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e基热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34
【图文】:
SnSe 基热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研究热的现象。假设接头处的吸热(或放热)速率为 Q,则 Q 与回路中的电流 I 成正比,比例系数 π,即 Peltier 系数:πAB IAB=dQdt(1-2)Peltier 效应与 Seebeck 效应相反,是电能直接转化为热能的现象,本质是因为载流子(电子或空穴)在构成回路的两种不同导体中的势能差异。利用材料的Peltier 效应可以实现热电制冷,原理如图 1-1(b)所示[4]。需要注意的是,Seebeck效应和 Peltier 效应都是体效应,而不是表面或者界面效应[5]。
有相互耦合的关系,对于某一项参数进行无限制的优化十分制热电材料 ZT 值进一步提升的最主要原因。在过去的十几年热电性能的热电材料时,主要是通过调节载流子浓度[17-20]修改集等[21, 22],通过合金化[23]、引入第二相[24]和固溶体[25]来降低过固溶相降低晶格热导率已经在许多热电材料中得到应27],Mg2Si(1-x)Snx[28, 29],Bi2-xSbxTe3[30, 31]等化合物。目前商用的大约在 1.0 上下,转换成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仅约为 10%,该机约 35%的发电效率。但是基于理论计算表明,对于热电材有明确的上限。因此人们猜想,热电材料作为器件的热电转近卡诺循环。如此诱人的应用前景是热电材料变成人们研究热何协同调控热电材料的电、热输运特性,寻找如何进一步提高制和化学方法,是当前研究人员奋斗的目标。
图 1-3 热电材自上世纪 30 年代后,随着固体能带发现半导体材料远大于金属的 Seebeck 学性能又小于金属材料,因此半导体的20 世纪 50 年代,人们发现固溶体材料在高的功率因子。因此热电材料的热电优热电材料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ZnSb被发现,主要通过掺杂、合金化、微米成为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类热电材料。此后,由于理论方面的缺失,科学界期。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科学家 Phonon-Glass and Electronic-Crystal‖(声电材料应该是材料的电学性能如同晶体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启明;加Y和Y_2O_3对β-FeSi_2热电性能的影响[J];金属功能材料;2005年02期
2 ;掺杂PbTe合金的热电性能[J];金属功能材料;1999年01期
3 Е.М.Савицкий;张建华;;钨单晶的热电性能[J];仪表材料;1974年04期
4 许煜寰,李仲荣,朱秀娟;掺Mn,Nb和Ce量对PbTiO_3陶瓷系列的介电、热电性能的影响[J];物理;1982年01期
5 梁安生;李俊杰;潘成军;王雷;;窄带隙聚噻吩衍生物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6年06期
6 ;第四族硫属元素硅化物的热电性能[J];金属功能材料;2018年06期
7 魏剑;薛飞;王佳敏;范银;苏欢;郝磊;;低温循环载荷对碳纤维增强硫铝酸盐水泥基复合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8年11期
8 丁硕,温广武,雷廷权,周玉;碳化硼的热电性能[J];功能材料;2003年03期
9 ;金属与导电材料[J];电子科技文摘;1999年06期
10 杨晓亮;阳浩;魏萍;刘奇;陈德茂;;钨铼热电偶专用补偿导线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的研究[J];工业计量;2012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婷;蒋俊;陈建敏;张秋实;李炜;许高杰;;P型BiSbTe/Zn_4Sb_3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徐桂英;;具有量子效应的多空硅片的热电性能[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秦鹏;葛振华;崔丽君;冯晶;;(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碲锑铋块体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6年
4 王抗;葛振华;冯晶;;CuInSe_2/In_2Se_3微观形貌及其热电性能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6年
5 彭江英;杨君友;;多填充skutterudite材料In_xYb_yCo_4Sb_(12)的拉曼光谱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邓元;宋袁曾;张艳景;李娜;;金属铋薄膜的取向生长及热电性能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8年
7 谢毅;;去耦合同步优化热电性能的思考——提高热电效率的新机遇[A];第十三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8 唐定国;曾榕清;李襄宏;谢超异;;铟掺杂热电材料的精细结构和电热输运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一分会:应用化学[C];2016年
9 闵新民;雷刚;;失配层钴酸盐与掺过渡金属系列的电子结构与热电性能[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戴峰;武伟名;霍凤萍;徐桂英;;V掺杂对CrSi_2热电性能的影响[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刘海英;碘化铯锡半导体热电性能独特[N];科技日报;2017年
2 陈丹;新型笼形包合物具有极强热电性能[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涛;基于SHS技术的n型CoSb_3基和p型SnTe中温热电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2 周志伟;SnTe基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微结构调控及热电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3 江彬彬;新型类液态硫银锗矿族化合物热电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8年
4 魏天然;窄禁带硒化物半导体的输运特性与热电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5 彭坤岭;能带工程改性P型SnSe_(1-x)S_x(0≤x≤0.5)单晶材料热电性能[D];重庆大学;2018年
6 张强;Mg_2Si_(1-x)Sn_x基材料的超快速制备和热电性能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7 杨涛;CaMnO_3和Ca_3Co_4O_9氧化物热电材料的掺杂及热电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8 刘科高;MA-SPS制备CoSb_3和RE_xCo_4Sb_(12)的热电性能及其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9 褚颖;纳米方钴矿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及其热电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鄢永高;AgPb_mSbTe_(2+m)类化合物的制备与热电性能[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慧真;AgInTe_2基热电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2 刘婵;n型AgBiSe_2化合物的制备及热电性能[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3 崔丽君;In_2O_3(ZnO)_k陶瓷的制备及其热电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4 李怀明;铝钨双掺氧化锌陶瓷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5 王玉树;掺杂与复合对Bi_xSb_(2-x)Te_3热电性能的调控[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6 李二莹;水热法制备Cu_(2-x)Se以及Cu_(2-x)Se弥散对一些氧化物热电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8年
7 张菊;ZrNiSn和NbCoSb热电性能的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8 关卫宝;氧化物材料ZnO和BiCuSeO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9 郑新峰;铜基硫族化合物半导体纳米晶的合成及其光电与热电性能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8年
10 李建波;钛酸锶基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及微观结构表征[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06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06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