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高温超导体中应力分布与断裂行为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M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阳春;;提升高温超导体磁场特性的新方法[J];电世界;2011年08期
2 肖立业;王秋良;;高温超导体的特殊应用[J];高技术通讯;1993年09期
3 李登仟;;为啥科学家一个劲地想找到高温超导体?[J];科学大众(中学生);2017年04期
4 戴闻;;高温超导体中电子角色在实空间和抽象空间之间的转换[J];物理;2009年06期
5 吴始栋;;第二代高温超导体的开发及其在舰船上的应用研究[J];船电技术;2006年01期
6 靳常青;高温超导体的结构组装[J];高压物理学报;2003年03期
7 ;世界最大级的高温超导体[J];中国电力;2000年04期
8 赵柏儒;高温超导体中的相分离[J];物理;1998年04期
9 钱九红,袁冠森;钇系、铋系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及潜在应用展望[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8年S2期
10 高孝恢,肖慎修,陈天朗;掺氟高温超导体的化学问题[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田;;高压下富氢高温超导体的新探索[A];第十八届中国高压科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C];2016年
2 王少阶;;正电子湮没与高温超导体[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下册)[C];1991年
3 许祝安;沈静琴;冯春木;Y.Y.Wang;N.P.Ong;;高温超导体中的能斯特效应[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宋乃浩;林良真;张亮;徐向东;王天成;蔡玉荣;付宝全;冯勇;;制冷机直接冷却的超导磁体系统[A];第四届全国低温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马立平;邓廷璋;贾顺莲;赵忠贤;侯玉敏;姚玉书;靳常青;;高温超导体LSCO的超声研究[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三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6 王立晨;罗翔鹏;李佳睿;李源;;高温超导体汞钡钙铜氧的电子Raman谱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5年
7 邵贝玲;王晓华;刘安生;宿延京;曹国辉;赵忠贤;;Hg系高温超导体的电子显微镜研究[A];第八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Ⅱ)[C];1994年
8 朱劲松;田伟;邵惠民;陈小兵;陈晓剑;王业宁;;Hg系高温超导体磁通相图的力学测量[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五届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9 龙拥兵;张春雨;赵力;赵柏儒;邱祥冈;赵士平;杨乾声;汪国平;汪力;傅盘铭;张治国;;电子型高温超导材料镧铈铜氧的载流子动力学过程[A];第十一届基础光学与光物理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王业宁;;高温超导体在T_c附近的内耗与弹性[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三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施萌;高温超导体电流引线接点的制作方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2 记者 吴长锋;硒的新型氢化物有望成为高温超导体[N];科技日报;2018年
3 赵永新;我国新高温超导体研究步入世界最前沿[N];人民日报;2008年
4 陈丹;不规则内部构造有助于制造高温超导体[N];科技日报;2010年
5 沪成;上海交大研制成功世界上最 大体积SmBCO超导单晶体 标志我国高温超导体研究已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6 记者 王春;我科学家揭示新型高温超导体电子结构[N];科技日报;2011年
7 记者 毛黎;晶界阻碍高温超导体内电流流动[N];科技日报;2010年
8 记者 姜澎;揭示新高温超导体电子结构[N];文汇报;2011年
9 记者 苗世新;最接近诺奖科学家兰大讲超导[N];大众科技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王昊魁 罗旭;丁洪:要做世界一流的科研[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石宏;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的高温超导体薄膜的性能优化与微纳结构控制[D];南京大学;2018年
2 Abbas A.Essa(阿巴斯);高温超导体非平衡响应[D];上海大学;2001年
3 金灏;高温超导体中的磁弛豫和E-j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
4 赵新杰;高温超导体辐照效应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1999年
5 胥荣;Bi系高温超导体红外吸收谱及Cu-O键振动、CuO_2面能量的理论研究[D];东北大学;2000年
6 郭敬东;热膨胀动态过程普遍性及其在高温超导体中的体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金属研究所);1996年
7 王唯先;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中Bi_2Sr_2CaCu_2O_(8+δ)单晶磁通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8 张红;GdBa_2Cu_3O_(7-δ)高温超导体微结构与临界电流密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刘荣华;铁基高温超导体的相图和同位素效应及其相关层状化合物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蔡鹏;铜基和铁基高温超导体电子相图的扫描隧道显微学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迟;圆柱高温超导体中应力分布与断裂行为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2 刘泓杉;圆柱型高温超导体内热应力对裂纹扩展影响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年
3 李雪谊;高温超导体在非均匀磁场中的磁致伸缩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4 周洁;圆筒形高温超导体的交流损耗测量与仿真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5 沈晓玲;电子型高温超导体的杂质效应[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6 江河;深冷条件下高温超导体磁悬浮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7 汪国峰;高温超导体在电荷密度波调制下的杂质散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8 张利民;高温超导体YBa_2Cu_3O_(7-δ)电子结构及物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李晓群;高温超导体的交流损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宋宏海;对称和非对称外场中高温超导体YBCO电磁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93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793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