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基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学位单位】: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O613.71;TB383.4
【部分图文】:
图i-i片层状生物质炭形貌[3wi]??Fig.?1-1?The?morphology?of?the?flake?biomass?charcoal110?311??(2)球状生物质炭??生物质炭球之间往往不会发生堆叠,拥有较高的比表面积。Pari等[32]将木薯粉在250热处理8?h,然后将水热处理的炭与KOH共混,在800?°C下加热活化,盐酸洗涤后得状生物质炭。形貌如图l-2(a)所示。获得的生物质炭球的拥有986?m2?g—1的比表面积,直径在10^!11左右。(^31^等[33]将马铃薯淀粉在180°(:水热处理16?11,将水热处理后氮气气氛下900?°C高温加热后获得球状的生物质炭。形貌如图l-2(b)所示。所得到的物质炭拥有456?m2?g—1的比表面积,球的直径在250?nm左右。??
?iHBPhpiiiHp、.??图1-3纤维状生物质炭形貌[34’35]??Fig.?1-3?The?morphology?of?the?fibrous?biomass?charcoal^4?j5^??(4)多孔生物质炭??生物质多孔炭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发达的孔结构,并且能够再生和绿色环保,拥有很??多的应用领域。1^等[36]以香蕉皮为生物质炭的原料,将经过预处理的香蕉皮与ZnN03浸泡??一周,然后将其与2-氨基酚共混,反应一周后,高温炭化后获得多孔的生物质炭。形貌如??图l-4(a)所示。获得的多孔生物质炭的比表面积高达1650?m2?g'孔径为3.01?nm左右。Hao??等1231将干燥的甘蔗渣经过预处理,再用冷冻千燥的方法获得气凝胶。先将气凝胶在800?°C??进行高温热解,再将热解产物与KOH共混,在700?°C进行活化,最后用盐酸进行洗涤。形??貌如图l-4(b)所示。获得的样品比表面积值为1892.4?m2^,平均孔径为2?nm。??图1-4多孔状生物质炭形貌[23’36]??Fig.?1?-4?The?morphology?of?the?porous?biomass?charcoal^3'36'??1.5生物质多孔炭??生物质多孔炭作为生物质炭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生物质炭较大的比表面积、来??源广泛、表面丰富的官能团和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的特点外
进行高温热解,再将热解产物与KOH共混,在700?°C进行活化,最后用盐酸进行洗涤。形??貌如图l-4(b)所示。获得的样品比表面积值为1892.4?m2^,平均孔径为2?nm。??图1-4多孔状生物质炭形貌[23’36]??Fig.?1?-4?The?morphology?of?the?porous?biomass?charcoal^3'36'??1.5生物质多孔炭??生物质多孔炭作为生物质炭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生物质炭较大的比表面积、来??源广泛、表面丰富的官能团和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的特点外,还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新型炭材料》征稿简则[J];新型炭材料;2019年06期
2 ;《新型炭材料》2017年~2018年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揭晓[J];新型炭材料;2019年06期
3 ;第十四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第一轮)[J];新型炭材料;2018年06期
4 ;《新型炭材料》征稿简则[J];新型炭材料;2018年06期
5 ;《新型炭材料》简介[J];新型炭材料;2019年01期
6 ;第十四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第一轮)[J];新型炭材料;2019年02期
7 ;第十四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第二轮)[J];新型炭材料;2019年03期
8 ;《新型炭材料》简介[J];新型炭材料;2019年03期
9 ;《新型炭材料》征稿简则[J];新型炭材料;2019年03期
10 ;第十四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第二轮)[J];新型炭材料;201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琼;木质纤维素水热炭化制备炭材料:结构控制与机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2 赵鑫;形貌和结构可控的液化落叶松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3 董晓玲;高性能电容炭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4 谢磊;生物质水热炭材料的可控生长及组装[D];浙江大学;2019年
5 陈春红;生物基水热炭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其形成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6 张晓华;生物质基炭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7 严伟;毛竹水热功能炭材料的制备、表征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8 崔正威;炭材料结构对熔盐介质中过渡金属碳化物生长的影响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8年
9 邓江;炭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储能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10 谭爱东;MOFs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派生炭材料的氧还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涛;功能化、多形貌介孔炭的合成及其对药物释放与染料吸附的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9年
2 陈灿辉;手机保护膜资源化回收工艺与机理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3 刘永超;基于生物质炭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
4 林松烨;金属—有机骨架制备磁性炭材料及其对染料吸附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8年
5 林晓强;生物质基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D];福州大学;2018年
6 江天宇;改性多孔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灭尾蚴药物吸附缓释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年
7 周佳伟;生物质基氮掺杂炭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8 陆彤;改性多孔炭分离瓦斯中CO_2的基础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8年
9 项梦;氮掺杂炭材料中氮物种的调控及其负载Pd催化剂在加氢脱氯反应中的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10 王佩;菱角壳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46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4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