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转换纳米颗粒表面状态的控制和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34
【图文】:
激光器(如808nm和980nm)进行激发,因此在实际应用和科学研究中引起了逡逑极大的兴趣。逡逑上转换发光根据能量转移方式,主要分为以下5种[3,'见图1.1:逡逑—j邋逦叙_,一邋邋—逦V,,.,邋JP逦'k—逡逑nx逡逑\邋I邋I邋?逦:逦I邋?逦??逦??逡逑j逡逑逦L邋-Jl邋jL邋J逦L邋J逦2N邋J逦逦邋_邋N逡逑i邋i邋ii邋i邋ii邋i邋n邋i邋i邋n邋m邋in邋iv逡逑ESA邋ETU逦PA逦CUC逦EMU逡逑图1.1上转换发光方式示意图,从左至右依次为激发态吸收,能量传递上转换,光子雪逡逑崩,合作上转换和能量迁移上转换W逡逑Fig.邋1.1邋Simplified邋energy邋level邋diagrams邋describing邋reported邋UC邋processes.邋ESA,邋ETU,邋PA,逡逑CUC,邋and邋EMU邋denote邋the邋excited-state邋absorption,邋energy邋transfer邋UC,邋photon邋avalanche,逡逑cooperative邋UC,邋and邋energy邋migra
逦第一章绪论逦逡逑因此激活剂离子的掺杂量必须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避免不利的交叉抑郁发逡逑生。在大多数上转换发光材料中,Er3—离子的掺杂浓度不超过3%,而Tm3+离子逡逑的掺杂浓度不会超过1%。除此之外,激活剂离子低的吸收截面会导致离子从基逡逑态到激发态泵浦的效率也很低。综上,单掺系统的整体上转换效率会低于有敏化逡逑剂掺杂的系统。逡逑
Fig.邋1.6邋Schematic邋diagram邋of邋energy邋transfer邋in邋a邋nanoparticle邋of邋core-shell邋structure逡逑第二种方式在上转换纳米颗粒中尤为主要,通常在机制中引入浓度大于18%逡逑的Yb3+,来实现高效的上转换[3]。能量的长距离传输可通过Yb3+筒单的双能级结逡逑构,以及长的激发态能级寿命实现。需要注意的是,被捕获的紫外能量在NaGdF4逡逑基质中利用Gd3+晶格能够无损失地传递5nm的距离[13G]。类似地,吸收的红外逡逑能量可能在高浓度的Yb3+的基质中能够利用Yb3+晶格传递10nm的距离。目前逡逑最有效的方法便是通过核壳结构抑制表面的猝灭中心,当然壳结构必须与核结构逡逑的晶格失配度较低才能成功将壳层生长到核纳米颗粒上[19,131 ̄134]。逡逑1.3控制表面状态增强上转换发光逡逑众所周知,纳米颗粒的化学活性主要来源于表面原子的悬空键,与内部原子逡逑相比,表面的原子至少缺失一个最近邻的原子,无法形成完整的晶格,每一个这逡逑样的原子都会给纳米颗粒带来一个表面悬空键。尽管这些悬空键能够被表面的配逡逑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奇丹;杨生;;上转换材料的制备及发展[J];广东化工;2012年08期
2 祝威;张晓丹;金鑫;刘永娟;王东丰;赵颖;;NaYF_4:Er/Yb上转换材料的优化制备及其特性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0年09期
3 周永红;田玉鹏;吴杰颖;;有机上转换激光材料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06年04期
4 张瑞萍,陈晓波,康洞国;双频上转换三维立体显示实时动态模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5 李辉;桂征宇;梁永;俞樟森;吴爱国;;单分散上转换纳米荧光微粒的荧光寿命测量[J];光学精密工程;2017年02期
6 吴悦;胡继辉;梅青松;李炳南;;一种基于角锥棱镜的上转换荧光检测系统[J];集成技术;2016年05期
7 钟诚;毕剑;赖欣;高道江;;上转换白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5年06期
8 周书华;Marco Bettinelli;Luís Carlos;Xiaogang Liu;;镧系元素掺杂的上转换纳米颗粒[J];物理;2015年09期
9 石连升;温猛;钱艳楠;王锐;郝铭;;Yb:Er:Tm:LiTaO_3的上转换发白光性能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11年01期
10 单秉锐,邹玉林,刘燕行,臧竞存;上转换激光晶体研究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庆鑫;刘伟生;;血清中的抗坏血酸上转换纳米探针[A];第十四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2 严冬;杨正文;竺侃;;A1_2Y_4O_9:Yb,Er反蛋白石中的上转换发射和颜色调谐[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高伟;李娇;高当丽;田宇;崔敏;孙瑜;阎晓庆;郑海荣;;颗粒形貌对六方相NaYbF_4:Pr~(3+)纳米晶体上转换荧光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刘明丽;李继山;杨荣华;;核壳型上转换荧光纳米探针用于一氧化氮的检测及成像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2014年
5 袁荃;;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A];第十三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6 臧竞存;邹玉林;刘燕行;单秉瑞;;上转换激光晶体研究进展[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谷战军;田甘;赵玉亮;;荧光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光谱调控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5分会: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化学问题[C];2014年
8 李乐乐;;上转换纳米晶的表面生物功能化及纳米探针构建[A];中国稀土学会2017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9 李娇;高伟;高当丽;田宇;郑海荣;;四方相LiYF4:Yb/Er晶体颗粒的合成及上转换荧光研究[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孙雅娟;孔祥贵;张宏;;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晶作为表面荧光探针研究[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刘刚;稀土上转换纳米智能探针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6年
2 通讯员 张华 记者 冯国梧;近红外光让药物“制导”更快更准[N];科技日报;2016年
3 才语;转换观念 找准方法 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N];淮南日报;2014年
4 郑原驰 记者 李林岩;我省8项成果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N];吉林日报;2012年
5 魏晓东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培育新“两农”进入中产阶层[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登豪;上转换纳米颗粒表面状态的控制和应用[D];浙江大学;2019年
2 王冉;稀土上转换纳米晶中的红外激光诱导热效应及传感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3 赵小奇;稀土掺杂氧化物上转换微/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及光谱调控[D];西北大学;2018年
4 吴园;基于核酸适体的多功能上转换纳米探针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5 韩仁璐;稀土上转换/介孔硅纳米材料制备及抗肿瘤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6 丁玉洁;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制备、组装及荧光传感[D];南京大学;2013年
7 田碧凝;用单颗粒成像技术研究上转换纳米粒子[D];大连海事大学;2019年
8 袁云霞;上转换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能量受体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9 关鸣;上转换材料中掺杂稀土离子分布行为及其对发光性能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10 郑斌;稀土上转换纳米光控系统构建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初探[D];天津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雪;荧光增强的上转换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光动力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2 李红星;Cr~(3+)掺杂镓锗酸盐近红外上转换与长余辉发光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8年
3 王亚淼;上转换材料Pr~(3+):Y_2SiO_5强化半导体催化剂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4 齐玉双;基于能量传递的稀土掺杂K-Lu-F上转换材料体系制备及其光学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5 于欣艳;新型上转换纳米探针的构建及细胞内pH、缺氧环境的成像检测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6 徐冰莹;荧光探针在含硫氨基酸代谢及二氧化硫检测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7 黄辰曦;上转换纳米晶/硫化铜复合纳米结构的化学合成与肿瘤细胞的多模态治疗[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8 王婉妮;基于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敏化的无机催化纳米药物的化学合成与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9 沈颖莉;稀土氟化物(NaREF_4:Ln~(3+))光学性能研究及其生物成像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10 巩小萌;红外探测用超细氟化物材料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66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66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