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磁性核壳结构纳米微球的可控合成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18:14
【摘要】: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产生的污染物给水体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染料等污染物,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的同时也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了重大隐患。在众多处理水污染的方法中,吸附技术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磁性纳米微球(Fe_3O_4)及其复合物作为一类高效吸附材料被广泛使用。然而磁性纳米微球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微球直径较小,在界面能和范德华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团聚,在水及酸碱的环境中也容易被腐蚀。因此,本文定向设计并合成了具有磁性功能的纳米复合功能材料,同时研究其对水中染料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主要包括以下2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溶剂热、溶胶-凝胶法以及高温碳化处理相结合,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定向制备了以Fe_3O_4纳米微球为芯核、以碳为壳层的一种磁性核壳结构纳米微球Fe_3O_4@C。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所得材料进行详细表征。结果表明由溶胶-凝胶法包覆的酚醛树脂壳层厚度可以通过前驱体的用量进行调节,所得磁性纳米微球平均直径为380 nm且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24.81 emu g~(-1))。该材料对水中有机染料罗丹明B分子表现出了较好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并且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可以快速的从水中分离。第二部分:本章节以提高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为切入点,设计一种以Fe_3O_4为芯核,实体二氧化硅为过渡层,表面修饰羧基的介孔二氧化硅为外壳层的磁性核壳结构纳米微球Fe_3O_4@SiO_2@mSiO_2-COOH,并通过溶剂热、溶胶-凝胶法、模板法以及表面修饰相结合,成功定向制备了该材料,在此基础上通过控制合成得到大孔径、垂直且有序的介孔孔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N_2吸脱-附脱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所得材料进行详细表征,结果表明该磁性纳米微球具有较大孔径(11.3 nm)、大比表面积(165 m~2 g~(-1))和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34.5 emu g~(-1))。同时,该材料对水中重金属离子Cd(II),Cu(II)和Pb(II)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外加磁场的条件下,可以快速分离和回收。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83.1;O647.3
【图文】:

罗丹明B,分子结构式,标准工作曲线,插图


4@C。图3-1 罗丹明B标准工作曲线,插图为罗丹明B(C28H31C1N2O3)分子结构式图3.2.2 吸附实验(1)罗丹明 B 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本实验选择分子量为 479 的有机染料罗丹明 B(Rhodamine B,分子结构式如图

合成流程图,罗丹明


为了研究 Fe3O4@C 吸附剂吸附罗丹明 B 的最佳吸附时间。首先将溶液的 pH 值用 0.1 mol L-1HCL 和 0.1 mol L-1NaOH 调节至 7.0。然后配制几个 100 mL 浓度为 0.1mg L-1罗丹明 B 的水溶液,加入 10 mg 的 Fe3O4@C 吸附剂,室温下超声震荡,每隔不同时间磁性分离,用胶头滴管取出适量上层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含有的罗丹明 B 的浓度。最佳的吸附时间 t 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MCCVqtt()×0 (3-4)式中 qt--t 时刻吸附剂所吸附的罗丹明 B 的吸附量(mg g-1);C0--罗丹明 B 的初始浓度(mg L-1);Ct--一定时间内,吸附剂吸附罗丹明 B 后剩余的罗丹明 B 的浓度(mg L-1);V--溶液体积(L);M--吸附剂的质量(g)。3.3 结果与讨论

外观形貌,透射电子显微镜,酚醛树脂,壳层


磁性核壳结构的 Fe3O4@C 纳米微球的可控合成及其性酚醛树脂壳层。从图 3-3 中的(c)Fe3O4温碳化处理后的样品形貌变化不大,只是1)的酚醛树脂壳层不同。从透射电子显微3)得知,虽然酚醛树脂中间过渡层的厚度厚度基本相同。从图 3-3 中(f)Fe3O4@4@C(S1)外观形貌为球形,可以看到微一,可能是生长快慢不同的原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丹阳;孙寓姣;赵晓辉;王蕾;卢思丹;;磁性纳米颗粒在环境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年02期

2 左显维;王运福;韩根亮;冯治棋;;超声辅助Stber法制备单分散SiO_2/Fe_3O_4复合磁性微球[J];甘肃科学学报;2016年02期

3 王忠辉;范浩军;;溶胶—凝胶法制备磁性复合物的实验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年02期

4 刘淑玲;许青青;;Fe_3O_4磁性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5 许丽君;;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J];化学教育;2015年02期

6 黄全军;龚荣洲;;低浓度磁性纤维对吸波结构隐身材料电性能影响研究[J];航空科学技术;2014年08期

7 吴娟霞;徐华;张锦;;拉曼光谱在石墨烯结构表征中的应用[J];化学学报;2014年03期

8 牛文军;沈亚乐;许静;马柳磊;赵玉华;沈明;;Fe_3O_4纳米微球的溶剂热法合成及其对二甲酚橙的催化降解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13年10期

9 朱春山;宋佳;邱莉;张强;;油酸低温水洗改性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J];化工进展;2011年07期

10 孙永军;;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攀博;石墨烯—导电聚合物—磁性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袁昊;有序介孔材料的制备与应用[D];上海大学;2013年

3 朱文杰;MCM-41介孔分子筛的制备及其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4 施益峰;纳米浇铸法合成有序介孔高温陶瓷材料及金属硫化物、氮化物材料[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贾建忠;羧基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17年

2 罗之清;溶胶凝胶法制备MCM-41复合材料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3 杨剑冰;磁性纳米颗粒介导的蛋白纯化与固定化新方法[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4 曾国坪;硅基介孔材料的微波合成与表征[D];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66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66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3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