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设计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0-07-20 16:12
【摘要】:针对目前水系锌离子电池缺少电化学极化小且比能量高,结构稳定的正极材料。本论文的主要针对高稳定性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进行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四部分:(1)Ni_3S_2@C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研究。我们以二维Ni-MOFs为前驱体,经过一步碳化硫化制备出Ni_3S_2@C纳米片复合材料。通过与β-Ni(OH)_2性能对比,我们发现Ni_3S_2@C具有比β-Ni(OH)_2更高的比容量,更好的倍率性能,更低的充电电压,因此更适合应用于碱性水系锌离子电池。(2)蜂巢状Co_9S_8@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研究。在本章节我们尝试使用具有多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Co基化合物,用作碱性水系锌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我们以Co-MOFs为前驱体,经过一步硫化碳化,制备出具有3D蜂巢结构的Co_9S_8@C复合材料。通过与传统方法制备的Co_9S_8电极材料进行性能对比,我们发现Co_9S_8@C复合材料具有比Co_9S_8更高的比容量,更好的倍率性能,更高的循环稳定性,因此更适合应用于碱性水系锌离子电池。(3)中空海胆状多孔Co_(1-x)S@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研究。在本章中,我们设计了一种简单又有效的“牺牲模板引导晶体自组装”(TECSA)的方法,将纳米MOFs材料像乐高积木一样堆积,可根据设计搭建出具有特定三维结构的MOFs超结构材料。通过这种“牺牲模板引导晶体自组装”的方法我们可以制备出一系列3D结构可调的MOFs超结构。我们以ZIF-67自组装成的空心海胆状超结构为例子,通过液体柯肯达尔效应将空心海胆超结构的ZIF-67单元(HU-ZIF-67S),转化成空心多孔结构,再经过一步碳化硫化,制备出具有分级多孔空心海胆状Co_(1-x)-x S@C复合材料(HPHU-Co_(1-x)S@C)。该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比容量倍数于通过其他方法制备的Co_(1-x)S电极材料,并且优于大部分其他方法制备的金属硫化物。(4)为了进一步降低水系锌离子电池的成本,提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本章中,我们报告了一种以多孔空心炭纳米棒为正极,商业锌板为负极,ZnSO_4为电解液的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循环性能的新型的混合型锌离子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我们通过低温自聚合,成功制备出具有空心结构的聚苯胺纳米棒,通过不同温度碳化及KOH活化,制备出具有不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的多孔空心炭纳米棒,该材料具有高比容量、高倍率性的电化学性能。我们认为多孔空心炭纳米棒//2M ZnSO_4//Zn电池非常满足大规模储能对于安全性,高倍率性和超长循环寿命的要求,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储能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383.1;TM912
【图文】:

水系,电极材料


3图 1.1(a)水系 LIB 的电极材料,(b)水系 NIB 的电极材料。Figure 1.1.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range of water and redox potentials for electrode materials inLIBs(a) and NIBs(b).

机理,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电解液


图 1.2 锌嵌入α-MnO2的机理[68]。1.2. Schematic illustrating the mechanism of zinc intercalation into α-M们对 Zn-α-MnO2二次电池的研究进一步深入,Liu 与其同事理[72]。他们认为在放电过程中Mn2+会从电极材料中溶解到解到电解液中的 Mn2+无法完全被回收到电极材料当中。他溶解是动态持续的,一直达到电解液中 Mn2+的溶解平衡是持续损失的。他们通过在电解液中添加 MnSO4,提高电极材料中的 Mn2+溶出,大大的提高 Zn-α-MnO2电池的的O2电池的实际容量来自 H+和 MnO2之间的转化反应,而不容量。该研究团队认为 Zn-α-MnO2二次电池的正极电池相同。Zn-MnO2二次电池和 Zn-MnO2一次电池之间的唯下在Zn电极处形成的产物的可逆性。总之,研究人员提出

示意图,插入反应,正极,途径


10图 1.3 制备的γ-MnO2正极中 Zn 插入反应途径的示意图[67]。.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reaction pathway of Zn-insertion in the cathode[67].O2电极材料,γ-MnO2也被研究者们广泛的研究。Kim 等电池的正极材料时,γ-MnO2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独特原位 X 射线吸收近边光谱(XANES)和同步辐射 XRD 对.3 所示,作者发现在放电初期隧道式γ-MnO2会部分转随着 Mn4+的氧化态降低至 Mn3+。随着放电深入,剩下的形γ-ZnXMn2O2。在放电终态,研究者们在放电产物中检道型γ-ZnxMn2O4和层型 ZnyMnO2的共存。在随后的充电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强;胡兴;邢文文;;不同浓度锌离子污染土的工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7年03期

2 何妙莹;朱毅;张渊明;杨扬;韩博平;;铜离子存在下凹凸棒对锌离子的吸附特性[J];光谱实验室;2011年03期

3 牛犁;池志宏;;游离锌离子形态学检测方法探究[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田之莹;高慧玲;池志宏;张丽红;王占友;;游离锌离子在小鼠颈上神经节的分布[J];解剖科学进展;2006年01期

5 曾江华,杨富新;酸性含油、铜、锌离子污水的除油实验[J];冶金丛刊;1997年02期

6 章贤昌;;磷化废水中锌含量的测定[J];新技术新工艺;1987年04期

7 张宝文;;铵盐镀锌电解液锌离子含量升高原因及其控制[J];电镀与精饰;1987年01期

8 蓝镇江;电液中ZnCl_2含量的测定[J];电池;1989年02期

9 梁树权;沈天慧;刘惠;;硫酸钡定硫法Ⅶ铜离子及锌离子的影响[J];化学学报;1953年04期

10 宋俊飞;石成望;王玮;;锌离子响应水凝胶的制备与反向基因转染的应用[J];中国科技论文;2015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思宏;王守峰;金京一;田官荣;;硝基作为新型锌离子结合基团的嗜热菌蛋白酶抑制剂[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生物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王晴;卫小东;解永树;;基于次甲基二吡咯单元的锌离子荧光探针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卟啉与酞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3 王琼;温沁雪;陈志强;;锌离子对电镀废水生物处理单元的影响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4 吴卫东;James M.Samet;Andrew J.Ghio;燕贞;冯斐斐;晋乐;;锌离子在空气颗粒污染物诱发呼吸道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A];2017环境与公共健康学术会议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医学与健康分会、中国毒理学会生化与分子毒理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论文集[C];2017年

5 陈绘丽;高巍;薛锦芳;;一种新颖的锌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李鹏宣;周晓燕;唐晓亮;刘伟生;;基于喹啉的锌离子荧光探针[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暨第十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甘小平;姚顺;周虹屏;;一种快速探测生物体内锌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生物学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七分会:光化学[C];2016年

8 胡吉英;张德林;刘晓灵;高莹莹;曾嫣;陈杰;杜海宁;梁毅;;病理浓度锌离子促进Tau蛋白病理突变体磷酸化修饰和积聚[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9 何苇;李欣蔚;宋庆高;;不同锌离子浓度对腭胚突融合期细胞增殖影响及Sp家族表达分析[A];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10 施有民;张四纯;张新荣;;一种新型的基于脱保护机理的锌离子荧光分子探针[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通讯员 马超 记者 冯国梧;南开博士大幅提升“水系锌离子”电池性能[N];科技日报;2016年

2 陆志城;抗氧化剂+锌离子有效延缓AMD进程[N];医药经济报;2001年

3 记者 王韶韵 通讯员 孔雪琴;博士进驻企业赢得“皆大欢喜”[N];嘉兴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世雄;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设计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胡吉英;锌离子调节人全长Tau蛋白积聚及毒性的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3 尹赛;以果蝇为模型研究锌离子排泄的分子机制[D];清华大学;2018年

4 田鹤;锌离子对胰岛淀粉样多肽沉积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5 王虹;Vpx/Vpr劫持CRL4(DCAF1)E3泛素连接酶拮抗宿主因子的作用机制[D];天津大学;2017年

6 李淑贞;锌离子在鲫鱼视网膜中的定位:光、电镜观察[D];复旦大学;2007年

7 张长丽;新型锌离子荧光探针的生物造影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8 熊艳;锌离子对蛋白磷酸酯酶2A的调节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韩辉;新型喹喔啉类荧光探针的分子设计,合成以及性能[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10 牛犁;突变亨廷顿蛋白对游离锌离子及其转运体ZnT3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欣蔚;不同锌离子浓度对腭胚突融合期细胞增殖影响及Sp家族表达分析[D];遵义医学院;2018年

2 姜宝正;锌离子电池锰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3 陈鑫;基于拉曼光谱和拉曼成像检测细胞内的锌离子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8年

4 陈珂;新型锌离子荧光蛋白探针[D];南京大学;2012年

5 郑丽杰;锌离子注入铌酸锂晶体的光谱特性研究[D];深圳大学;2015年

6 王琼;铜、锌离子对电镀废水生物处理单元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张世童;基于1,8-萘酰亚胺的铜锌离子双受体荧光探针的合成和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8 于文然;锌离子对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9 李洪飞;锌离子电池锌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10 吴琼;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构建的锌离子荧光蛋白探针[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63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63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c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