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高效持久抗菌特性及其协同作用机制

发布时间:2020-09-29 20:27
   有机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菌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开发出新的抗菌药物。为避免反复投加短效抗菌材料而引起耐药菌的出现,高效持久抗菌材料的开发迫在眉睫。有机抗菌剂针对性强,但易分解以及可能引起耐药菌的问题。无机抗菌剂具有安全持久、抗菌广谱性的特点,但针对性较弱。根据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抗菌材料,可以弥补单一抗菌剂的不足、充分发挥各自抗菌剂的优点并形成互补的思路,本论文利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层板阳离子、层间阴离子和层板氧化的可调控性,使无机过渡金属、有机抗生素、无机金属氧化物分别与无机LDHs通过简易方法复合。利用EA、XRD、FTIR和TEM/HRTEM对其相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探索LDHs基纳米复合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高效持久抗菌效果、生物相容性及其协同抗菌机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过渡金属M(Zn、Cu、Mn、Ni、Co)以不同的金属摩尔比(M:Al=2:1或3:1)替代类似水镁石MgAl-LDH层板中的Mg(M2A1和M3Al)。结果表明,M2A1和M3A1有明确的LDHs结构。椭球状、球状和棒状结构的Mn2Al和Mn3Al以及棒状结构的Cu2A1和 Cu3A1 具有独特的形貌。~200-1500μg/mL Cu2A1、Zn2Al、Ni2Al、Co2A1、Mn2Al 和Mn3Al具有≥50%抗菌性。Zn、Cu、Ni和Mn系LDHs对真核细胞有≥50%毒性。2.不同量的有机抗生素盘尼西林G(PG)与Zn2Al-LDH进行组装(PG/LDH),PG大部分粘附在Zn2Al-LDH表面,少量的随意插入Zn2Al-LDH层板间。PG/LDH中PG和Zn2+的释放曲线是典型的快速释放,然后持续缓慢释放。与单独的PG和原始的LDHs相比,适当的PG/LDH组合物能协同提高对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且PG/LDH的抑菌活性可维持10天,显著延长了相同条件下单独的PG仅1天的抗菌效果。同时保持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3.以LDHs为前驱体,水热调控层板,得到含单金属氧化物LDHs纳米复合材料(MO/LDHs)。在 200℃ 2h,ZnO/LDHs 可以从 ZnAl-LDH 转变为晶体 ZnO 和 ZnAl2O4在Zn5(OH)8(NO3)2·2H2O层板上的具有~30nm均匀ZnO的纳米颗粒(Zn3Al-200-2)。Mn3Al-200-2和Zn3Al-200-2抑制了细菌的生长。Zn3Al-200-2纳米复合物在100-300μg/mL具有高效达到4天的抗菌性能。4.水热调控LDHs层板,同时改变层板上Zn2+与Cu2+比例,合成含双金属氧化物LDHs纳米复合材料(ZnxCu3_xO/LDH,x=0,1,2)。掺Zn2+的Zn2CuO/LDH和ZnCu20/LDH改变了 Cu30/LDH的棒状结构,形成片状结构。通过抗菌性能比较,~250μg/mL Cu3A1-200-2能够达到≥50%72h的持久抗菌性,ZnCu2Al-200-2在175μμg/mL达到≥50%抗菌性。5.LDHs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易快捷,掺杂金属氧化物(MO/LDH和ZnxCu3_xO/LDH)有利于高效抗菌性能的体现,掺杂有机抗生素(PG/LDH)有利于持久抗菌性能的体现。其高效持久抗菌的机制主要是由于无机过渡金属离子、有机抗生素和无机金属氧化物的ROS与无机LDHs吸附的协同作用。随着LDHs的浓度增加,LDHs吸附的作用可能会比金属离子、有机抗生素、ROS的作用稍强。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简易制备调控的LDHs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效持久的抗菌性能,为进一步研究具有经济型LDHs基材料在避免耐药菌方面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一些实验经验。
【学位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B33
【部分图文】:

作用机制,金属离子,细菌,抗菌材料


现Mn、Co、Cu、Ni、Zn络合的可溶性维生素K3氨基硫脲的抗菌性能明显比单独的氨逡逑基硫脲的抗菌性能优良。逡逑无机金属型抗菌材料可能的抗菌机理,如图1-2所示。无机金属抗菌材料在细菌表逡逑面时,溶解金属离子,破坏细菌壁固有成分导致其破裂,使细胞质组分流失118'邋19];金逡逑属离子会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部,穿透细胞内的金属离子使蛋白质失活,破坏细菌逡逑DNA的结构而导致细菌死亡t2G]。逡逑3逡逑

光作用,失活,细菌,机制


12mmol/L时,能够对大肠杆菌达到100%的抗菌作用。Ameer邋Azam等[3()1通过溶胶凝胶逡逑方法合成ZnO、CuO、Fe203并比较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ZnO的效果最优。逡逑无机金属氧化物型抗菌材料以ZnO为例探究其抗菌机理。如图1-3,充满电子的低逡逑能价带(VB)和空的高能导带(CB)构成半导体的能带结构,禁带存在于价带和导带之逡逑间[31]。在水和空气体系中,当2半导体带隙能的光波辐射半导体时,会激发处于价带的逡逑电子到导带上产生eCB?,空穴(hVB+)从而在价带上产生(公式(1-1)),导带电子(e00使逡逑空气中的氧还原产生超氧阴离子(?00邋(公式(1-2))[31],价带空穴(hVB+)使吸附水氧逡逑化生成羟基自由基(OH)和H+(公式(1-3)),<V和H+生成HO/邋(公式(1-4)),H02_和逡逑#、6NB反应生成出02(公式(1-5))。*02_由于负电性,不能进入细胞内部,因此存在逡逑于细菌的外表面,与细胞壁发生生化反应,进行抗菌作用[32]。*#俊ⅲ保保玻埃病ⅲ蓿保埃玻叨加校]3?很强的氧化能力

示意图,共沉淀法合成,团聚体,碱溶液


逦|逡逑逦>邋|混合搅拌SS邋4干燥逡逑溶液B:碱溶液逦|_[^邋逦逦邋丨sE邋逦逡逑图1-5共沉淀法合成LDHs示意图逡逑Fig.邋1-5邋Schematic邋diagram邋of邋the邋synthesis邋process邋of邋LDHs邋via邋coprecipitation邋method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乾锋;王二东;孙公权;;层状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应用于碱性氢气析出反应(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0年04期

2 钟硕;刘广涵;姜丽阳;范兰兰;杨丹;;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的研究进展[J];现代盐化工;2018年05期

3 韩黎刚;郭正虹;方征平;;金属氢氧化物协效阻燃聚烯烃的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4 焦飞鹏;符招弟;帅丽;陈晓青;;焙烧型CuZnAl双金属氢氧化物对水中苯丙氨酸的脱除(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2年02期

5 ;有机硅阻燃剂对金属氢氧化物阻燃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影响[J];有机硅材料;2008年06期

6 王月星;难溶金属氢氧化物溶解度的计算[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史津沪,吴妍;多元金属氢氧化物超细粉制备及研究[J];钻采工艺;2002年05期

8 孙德军,侯万国,刘尚营,张宝庆,张春光;铝/镁混合金属氢氧化物正电胶体粒子体系的触变性[J];化学学报;2001年02期

9 ;镍基金属氢氧化物粉[J];无机盐工业;1996年03期

10 宋显洪;殷龙志;陈振良;;重金属氢氧化物过滤方法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淼;叶维娟;郑强;;聚乙烯醇/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体系力学性能及其流变行为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2 叶维娟;杜淼;郑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增强聚乙烯醇的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J:高分子复合体系[C];2013年

3 刘慧慧;刘晓晖;王艳芹;卢冠忠;;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催化糠醛丙酮缩合反应性能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4 栗振华;宁凡雨;邵明飞;卫敏;;基于二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构筑纳米能源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结构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6年

5 邵明飞;卫敏;;基于二维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构筑纳米能源材料[A];第十四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6 徐洁;张少杰;侯万国;;替加氟-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及缓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王德龙;刘娅;王玉忠;;聚乙烯醇/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A];2004全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岳美娥;滕铮;徐洁;侯万国;;抗糖尿病药物苯乙双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梅清青;吕维扬;杜淼;宋义虎;郑强;;阴离子对聚偏氟乙烯@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纤维的形貌调控[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C];2017年

10 周韦;陈子林;;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固定新方法及其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研究[A];第21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杨文生;环保型塑料专用料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梦雪;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高效持久抗菌特性及其协同作用机制[D];上海大学;2019年

2 陈桦;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基复合材料在环境吸附及光电催化中的应用[D];上海大学;2019年

3 杨红超;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基材料在电解水应用中的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4 刘吉明;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及硫酸根和氟离子吸附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5 杨双霞;基于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构筑碳纳米复合功能材料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6 徐圣;含磷双金属氢氧化物材料的制备及其阻燃聚丙烯性能[D];湘潭大学;2016年

7 兰蒙;基于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碳基杂化催化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8 王辉;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碳纳米管杂化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9 王晨晔;钢渣制备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及应用基础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

10 陈浩;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光电探测器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丽红;新型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化潜能研究[D];福建工程学院;2019年

2 王蒙蒙;聚乳酸/纳米纤维素/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多元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连危洁;二维层状金属氢氧化物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加氢反应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9年

4 高治文;氧化镍与镍铁双金属氢氧化物界面增强电催化水氧化[D];天津大学;2017年

5 张宁;钴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9年

6 吴坤;氢氧(氧)化物在电解水制氢过程中的电催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7 吕佳奇;含氧缺陷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8 王鹏飞;钙铝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年

9 王华平;几种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氧反应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10 李应利;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超电容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30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30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c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