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微纳米多相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低速冲击后剩余强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1 05:35
   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异,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然而复合材料构件的性能在使用过程中难免遭受各种外力影响,对低速冲击尤为敏感。因此,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低速冲击后的损伤及其剩余强度问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纳米增强相被用于提高复合材料各项力学性能。本文将不同体积分数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引入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对形成的微纳米多相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低速冲击后剩余压缩强度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比较冲击后的荷载时程曲线、能量时程曲线和荷载位移曲线,分析了纳米颗粒的加入对于微纳米多相复合材料层合板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利用超声探伤技术对层合板内部形成的冲击损伤区域进行定量表征,探究了冲击损伤区域的形状规律,总结了损伤区域的尺寸随层合板厚度、冲击能量和纳米颗粒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在低速冲击后的层合板试件的剩余压缩强度试验中,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对试验过程中的层合板损伤区域的应变场进行了准确测量,基于高速摄影机追踪了层合板压缩破坏时的裂纹扩展过程,对冲击后压缩试验中层合板损伤区域的应变场演化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建立起复合材料层合板受到冲击后损伤区域和冲击后层合板剩余压缩强度之间的联系,利用损伤区域定量化表征的方法,发展了层合板的剩余压缩强度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达到良好的一致性。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B33
【部分图文】:

示意图,原理,示意图,后固化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将按照表 2-2 的配比配好的试剂搅拌均匀后,树脂置于真空器皿中抽气半个小时,去除试剂中残余气泡后进行固化。固化分为前固化和后固化,前固化为 60℃加热 480min然后继续在烘箱中升温至 100℃保持 120 分钟;后固化在烘箱中 150℃保持 300 分钟。本实验制作碳纤维复合材料所使用的工艺基础是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工艺[78],简称VARTM,原理如图2-1,该工艺的成品具有较好的质量(孔隙率低,纤维含量高等),同时,该工艺适用于质量要求高、小批量和尺寸较大的制品,因此常被实验室用于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由于本文中制备的层合板是[45/0/-45/90]2S的铺层方式,所以与传统的VARTM工艺有所不同的是,本文采用两进两出的真空辅助树脂模塑工艺,如图2-2所示。

微纳米多相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低速冲击后剩余强度研究


制备[45/0/-45/90]

层合板,后固化,树脂模,后成型


升温至100℃保持120分钟;后固化在烘箱中150℃保持300分钟。前固化完成后,需要将层合板从模具中取下来以后,拆掉导流网、脱模布和真空膜再放进去进行后固化。最终后固化后成型的样品如图2-3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国清;潘英才;张宗科;黄正;;超轻纤维金属层合板的研究进展[J];航空制造技术;2016年Z2期

2 程小全,赵龙,张怡宁;缝合复合材料可用性——简单层合板的基本性能[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11期

3 陈纲,桂良进,郦正能,寇长河;缝纫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有限元分析[J];航空学报;2002年01期

4 何陵辉;层合板应力的一种简单计算方法[J];复合材料学报;1994年03期

5 郭吉坦;;用变分原理推导复合材料薄层合板的非线性弯曲方程[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6 黄黔;杂交能变分原理及层合板三维理论的基础——分析复合材料层间应力的新方法[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8年07期

7 单辉祖,杨乃文;用解析-数值混合法分析层合板的孔边应力[J];航空学报;1988年01期

8 李实,唐羽章;〔0_m/90_n〕_s层合板最大承载能力预测[J];宇航材料工艺;1988年04期

9 王颖坚;离散罚函数法在层合板稳定性计算中的应用[J];力学与实践;1988年03期

10 袁龙江,王兴业;[0/90]s层合板双轴载荷强度特性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198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丹龙;CFRP结构干涉连接区域损伤萌生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2 聂慧慧;Al/Mg/Al层合板的微观组织结构和热变形行为[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3 宫文然;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CFRP)层合板结构屈曲和后屈曲力学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4 王向阳;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的可靠性优化和鲁棒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谢昱;层合板的应力分析及其剥离[D];清华大学;1988年

6 王丹勇;层合板接头损伤失效与疲劳寿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7 田爽;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辛士红;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抗侵彻性能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9 王晓丹;满足层间连续条件的层合板理论及其准确和高效的板单元[D];天津大学;2015年

10 白士刚;玻璃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板疲劳裂纹扩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莹;连接形式对GLARE层合板连接结构振动特性影响的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彭佳琦;热声载荷下螺栓连接复合材料壁板非线性振动响应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鞠珊珊;玄武岩纤维增强金属层合板的制备及其性能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4 李思可;复合材料弹箱的冲击作用工况及应力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5 夏飞;基于一阶剪切理论的分层复合材料湿热屈曲的多尺度分析[D];暨南大学;2018年

6 刘衍峰;沉头螺栓与GLARE层合板连接结构面外拉脱力学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7 何明昌;薄铺层层合板的力学性能及损伤破坏模式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8 杨亚柳;复合材料悬臂层合板振动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9 周国统;层合板层间拉伸及剪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10 闪志刚;复合材料与金属混合的热防护波纹夹芯结构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49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49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4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