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功能化聚吡咯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7 15:28
【摘要】:聚吡咯作为一种典型的导电聚合物,具有电导率范围宽且可调、环境稳定性好、密度低以及制备过程简单等优点,因此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化学聚合法制备的聚吡咯物理结构疏松、导电性较差,限制了其应用。聚多巴胺是一种海洋仿生材料,其独特的黏附特性令人印象深刻。在弱碱环境下,多巴胺可以自聚,从而可在金属、岩石、聚合物等几乎各种表面附着,近年来常被应用于材料表面改性。银纳米线作为银的一维形式,既具有银块材本身高电导率、耐腐蚀、高延展性等优点,又具有纳米特性如小尺寸效应、介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银纳米线具有超高长径比,是一种理想的导电填充材料。本论文采用化学原位聚合法,将吡咯单体、多巴胺在溶液中共同聚合,进而掺入银纳米线,制备了聚吡咯/聚多巴胺/银纳米线复合物。复合物制备过程简单,且兼具各组分优异性能。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化学原位聚合法,将吡咯单体、多巴胺在弱碱性水溶液中共聚,制备了聚吡咯/聚多巴胺复合物。通过SEM、FTIR、Raman和四探针等进行表征,复合物表面形貌相较于纯聚吡咯有明显差异(由球形颗粒转变为叠层结构),且具有一定的黏附性能;聚吡咯与聚多巴胺之间有较强结合力;参与聚合的吡咯单体、多巴胺比例不同时,复合物电导率不同,当多巴胺/吡咯摩尔比为0.09时,复合物电导率达到最大值0.01 S/cm。(2)采用一步超声混合法制备了聚吡咯/聚多巴胺/银纳米线复合物。由FTIR、Raman表征结果推断了复合物可能的结构,以及各组分间作用力;TGA测试表明复合物热稳定性优于纯聚吡咯;当银纳米线掺入量从0wt.%增加到50 wt.%时,复合物电导率从0.01 S/cm提高至1206.72 S/cm,且观察到电导逾渗现象,并对该逾渗阈值点进行了理论推导;银纳米线掺入量50 wt.%时,复合物屏蔽效能达48.4 dB(8.0 GHz),密度仅为 0.332 g/cm3。聚吡咯/聚多巴胺/银纳米线复合物密度低、电导率高且可调、有较好的电磁屏蔽性能,且制备过程简单,在电子元器件、静电防护、电磁屏蔽领域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33.5;TB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运茂;刘威华;王建红;刘勇;;基于聚吡咯纤维-纳米金修饰BDD电极对亚硝酸盐的检测[J];化学研究;2016年05期

2 莫尊理;左丹丹;陈红;孙银霞;张平;;纳米石墨薄片/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导电性能[J];无机化学学报;2007年02期

3 李永舫;导电聚吡咯的研究[J];高分子通报;2005年04期

4 李永舫,钱人元;聚呲咯循环伏安特性的光谱电化学分析[J];物理化学学报;1988年05期

5 曹镛;;导电性高聚物化学的进展[J];高分子通报;1988年01期

6 薛丹敏;罗延龄;;导电粒子分散系聚合物复合材料的PTC特性[J];炭黑工业;200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康桂英;导电高分子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2 单黎明;聚吡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磁学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张伟伟;聚吡咯及其复合材料的薄膜制备和氨敏性质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06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06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0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