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核壳结构纳米微球的可控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83.1;O647.3
【图文】:
4@C。图3-1 罗丹明B标准工作曲线,插图为罗丹明B(C28H31C1N2O3)分子结构式图3.2.2 吸附实验(1)罗丹明 B 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本实验选择分子量为 479 的有机染料罗丹明 B(Rhodamine B,分子结构式如图
为了研究 Fe3O4@C 吸附剂吸附罗丹明 B 的最佳吸附时间。首先将溶液的 pH 值用 0.1 mol L-1HCL 和 0.1 mol L-1NaOH 调节至 7.0。然后配制几个 100 mL 浓度为 0.1mg L-1罗丹明 B 的水溶液,加入 10 mg 的 Fe3O4@C 吸附剂,室温下超声震荡,每隔不同时间磁性分离,用胶头滴管取出适量上层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含有的罗丹明 B 的浓度。最佳的吸附时间 t 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MCCVqtt()×0 (3-4)式中 qt--t 时刻吸附剂所吸附的罗丹明 B 的吸附量(mg g-1);C0--罗丹明 B 的初始浓度(mg L-1);Ct--一定时间内,吸附剂吸附罗丹明 B 后剩余的罗丹明 B 的浓度(mg L-1);V--溶液体积(L);M--吸附剂的质量(g)。3.3 结果与讨论
磁性核壳结构的 Fe3O4@C 纳米微球的可控合成及其性酚醛树脂壳层。从图 3-3 中的(c)Fe3O4温碳化处理后的样品形貌变化不大,只是1)的酚醛树脂壳层不同。从透射电子显微3)得知,虽然酚醛树脂中间过渡层的厚度厚度基本相同。从图 3-3 中(f)Fe3O4@4@C(S1)外观形貌为球形,可以看到微一,可能是生长快慢不同的原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丹阳;孙寓姣;赵晓辉;王蕾;卢思丹;;磁性纳米颗粒在环境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年02期
2 左显维;王运福;韩根亮;冯治棋;;超声辅助Stber法制备单分散SiO_2/Fe_3O_4复合磁性微球[J];甘肃科学学报;2016年02期
3 王忠辉;范浩军;;溶胶—凝胶法制备磁性复合物的实验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年02期
4 刘淑玲;许青青;;Fe_3O_4磁性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5 许丽君;;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J];化学教育;2015年02期
6 黄全军;龚荣洲;;低浓度磁性纤维对吸波结构隐身材料电性能影响研究[J];航空科学技术;2014年08期
7 吴娟霞;徐华;张锦;;拉曼光谱在石墨烯结构表征中的应用[J];化学学报;2014年03期
8 牛文军;沈亚乐;许静;马柳磊;赵玉华;沈明;;Fe_3O_4纳米微球的溶剂热法合成及其对二甲酚橙的催化降解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13年10期
9 朱春山;宋佳;邱莉;张强;;油酸低温水洗改性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J];化工进展;2011年07期
10 孙永军;;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攀博;石墨烯—导电聚合物—磁性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袁昊;有序介孔材料的制备与应用[D];上海大学;2013年
3 朱文杰;MCM-41介孔分子筛的制备及其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4 施益峰;纳米浇铸法合成有序介孔高温陶瓷材料及金属硫化物、氮化物材料[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贾建忠;羧基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17年
2 罗之清;溶胶凝胶法制备MCM-41复合材料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3 杨剑冰;磁性纳米颗粒介导的蛋白纯化与固定化新方法[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4 曾国坪;硅基介孔材料的微波合成与表征[D];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66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6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