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基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谷胱甘肽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83.1;TP212
【图文】:
1 绪 论1 绪 论 的简介肽(GSH)是一类在人体大量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功能活性以及人体新陈代谢方面起关键作用,如:维持细胞稳异生素和抗氧化[1],基因表达,DNA 合成,蛋白质合成,SH 在生理活动中的性质及其氧化应激响应为研究者将其作指标提供了可能,利用对 GSH 的检测可以间接监测某些疾 GSH 进行定量检测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预防中具有重要意 的结构与性质
同时也是检测GSH 的最早方法之一。此法灵敏度高,反应条件温和且检测便捷,反应过程如图1.2 所示:GSH[15]被 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DTNB)氧化生成 GSSH 和稳定的 2-硝基-5-硫代苯甲酸(TNB),GSSH 还原酶通过与 GSSH 及 NADPH(还原型辅酶Ⅱ)反应生成 GSH,从而达到保持 GSH 总量不变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DTNB 氧化 GSH 生成 TNB 的速率与总 GSH 成正比。TNB 在 412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光度,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对总谷胱甘肽含量进行测定,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
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联用传感器(CE-UV-vis)对 GSH 的最低检测限为 2.35×10-6mol L-1,实现了人体血浆以及实验小鼠细胞中的 GSH 含量测定。He 等[27]采用电泳与电喷雾质谱法联用(ESI-MS)实现了人体尿液中 GSH 含量的测定,检测限为 0.08 g L-1。多种类型的电泳法已经得到蓬勃发展,为复杂样本的分离检测提供了平台,但是这种方法对检测器要求较高,且设备仪器昂贵复杂。1.2.4 荧光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对目标物含量进行测定的原理主要是依靠待测物浓度和相关物质的荧光强度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具有所需样本量少、选择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28],在化学、生物、医学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9]。Cao 及其团队[30]运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原理,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用于生物硫醇检测的基于四(4-羟基苯基)卟啉香豆素的比率荧光探针(Ratio-HPSSC)。从图 1.3 可以看出,在探针分子中,卟啉是吸电子基团,香豆素基团为供电子基团,以二硫键连接。该灵敏性比率荧光探针对 Cys 的检测范围是 1~600 μM,非常适用于活体细胞中生物硫醇的荧光成像检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宇飞;蔡元丽;林夏;晏瑾;李晖;;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分离检测谷胱甘肽及其构成氨基酸[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3年03期
2 柳巍;师同顺;;Meso-四(对-酰氧基苯基)钴、镍卟啉液晶的性质[J];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7年04期
3 张锦;邹玉明;张小松;雷灼雨;龚士学;吴蔚;;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还原型谷胱甘肽制剂的含量[J];中国药业;2005年12期
4 吴菊英,王东进,王慧敏,关明煌,陈珠灵;卟啉试剂与贵金属高灵敏显色反应的研究 Ⅴ.Ru(Ⅲ)-T(4-AOP)P-TritonX-100体系[J];分析试验室;1998年01期
5 张旭苹,陈国平;氧化镍电致变色薄膜的XPS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6 郑云郎;谷胱甘肽的生物学功能[J];生物学通报;1995年05期
7 罗扶中,韦广平;α、β、γ、δ-四(4-三甲氨基苯基)卟啉与钌(Ⅲ)显色反应的研究[J];分析化学;199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斌;新型取代卟啉配合物的合成及电催化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2 吴宇;基于二聚体卟啉传感阵列的构建及检测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倩;新型双光子H_2S_2/Thiol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2 严慧洁;还原型谷胱甘肽在修饰碳糊电极的电催化氧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贾冬玲;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对生物硫醇的电催化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4 彭博;氨基卟啉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D];湖南大学;2010年
5 闫兴菊;利用系列羟基卟啉检测三聚氰胺、重金属铅、汞离子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3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03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