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纳米银焊膏烧结封装中高压IGBT模块及其性能表征

发布时间:2020-07-28 16:23
【摘要】:智能电网用压接式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主要通过压力接触实现热耗散。然而随着电力电子设备功率等级逐年提高,压接IGBT承受的电流电压也越来越高,导致芯片发热量很大以及模块内部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带来的压力及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更加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削弱了模块的可靠性。为了克服压接式IGBT模块封装散热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纳米银焊膏作为热界面材料制备烧结式IGBT芯片连接试样代替压接模块中的机械触点以提高模块的长期可靠性。为了区别压接式IGBT模块,本文命名该模块为烧结式IGBT模块。本文重点研究了不同烧结辅助压力下制备的单面烧结芯片连接试样,并将该单面烧结芯片连接试样应用于压接式IGBT模块,以验证该模块的可行性。此外,在单面烧结芯片连接试样的基础上,还对双面烧结芯片连接试样的制备和性能表征进行了探索。首先,对纳米银焊膏的低温烧结工艺进行了探索,最终确定了采用印刷双层焊膏并加压烧结的方法实现大面积芯片的无空洞连接。为了获得最佳的烧结辅助压力,将烧结辅助压力作为研究对象,表征了1,3,5,10 MPa下获得的烧结银接头的机械性能、热性能、电性能和可靠性。得出随着烧结辅助压力的升高,烧结银接头的剪切强度增加,孔隙率减小,热阻降低,可靠性提高,并从微观分析了烧结辅助压力对提高烧结银接头连接质量的作用机理。其次,考虑到烧结辅助压力太低,不容易获得稳定、强健的烧结银接头;烧结辅助压力太高反而会使芯片内部产生微裂纹从而损坏芯片。因此,最终选用了3 MPa作为最佳的烧结辅助压力,并制备了烧结式IGBT模块。通过对比两种IGBT模块的热阻,得出烧结式IGBT模块的热阻比压接式IGBT模块的热阻降低了15.8%,且二者具有一致的电性能,说明了烧结式IGBT模块的封装散热形式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为实现芯片的双面烧结连接,以工作气压作为变量,通过测量镀膜厚度实现了芯片上表面磁控溅射镀银金属化的工艺,并得出0.8Pa为最佳的镀膜气压。然后设计了一次烧结和二次烧结的双面烧结芯片连接工艺,通过无损检测和剪切强度测试确定了二次烧结为可行工艺。对该工艺下的烧结银接头进行了热阻和静态性能测试,得出双面烧结芯片连接试样的热阻为单面烧结芯片连接试样热阻的1/4并且具有良好的静态电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322.8;TB383.1
【图文】:

形貌,焊膏,纳米银,银颗粒


研制的焊膏将鱼油作为分散剂、α-松油醇作为粘结剂、丙酮等作为稀释剂并通过调整有机物的含量使焊膏中银粒子的含量为 88%左右。该焊膏中纳米银粒子分别呈球状和片状,如图1-2所示。球状纳米银颗粒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可以发生颈连,有助于增加烧结速率,而银片的存在则可以提高连接强度并能减小缺陷的发生。而且,粒径分布宽泛的粉体烧结可以增加堆积密度,降低烧结体的收缩率[11]。为了研究纳米银浆中不同粒径对烧结接头性能不同的作用效果,Kielbasinski 等[12]

焊膏,烧结初期,纳米银,形貌


动力来自系统的表面能。银颗粒的尺寸越小,其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推动下,系统的表面能降低焊膏发生收缩,体积减小,最终实现致密化烧结将烧结分为两大类:加压烧结和无压烧结。因此加的辅助压力。施加辅助烧结压力可以降低烧结化烧结过程,提高银接头致密度,提高连接质量等静压等。度是否有贡献的角度讲,纳米银焊膏的烧结过致密化过程。低温下主要发生的是非致密化扩粒子表面的银原子向银粒子的接触面处扩散聚在这个阶段,银粒子间的距离并未发生变化,也非致密化过程。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扩散所扩散开始占主导作用,接触颗粒的中心距离逐开始收缩,体积减小,该过程发生的为致密化

IGBT模块,结构示意图,芯片


第 1 章 绪论接式 IGBT 模块采用引线键合主导的芯片互连工艺为核心,典型的 1-4 所示,包括 IGBT 芯片和快速恢复二极管,直接覆铜(Direct er,DBC)陶瓷基板,焊料层,键合引线,散热铜底板,灌封材料, IGBT芯片和续流二极管芯片通过回流焊等互连方法连接到DBC基线键合的方法将芯片的电极引出到 DBC 的焊盘上,之后将粘有基板焊接到散热铜底板上,最后安装管壳并填充灌封胶[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车时代5万只IGBT模块即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J];电源世界;2017年11期

2 ;5万只汽车IGBT模块即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J];半导体信息;2017年06期

3 李康旭;李东辉;;高压IGBT模块通断过程电磁兼容问题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8年12期

4 李辉;龙海洋;白鹏飞;郑媚媚;;计及杂散电感的多芯片IGBT模块损耗计算[J];电力电子技术;2018年08期

5 蔡杰;周雒维;彭英舟;孙鹏菊;杜雄;;一种IGBT模块端口等效耦合热阻抗的离散化方波提取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8年07期

6 马汉卿;;IGBT模块结温检测与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年07期

7 刘中;;风电变流器IGBT模块的多时间尺度寿命评估[J];科技创新导报;2018年04期

8 沈天浩;黄瑞;杨帆;陈俊玄;冯权;洪文华;俞小莉;;一种IGBT模块的新型建模与瞬态仿真方法研究[J];机电工程;2018年07期

9 李少鹏;;新一代IGBT模块用高可靠氮化硅陶瓷覆铜基板研究进展[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9年01期

10 唐云飞;李国庆;任钢;;电动汽车IGBT模块的双脉冲测试方法[J];汽车电器;201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卫东;胡亚辉;;UPFC换流阀IGBT模块近场电磁骚扰分布特性研究[A];2015中国电磁兼容大会论文集[C];2015年

2 吴加林;;IGBT模块的选择及计算分析[A];第七届全国电技术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施兆良;蔡夏水;陈艾青;;一种新型的数控型电源模拟干扰器[A];08全国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庆川;霍岩锋;曾旭初;刘平;冯铁民;童洪辉;;叠加式直流脉冲偏压电源在离子镀设备中的应用[A];'2001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姜杨敏 刘伟 刘f3;世界最大容量压接型IGBT模块研制成功[N];中国工业报;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晶晶;纳米银焊膏烧结封装中高压IGBT模块及其性能表征[D];天津大学;2018年

2 曹博;IGBT模块通态电热特性退化试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邹策策;IGBT模块电热特性测试试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吴伟涛;IGBT模块热阻测试方法及其退化估测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申越;基于Saber的IGBT模块电热联合仿真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6 黄欢;IGBT功率模块热传导与退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龚灿;功率变流器中关键器件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8 张文璐;大功率IGBT温湿度监测系统及散热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郑军;基于ANSYS的大功率模块的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10 王美茹;IGBT模块的热应力分布及其与器件寿命的关联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73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73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e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