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类玻璃碳膜和聚酰亚胺薄膜的紫外辐照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7 15:57
   表面改性技术作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发展领域之一,其可提升材料的表面性能,并可提高部件的寿命和可靠性,利于降低材料的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在促进高科技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表面改性技术例如电镀、热喷涂等技术的发展已经较为全面,现今主要着手于研发新兴的表面改性技术。紫外辐照作为一种新的改性方法,其可在材料表面引入或形成活性基团,能有效提高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和粘着力,并增强材料的生物活性,主要应用于生物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基于紫外辐照改性的特点,本文选用了生物材料类玻璃碳膜以及高分子材料聚酰亚胺,对其改性前后表面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及创新点归纳如下:(1)揭示了紫外辐照改性对类玻璃碳膜表面性能的影响规律。紫外辐照改性能够提高类玻璃碳表面的粗糙度、亲水性、粘着力以及表面能,这些性质的改善都有利于类玻璃碳在作为细胞培养基时细胞的吸附。不仅如此,紫外辐照改性会影响类玻璃碳膜表面的机械性能,导致其硬度略有下降,而杨氏模量变化不大。通过研究其改性前后的摩擦学性能,发现样品表面的摩擦力和摩擦系数会随着辐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其表面的耐磨性在辐照前10 min影响不大,当辐照时间增加到20 min,碳膜表面的耐磨性明显降低。进一步分析表明,紫外线的高能量以及臭氧的强氧化作用,会在类玻璃碳膜表面引入活性氧原子,生成羟基羧基等亲水基团,且在改性过程中碳膜还会向无序石墨相转变。(2)揭示了紫外辐照改性对聚酰亚胺表面性能的影响规律。紫外辐照改性能够提高聚酰亚胺表面的粗糙度、亲水性以及粘着力,这些性能的改善在聚酰亚胺材料作为挠性板的自粘带时至关重要。压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辐照时间的增加,聚酰亚胺材料表面的机械性能会有所降低,硬度和杨氏模量都会略微减小;随着辐照时间的增加,聚酰亚胺表面的摩擦力和摩擦系数也会有所增加。划痕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载荷下,随着辐照时间的增加,样品表面的划痕深度逐渐增加;对于相同辐照时间的样品,在酸性条件下、超纯水以及大气下的划痕深度较浅,有较好的耐磨性,而经过KOH处理的样品在相同的辐照时间下划痕深度最深,说明聚酰亚胺不耐强碱。进一步分析表明,聚酰亚胺表面紫外辐照的改性主要归结为分子链的裂解和交联的过程,聚酰亚胺在经过紫外辐照处理后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自由基之间也会发生交联,生成更为稳定的化学结构;聚酰亚胺不耐强碱,在碱性条件下也会发生类似的改性反应,而在酸性条件下则不会发生类似的反应,有良好的耐酸性。(3)开展了紫外辐照改性应用探索研究。在不同辐照时间的碳膜样品表面进行了细胞培养实验,发现紫外辐照改性过后样品表面的生物亲和性增强;在辐照前10 min样品表面细胞的粘附和增殖都有所增加,辐照20 min的样品表面细胞则有所减小,因此较好的改性时间大约为10 min。同时,对于改性后聚酰亚胺表面,开展了不同载荷下的划痕实验,并且加工出了一系列表面织构,相关实验结果为聚酰亚胺表面的探针直写式加工提供了参考。本文研究了紫外辐照对类玻璃碳膜和聚酰亚胺薄膜的影响,利用紫外辐照成功的改善了类玻璃碳膜表面的生物亲和性,并且改性后聚酰亚胺表面则更适合探针直写式加工。相关研究对材料的紫外辐照改性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位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B306
【部分图文】:

表面改性技术,领域,表面改性


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其所涉及材料的性能要求也愈来愈工合成的现有材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材料高性能的需求,用的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表面改性技术具有一种跨学科面物理、固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表面化学、有机与无机、高分子材料学等多门学科技术;各个学科之间又相互渗透为一种别具一格的新型学科[1]。表面改性技术广泛地应用于航天领域、国防工业、军工企业等。图 1 显示了表面改性技-1(a)中航空航天外壳材料的表面改性处理,可增强其表面b)显示的是电子封装材料的表面改性,其可提高电子产品的电常数;图 1-1(c)中工业里使用的高温绝缘陶瓷喷涂以及;图 1-1(d)中生活常用家具的喷漆等[1-4]。表面改性可提升部件的寿命和可靠性,利于降低材料的生产成本,节约能源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面改性


种技术[5]。其材料的表面性质是材料性能的重要决定因素,引起与之对应的材料界面性质的改变。随着形成新型的物质集状态和电子机构的差异,其材料的性质也随之不同,由于面性质出现新的功能。当然,此类新的功能有好有坏,因此有利于我们需要的材料性质。要改变材料的两种性能,一种是材料表面特自的信息,例如原子结构和分子机构、组成与排布键合的方式、电子和结构等。另一种是改变材料表面与外部物质相互作用的信息,例泽度、亲疏水性、化学反应性、催化活性、耐腐蚀性、润湿性等。如图 1-2 中,中科院上海硅酸研究所利用 PEO/PLLA 复改性,利用聚多巴胺将肝素固定在其表面,获得了具有较好化表面的镁合金[6]。

电流分布,镀锡铜线,镀镍,螺母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 3 页熟,并且各自都有各自的电镀特点,如图 1-3 所示,这些电镀工艺在工业中已经得到泛的应用[7]。随着科学技术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各个领域对节约材料、节约能源和环境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电镀行业也有着许多的发展,为了更加节约能源以及环境保护在不用电流源,利用适当的还原剂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材料表面还原沉积的化学处理方法,称为化学镀,也称为无电解镀[8]。化学镀本来就是一个自催化反应的还原反应过程,其析出的金属自身具有还原能力,只需要调节金属离子的浓度,就可以控制镀的厚度。其相比较于电镀,不用考虑电镀时电流分布的问题,而且化学镀析出的镀层基体有很高的结合力,并且其镀层空隙小,致密性也比电镀更好,但是化学镀的缺点很明显,镀液中由于金属离子与还原剂同时存在,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的状态,即镀液稳定性较差,并且化学镀速度较慢,镀液化学性质不好控制[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丰;丁庆军;赵盖;王星;;表面织构化聚酰亚胺薄膜超声电机摩擦材料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17年09期

2 沈自才;牟永强;白羽;丁义刚;刘业楠;王志浩;;紫外辐射环境下均苯型聚酰亚胺薄膜力学性能研究[J];真空与低温;2015年05期

3 吴娟霞;徐华;张锦;;拉曼光谱在石墨烯结构表征中的应用[J];化学学报;2014年03期

4 张帆;沈自才;冯伟泉;郑慧奇;丁义刚;赵春晴;;均苯型聚酰亚胺薄膜在质子辐照下的力学性能退化试验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年03期

5 李莎;杨永珍;段菲菲;张燕;刘旭光;许并社;;紫外光辐照氧化碳微球[J];中国材料进展;2011年11期

6 张欣;吴宜勇;何世禹;;聚酰亚胺表面化学改性的红外光谱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0年03期

7 杨敏;孙晋良;任慕苏;李红;白瑞成;;热解碳的纳米硬度及弹性模量[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8 刘政军;冯丽峰;成明华;苏允海;;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原理简析[J];现代焊接;2008年08期

9 楼朝刚;夏东升;赵帆;吕继良;曾庆福;;微波无极紫外光对自来水中微生物的灭活作用[J];环境工程;2008年03期

10 高原;徐晋勇;高清;安晋平;徐重;;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特点[J];中国工程科学;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窦银萍;6.7nm输出波长Gd靶激光等离子体极紫外光源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夏紫阳;紫外交联PP/PE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6年

2 孙家祥;化学气相沉积硅薄膜的制备与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6年

3 王亮;紫外辐照交联制备高发泡倍率聚丙烯片材[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4 陶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木粉/聚乙烯复合材料胶接接头的耐久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5 陈显峰;射频磁控溅射HfO_2薄膜的电学特性及室温弱铁磁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28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28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5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