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等离激元增强的纳米结构电子发射特性及其机理研究
【学位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N304;TN248;TB383.1
【部分图文】:
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发射器件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电子发射的概念及工作原理发射是指材料表面在入射光的辐照作用下,以光的能量作为激面以外空间的行为,也称为发射电子[1];利用这种物理原理工价值,包括自由电子激光器[2,3]、光电倍增管[4,5]、电子显微镜[
如图1.2 中所示表面光滑平整的铜阴极[28],其受激电子的逸出深度很小(约为几十纳米),对入射光子的吸收率很低。因此,此类材料的光电阴极难以达到目前的实用化性能指标,迫切需要提高其电子发射能力。图 1.2 先进光注入器实验项目用的阴极支架侧视图和铜阴极表面照片自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半导体集成电子器件的高速发展,微纳加工与表征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物理研究也向下延伸到了纳米尺度,纳米科学已成为一门集前沿性、交叉性和多学科特征的新兴研究领域。同时由于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还与物质的形态结构和尺寸特征密切相关,如可控制光子运动的光子晶体(PhotonicCrystal),是由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周期性排列而成的人工微结构。因此,光电子发射器件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也在考虑是否可以利用新型的纳米材料或将现有阴极材料制备成纳米结构作为光电子发射体,以进一步提高光电子发射的效率和获得高品质的电子束流。图 1.3 硅纳米圆柱状阵列结构的 SEM 图和飞秒脉冲激光照射硅尖的光电子发射测
图 1.2 先进光注入器实验项目用的阴极支架侧视图和铜阴极表面照片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半导体集成电子器件的高速发展,微纳加工与了长足的进步,物理研究也向下延伸到了纳米尺度,纳米科学已成为一门叉性和多学科特征的新兴研究领域。同时由于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还与物和尺寸特征密切相关,如可控制光子运动的光子晶体(PhotonicCrystal)率的介质周期性排列而成的人工微结构。因此,光电子发射器件研究领域也在考虑是否可以利用新型的纳米材料或将现有阴极材料制备成纳米结发射体,以进一步提高光电子发射的效率和获得高品质的电子束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鹤翔,刘维一,梁翠果;Ba膜氧化过程中电子发射特性的研究[J];电子学报;1988年06期
2 杨德清,代宏,木崇俊,陈尔纲;实用FEG发射特性及其稳定性的实验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8年06期
3 叶志镇;S枪磁控溅射的发射特性与基板上的膜厚分布[J];激光与红外;1989年03期
4 姜祥祺;气体对氮化钽热场阴极发射特性的影响[J];真空科学与技术;1989年03期
5 杨延宁;李伟霞;张志勇;翟春雪;刘巧平;;钛基金属掺混纳米金刚石阴极的场发射特性(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7年03期
6 ;硅场发射器中电子发射特性退化的机理[J];现代显示;1997年02期
7 于涛;;碳纳米管的场发射特性研究[J];现代显示;2008年11期
8 夏新林,余其铮,谈和平;用改进的射线踪迹法分析含漫射表面的半透明体表观光谱发射特性[J];计算物理;1997年Z1期
9 姜硕;杨延宁;李伟霞;白雨轩;杨柳;赵方睿;;纳米金刚石掺混铪与掺混钛的场发射特性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10 李建军;林祖伦;时晴暄;王小菊;;硼化镧薄膜的发射特性研究[J];真空电子技术;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齐志央;具有等离激元增强的纳米结构电子发射特性及其机理研究[D];东南大学;2019年
2 陈忠道;新型铁电阴极材料电子发射特性及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叶凡;几种宽带隙半导体材料的场发射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宁珅;氧负离子存储-发射材料发射性能的改善[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徐乐;碳基薄膜材料的制备与场发射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地宏;具有双发射特性的1,1'-联萘衍生物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2 李小敏;纳米ZnO场发射特性与复合材料光学性能的研究[D];延安大学;2018年
3 任雯;碳钛颗粒膜的表面电子发射特性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4 陈贤祥;单壁碳纳米管和氧化锌纳米线的场发射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5 张欢;一维ZnO半导体纳米线的制备与场发射特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丹;氧化锌薄膜的制备与场发射特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胡贺军;中频电源间谐波发射特性机理研究与应用[D];安徽大学;2016年
8 郭大勃;碳纳米管的变温场发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李培珍;某箱式火箭炮发射特性仿真与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10 田浩希;碳纳米管与金刚石超微粉合成材料的场发射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37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37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