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墨烯—介质周期性堆叠结构的可调双曲型超材料及光开关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4;O441
【图文】: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料的单元结构、尺寸、材料等,可使超材 为任意数值的正实数、负实数或复数科学家获得了如同造物主般创造“新物质,极少存在的单负材料,还是不存在的左
图 1-1 媒质空间划分多不同寻常的电磁性质,是在自然材料中质,使得超材料成为物理学领域的研究热一度的“年度十大科学进展”评选中,左技术于 2006 年再次入选。
超材料一般是利用共振原理,使人造亚波长结构的超材料同时实现负磁导率,其结构通常相对复杂,实现相对困难。双曲型超材料在实现理性质和功能的同时,不仅简化了结构,还展现出良好的可激发性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这种双曲型超材料之所以比左手材料更曲型超材料的唯一基本准则只是自由电子的运动被约束在一个或两双曲型超材料是最不同寻常的超材料类型之一,拥有双曲线形状的色材料是一种高度各向异性媒质,其等效介电常数张量或等效磁导率张三个主轴元素符号不完全相同,0 0 0 00 0 , 0 00 0 0 0xx xxyy yyzz zz , , 三者的符号不完全相同,或 , , 三者的符号不完的等效介电常数张量(等效磁导率张量)是其双曲线型色散曲线的由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若鹏;季春霖;赵治亚;周添;;超材料:重新塑造与重新思考[J];Engineering;2015年02期
2 文永正;;超越天然材料的自然极限——超材料分论坛侧记[J];中国材料进展;2018年09期
3 ;超材料研究前沿动态[J];国际学术动态;2012年01期
4 陈香香;王建锋;;精密排种器性能监测装置研究——基于超材料光电传感器[J];农机化研究;2018年01期
5 吴宗汉;徐世和;;声学超材料与结构工程应用前景展望[J];电声技术;2017年Z3期
6 张文毓;;超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装备机械;2018年02期
7 黄治涵;;基于超材料的单频层状吸波体仿真[J];电子世界;2018年14期
8 周济;于相龙;;智能超材料的创新特性与应用前景[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18年08期
9 院伟;杨进;王一龙;李维;官建国;;宽带吸波超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6年21期
10 王兆宏;蔡成欣;楚杨阳;刘广顺;;用于声波调控的五模式超材料[J];光电工程;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小永;尹丽仙;李涤尘;曹毅;;超材料结构飞行器隐形设计及3D打印制造工艺探索[A];第一届新型功能结构技术学术会议暨增材制造产业创新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6年
2 陈巍;高军;曹祥玉;杨欢欢;周禹龙;韩彤;;一种极化相关的透射型超材料[A];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中册)[C];2017年
3 陈坤;周运强;王志刚;;基于矩形波导的超材料结构吸波机理研究[A];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二)[C];2017年
4 程强;赵捷;张t$;崔铁军;;超材料在微波及太赫兹频段的应用[A];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7年
5 胡更开;;电磁/声波超材料及对波传播控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亚锋;周萧明;胡更开;;弯曲波在薄板超材料中的传播特性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周萧明;胡更开;;声波超材料超分辨成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樊昕沂;张晗;高阳;;五模式超材料的仿真分析[A];第十七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9 杨天智;张业伟;杨晓东;;可编程超材料的自定义动力学及多物理场调控[A];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10 苏照贤;尹剑波;;电场诱导软超材料的反常光学行为[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集(第二分会)[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姜天骄;新材料新工艺带动产业创新[N];经济日报;2017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王海荣;“智能超材料+”赋能行业转型升级[N];深圳商报;2017年
3 记者 陶婷婷;揭秘“超材料”神奇魔力[N];上海科技报;2018年
4 本报实习生 金婉霞 首席记者 樊丽萍;重构“砖头”攻关“水下无线充电”[N];文汇报;2018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王海荣;定制自然界不存在的材料[N];深圳商报;2018年
6 文言;促进超材料技术应用发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6年
7 本报记者 吴苡婷;打造吃掉电磁波的神奇“隐身纸”[N];上海科技报;2017年
8 张羲格;微结构排列组合后的超能力[N];中国航天报;2017年
9 辛文;我国超材料及其相关器件关键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N];中国航空报;2017年
10 记者 王海荣;深企领衔超材料技术创新[N];深圳商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勇幸;基于零折射率超材料的光子器件设计和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2 杜文娟;基于光频双曲色散超材料的深亚波长成像原理和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8年
3 田喜敏;基于相变材料的超材料对光吸收及手性效应的调控[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8年
4 周伟建;超材料梁/膜中弹性波的传播及其调控[D];浙江大学;2018年
5 胡森;类电磁诱导透明超材料的设计及性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6 黄晓俊;超材料调控电磁波极化特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7 于萍;超材料光场多维调控研究[D];南开大学;2016年
8 李健雄;人工微结构光场特性操控研究[D];南开大学;2016年
9 翟世龙;双负声学超材料与声学超界面的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10 陈怀军;负等效参数声学超材料的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胥欣;超材料太赫兹传感器及其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王茜;基于超表面的天线增强和多功能器件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3 李征;基于石墨烯—介质周期性堆叠结构的可调双曲型超材料及光开关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4 袁方强;吸波超材料光纤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5 袁能;介质基超材料的电磁吸收性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年
6 王建;电磁超材料的宽频吸波性能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年
7 贾晓珍;基于薄膜型声学超材料隔声性能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8 黄蓓;基于优化算法的声学超材料单元及器件设计[D];东南大学;2018年
9 田莹;基于开缝环谐振器的超材料传感器研究与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10 饶芳;超材料角位移及气液传感器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63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63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