间从3小时增加到8小时和20小时后,Fe原子扩散到杂化纳米颗粒中,形成Fe2.93Se4(dien)2杂化六面体颗粒、Fe3.19Se4(dien)2杂化纳米带或Fe3.46Se4(dien)2杂化纳米片。Fe2.93Se4(dien)2优异的铁磁性能可能来自于无机Fe1-xSe2与Fe(dien)2配合体独特的结合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383.1
【图文】:

杂化材料,结构示意图,杂化,单原子层


第一章绪论逦逡逑二维单原子层的ZnTe构建而成二维晶体结构[ZnTe(ma)]邋(ma=甲胺);以及含有逡逑Se单原子层的三维晶体结构[CdSe(en)a5]邋(en=乙二胺)和[CdSe(pda)a5]。在他们逡逑后关于II-V1族杂化纳米材料的研究中,通过略微改变反应条件,仅以有机一元逡逑为反应剂和结构导向剂,就可将杂化纳米结构中II-VI族无机结构单层(MQ)扩逡逑到双层(M2Q2)以及多层(MnQn)[29](如图1.2.1邋)。Yu[3()]等用高温有机液相法代替合逡逑丨1-V丨族杂化半导体最常用的溶剂热法,在220邋°C反应,采用二乙烯三胺辅助回逡逑的办法,能一步大量地合成ZnS(DETA)a5杂化纳米片和杂化纳米带。逡逑

杂化,纳米带,机制


之后关于II-V1族杂化纳米材料的研究中,通过略微改变反应条件,仅以有机一元逡逑胺为反应剂和结构导向剂,就可将杂化纳米结构中II-VI族无机结构单层(MQ)扩逡逑展到双层(M2Q2)以及多层(MnQn)[29](如图1.2.1邋)。Yu[3()]等用高温有机液相法代替合逡逑成丨1-V丨族杂化半导体最常用的溶剂热法,在220邋°C反应,采用二乙烯三胺辅助回逡逑流的办法,能一步大量地合成ZnS(DETA)a5杂化纳米片和杂化纳米带。逡逑/!邋=邋00逦?=邋4逦/1邋=邋2逦/f邋=邋1逡逑M邋4+邋__邋二邋一.逡逑L邋-邋Mil逡逑m0*L逦mdhm逦MO(L)tr4逦MGKU邋抑逡逑Tunabie邋Band邋Gap邋(EJ逡逑图1.1邋(MQ)LX杂化材料的结构示意图[23]。逡逑Figure邋1.1邋The邋schematic邋structures邋of邋(MQ)LX邋hybrid邋materials123].逡逑一元/二元有机胺分子作为结构导向剂,引导II-VI族无机层的生长,并将它逡逑们连接起来形成无机-有机杂化材料。有机一元/二元胺的多样性导致了邋(MQ)LX逡逑杂化材料的结构多样性。在以一元/二元胺为溶剂的溶剂热反应中,只要适合地逡逑选用过渡金属盐类和硫族元素作为反应前驱体,就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由有机胺分逡逑子连接的杂化纳米结构[31 ̄]。无论无机组分的尺寸和层数如何,杂化材料都显示逡逑出相似的均匀性和周期性排列晶体结构。逡逑Yu[32]等用去离子水和小分子胺的混合溶剂体系

杂化,钙钛矿结构,半导体,一维


W)类钙钛矿的层状晶体格中引入有机胺分子作为连接剂。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周逡逑期有序的由一维和二维类钙钛无机成分组成的杂化半导体M03(L)邋(M=Mo、W,逡逑L=amine),如图1.3所示。这些新的杂化结构不仅有可调的带隙,而且同时显著逡逑改善了无机金属氧化物的物理性能。逡逑鼋■~|榦逡逑~|壋逡逑ID逦2D逦3D逡逑图1.3基于类钙钛矿结构的Mo03或W03而设计的一维、二维或三维M03(L)杂化半导体材逡逑料[37]。逡逑Figure邋1.3邋Design邋and邋construction邋of邋ID,邋2D,邋and邋3D邋M03(L)邋hybrid邋semiconductors邋based邋on逡逑perovskite-like邋layers邋of邋M0O3邋or邋W03[37l逡逑1.2.邋3金属卤化物-胺类无机-有机杂化材料逡逑层状钙钛矿结构的金属卤化物-胺类有机无机杂化材料148],无机层由共用4逡逑个顶点卤族原子的MX6过渡金属卤化物八面体构成,一元胺或二元胺组成的二逡逑价有机铵离子填充于无机层之间,其通式为(H3N-R-NH3)MX4或(R-NH3)2MX4邋(R逡逑=邋CnH2n+1,M=Cr,邋Mn,Fe,Cu,X邋=邋Cl,Br,邋I),其结构如图1.4所示。钙钛矿结构的逡逑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在多个领域的潜在应用以及其独特磁性、光学和导电性而备逡逑受关注[49_51]。如今,由于在此类杂化物中发现铁电和铁磁两种物理性质共存的现逡逑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清;;不可译性与语言的杂化[J];文教资料;2011年31期

2 穆亚沙尔·穆罕默德;;不可译性与语言的杂化[J];才智;2011年22期

3 骆定法,刘雪,王凤贵;等性杂化与不等性杂化[J];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4 刘兴旺;杂化方式与分子性质的关系[J];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0年02期

5 J.E·戈登;杨蓉容;;共振[J];韶关师专学报;1987年02期

6 龚尚庆;曲立湖;余寿绵;;四维杂化弦[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9年07期

7 杨宏军;许进宝;张广照;;环状单体与乙烯基单体的杂化共聚[J];中国科学:化学;2013年08期

8 马小天;;不可译性与语言的杂化[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10期

9 周莉;肖增钧;刘波;罗仲宽;刘剑洪;;杂化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合成方法、性能及应用前景[J];涂料工业;2009年06期

10 王猛,钱锦文,郑宝庆,杨骛远,蒋唯峰,方佐,叶瑛;坡缕石/聚丙烯酰胺无机-有机杂化絮凝剂的合成、表征与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国聪;王明盛;徐刚;张章静;罗峰;李培欣;蔡丽珍;;无机-有机杂化光致变色材料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六分会:晶体工程[C];2016年

2 赵英;殷秀梅;于乃森;董斌;;杂化粒子场方法模拟碳纳米管/嵌段共聚物共混复合材料[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E 高分子理论计算模拟[C];2015年

3 唐静;苗文科;吴涵;郑萍;王维;;多金属氧簇—聚合物杂化物:创造新型的功能材料[A];201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4年

4 李晶晶;邓联东;邢金峰;董岸杰;;二氧化钛阳离子杂化电泳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欧俊杰;张海洋;林辉;王红卫;刘忠山;邹汉法;;基于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杂化整体柱的制备及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材料分析与其它分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6 刘广宁;李村成;;以疏水有机阳离子构筑水稳定性增强铅碘杂化晶态材料的研究[A];第三届新型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7 唐征海;郭宝春;;橡胶基体中杂化填料的构建与协同效应[A];第十二届中国橡胶基础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6年

8 陈筱诚;余辉;郭娟;龙英才;;Y型沸石的甲胺杂化改性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吴波;余萍;崔灿;吴名;张洋;刘磊;王彩霞;卓仁禧;黄世文;;含叶酸还原敏感性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粒子用于阿霉素靶向输送[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H:医用高分子[C];2013年

10 王锋;温丽丽;李东风;;过渡金属-单壁碳纳米管杂化多孔材料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庄愉;杂化模式备受全球药业追捧[N];医药经济报;2010年

2 张荔子;“杂化人工肝”提高解毒功能[N];健康报;2006年

3 记者 房琳琳;一种全新杂化聚合物问世[N];科技日报;2016年

4 本报记者 周昆;别让球场输在选错草种上[N];中国花卉报;2011年

5 记者 王文嫣;“燃烧”吧,二氧化碳[N];上海证券报;2016年

6 杨根虎;全面提升纪检监察队伍公信力[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德胜;铁硒-胺杂化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磁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孙文杰;功能性杂化纳米凝胶的设计及其肿瘤磁共振诊断[D];东华大学;2018年

3 郭亚雄;杂化太阳能电池界面材料研究[D];武汉大学;2018年

4 张晨旭;高效硅基-有机杂化太阳能电池退火与钝化工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姜楠;细胞表面纳米生物杂化界面的构建及功能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6 汪冬冬;金属有机框架杂化纳米材料在纳米医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7 吕佳林;Yb基化合物中杂化现象的红外光谱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7年

8 沈亚利;有机杂化银卤化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9 高宇;有机材料中杂化激发态的设计、调控与发光性能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10 金淦;水溶液加工制备的聚合物/纳米晶杂化太阳能电池[D];吉林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梦单;有机—无机杂化的含钌多金属氧簇的合成、结构及性质[D];河南大学;2018年

2 刘淑真;有机杂化锗和锡硒代酸盐的制备、结构与性质[D];苏州大学;2018年

3 刘珊珊;非金属矿物土杂化炭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8年

4 李森;Zn杂化A型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在抗菌材料中的应用[D];山东理工大学;2018年

5 李铭洋;取向碳纳米管/无机氧化物杂化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曾一成;水性有机硅/SiO_2/聚丙烯酸酯杂化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7 沈浩;聚醚砜/改性凹凸棒杂化微球去除水中双酚A、磺胺甲恶唑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8 吕晓飞;系列卟啉—多酸离子型杂化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9 张雨萌;金属取代Keggin型多酸杂化二聚体的合成及催化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10 赵改;PES/TiO_2杂化超滤膜的制备及在切削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56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56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6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