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排驱剂在致密储层中的驱油性能及评价方法
【学位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B383.1;TE357
【部分图文】:
gle Ford 等区带实现了致密油的成功勘探与开发,量下降趋势首次得到扭转,这一事件打响了致密油,标志着致密油开始进入到石油工作者的视野中可行性基础[1]。但是致密储层存在多种开发技术瓶降低而增大,地层均质性一方面受到天然裂缝的影响,当出现压力作用在天然裂缝上,地层非均差,易水窜[2],因此现今的致密储层开发出现注水普遍的平均采收率只能达到 20%~30%,预估水驱。改进现有的油田开发技术,提高水驱后采收率,问题,因此致密储层提高采收率技术具有十分广泛内的致密油气勘探主要以北美为主,北美致密油术趋于成熟、开发周期长等特点。随着全球化的多数国家也已经开始致密油气的勘探和开采。如图分布[3]。
油滴越容易变形,从而通过更细小的喉道,提高采收率[11]。如图1.2 所示[12]。图 1.2 表面活性剂驱油中的界面张力作用示意图[12]Fig. 1.2 Schematic Diagram Of Interfacial Tension In Surfactant Flooding[12]1973 年,Foster W.R.[13]证明了界面张力的降低与毛管数存在直接关系。此后,界面张力成为了评价表面活性剂的重要标准。Rosen[14]等则认为,油水界面吸附分子的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了油水界面的高低,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一般认为,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分子量等多因素都会影响油水界面张力的大小。2. 提高乳液稳定性微乳液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体系的稳定性,由于储层条件为高温高压,且存在地层流体中含有大量阴离子或者阳离子,这些离子会对乳液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稳定性直接决定了纳米液是否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张红星[15]等研究了表活剂和聚合物的类型对纳米乳状液粒径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纳米乳状液的稳定机理,认为纳米液体存在乳化剂层,而一般乳化剂的空间比较稳定,另一方面是液滴带有电荷,同性电荷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明显,避免因为静电吸附而形成离子团,发生沉淀。康万利[16]等从脱附功、最大毛细压、界面和体相流变性质及颗粒在界面上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研究了固体颗粒乳状液的稳定机理。Bink[17]等证明了纳米颗粒可以紧密的吸附在油水界面,形成界面强度高的固体颗粒膜,迅速提高微乳液的稳定性。3. 改变润湿性
图 1.3 表面活性剂引起的润湿反转示意图[12]3 Schematic Diagram of Surfactant Induced Wetting Rever石的孔道中毛管力为动力,所以亲水性的岩石表面选择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加原油与岩石之间的本在岩石表面的原油容易被驱替液带走,增大原油采收率,如图 1.4 所示。图 1.4 润湿性对驱油的影响示意图[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筱敏;潘荣;朱世发;魏巍;叶蕾;;致密储层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分析[J];地学前缘;2018年02期
2 马强;黄卫东;白国娟;卿忠;孙玉峰;李宏伟;张品;申海莲;;致密储层分析实验方法探讨——以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为例[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3 袁玮;宋小刚;;鄂尔多斯盆地长6致密储层特征及主导因素[J];石化技术;2019年10期
4 茹红丽;骞铁成;巫莎明;张改霞;;应用技术标准提升低渗致密储层压裂效果[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6年04期
5 伊怀建;朱维耀;张明江;张萌;宋洪庆;;低渗透致密储层气体低速非达西渗流地层压力分布及产能分析[J];特种油气藏;2012年01期
6 苏建;;雷家白云岩致密储层改造发展历程与认识[J];中外能源;2018年05期
7 王培茂;;高精度储层预测在腰英台嫩四段致密储层中的应用[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7年05期
8 覃爱平;付军雷;陈涛;;致密储层水平井改造技术的研究和运用[J];石化技术;2016年04期
9 曹学军;傅伟;李晖;曾晓建;;低渗致密储层水平井连续油管拖动压裂及投产工艺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3年12期
10 孟宪波;徐佑德;张曰静;商丰凯;李静;孙鲁宁;郑海东;;多场耦合作用下致密储层地应力场变化规律研究——以准噶尔盆地某区为例[J];地质力学学报;201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春慧;致密储层声波参数实验研究及测井应用[D];吉林大学;2019年
2 文静;三塘湖盆地马56块凝灰岩致密储层特征及提高采收率地质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3 魏巍;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复杂致密储层成因机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4 李文芳;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华池地区长7段致密储层综合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5 方全堂;致密储层气体流动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6 赵岳;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7段储层致密与成藏关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年
7 周文;川西致密储层现今地应力场特征及石油工程地质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8 白玉彬;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长7致密储层成岩演化与成藏过程耦合机理[D];西北大学;2013年
9 才博;非常规低渗透致密储层低伤害、高效改造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王国锋;长垣西部高台子致密油层储层特征及有效动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清广;纳米排驱剂在致密储层中的驱油性能及评价方法[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刘菲菲;致密储层人工缝网形成能力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3 方伟;气水在致密储层中的压力传导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4 许洋;致密储层衰竭及注水吞吐增能排驱主控因素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5 陈长超;致密储层微纳孔喉非线性流动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6 刘效妤;吉木萨尔凹陷致密储层裂缝定量表征及分布预测[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7 葛小波;晋县凹陷中南部Es_4-Ek_1段致密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8 张文黎;苏东地区上古生界致密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
9 范作松;多场耦合作用下致密储层地应力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10 刘雨烟;低渗致密储层自吸水过程的分维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探[D];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73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73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