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脆性薄膜的失效及其对基体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1-07 14:25
   脆性薄膜(或涂层)由于其良好的耐磨、耐蚀、耐热等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保护金属基体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其服役寿命。但是,由于其较差的韧性,在内、外应力及环境(温度、湿度)的共同作用下,薄膜表面容易萌生微裂纹。微裂纹的扩展,除了会导致薄膜自身的失效外,甚至还会造成脆性基体的开裂,从而制约着薄膜的应用。本论文通过研究脆性薄膜的失效及其对基体的影响,获得如下研究结果:(1)TiN薄膜或者WC-10%Co-4%Cr涂层可以造成韧性基体(纯铁、AISI 1020钢、黄铜)的解理开裂;涂层-基体的短程交互作用以及涂层的快速开裂可以抑制近表面基体的塑性变形,从而导致韧性基体的解理开裂;基于能量守恒原理,涂层越厚,涂层开裂前积累的能量越大,裂纹开裂的能量释放率越高,从而更显著地降低基体的韧性。(2)当薄膜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基体的热膨胀系数时,升高温度会造成薄膜表面圆形鼓泡的形成。基于退火后薄膜表面的圆形鼓泡,我们成功表征了 TiN膜-Si基体在300 ℃-500 ℃温度区间的结合能,随着温度的升高,结合能先升高后下降。Si基体中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的塑性变形能是所测结合能升高的原因;膜-基界面的局部结晶导致了结合能的下降。(3)通过将TiN薄膜沉积在304SS基体的侧边,在三点弯曲加载下,我们发现压应力能导致平行于外应力方向的横向裂纹形成。薄膜发生屈曲前,304SS基体更大泊松比是压应力区TiN膜开裂的原因;基于剪切滞后模型,我们给出了应力在薄膜中的分布。薄膜发生屈曲后,膜、基泊松比不匹配以及薄膜的屈曲两者共同作用导致横向裂纹的形成。(4)TiN膜抑制304SS基体中位错的溢出,使得位错在膜下方塞积并产生应力集中,从而促进TiN薄膜的开裂和膜-基界面的开裂;膜-基界面开裂后,塞积的位错溢出形成滑移台阶,降低薄膜发生屈曲的临界应变,从而促进薄膜的脱落。
【学位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B383.2
【部分图文】:

示意图,碎片,薄膜,应力传导


在薄膜碎片中间,薄膜的位移为0,即4“%二0)?=?0。另??于薄膜开裂,薄膜中的应力得到释放,即=?士1/2)?=?0。由胡??可知:??^■0?=?TT^(^+V^)?(2-4)Y?C??(2.5)dx?1?-?v]?dx2??移量Ww=^c,这里f是外加应变,由式子(2-3)和(2-5)可得:??皆=?*(、,)?(2-6是应力传导长度,^?=?^/i/Gint(l-v2),如图2.1(b)所示。??

拉曼光谱法,碎片,弹性应变,基体


+?YZ^[£res?I1?+?Vc)?+?I1?*?VcVs){£-£e,)]??这里&为基体的极限弹性应变。通过拉曼光谱法表征DLC膜碎片中残余应??力沿长度方向的分布,验证了式(2-9)的可靠性,如图2.3所示。??-6?-??

拉曼光谱图,薄膜,拉曼光谱,数据点


?Ti?=?0??Cc)?\??图2.2正应力以及界面剪切力在薄膜碎片中沿长度方向的分布[191??上面的分析是基于基体的变形处于弹性变形的情况下,然而对于金属基??体来说,其临界塑性变形很小,很容易发生塑性变形。于是会造成应力的传??导与弹性变形时不同,所以上述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当薄膜开裂后??只能释放外应力,薄膜的内应力并没有释放。于是Ahmed等人在Hsueh等人??[15]以及Frank等人[3]的研宄基础上,通过修改边界条件以及考虑基体塑性??变形的影响,提出应力在薄膜碎片的分布为[19]:??a?=^(l-vv)Tl-?COsh(^^)l??-Ll-vc21?cosh(L/2^)J?(29)??+?YZ^[£res?I1?+?Vc)?+?I1?*?VcVs){£-£e,)]??这里&为基体的极限弹性应变。通过拉曼光谱法表征DLC膜碎片中残余应??力沿长度方向的分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彩娥,缪强,潘俊德;薄膜与基体间的附着力测试[J];电子工艺技术;2005年05期

2 吴志林;张强;;薄膜弹丸对涂层基体冲击的界面结合强度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34期

3 张爽;钱林茂;莫继良;;氮化铬薄膜的径向纳动损伤机制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8年04期

4 刘志伟;张勇;李锡华;;核级设备中薄膜/基体系统Ⅱ型界面裂纹尖端场[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8年S2期

5 罗劲明;张海宁;温建平;;铁酸铋薄膜的电学特性及掺杂影响分析[J];化工新型材料;2017年03期

6 本刊编辑部;;新式保温薄膜[J];能源技术;1988年03期

7 黄杰雄;国凤林;;有限尺寸硬薄膜/软基底的屈曲分析[J];力学季刊;2017年02期

8 ;国际薄膜大会Thin Films 2016 新加坡2016.07.12-15[J];真空;2015年06期

9 ;国际薄膜大会Thin Films 2016 新加坡2016.07.12-15[J];真空;2016年01期

10 ;国际薄膜大会Thin Films 2016 新加坡2016.07.12-15[J];真空;201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涛;脆性薄膜的失效及其对基体的影响[D];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

2 邓小玲;锰、镍掺杂铁酸铋薄膜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3 曹辉义;铜铟铝硒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4 居勇峰;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微结构及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杨静凯;低辐射薄膜的热稳定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6 李云良;空间薄膜褶皱及其动态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荆象阳;铋系薄膜的制备及其介电、铁电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何玉丹;碳化铍薄膜的制备技术与性质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6年

9 罗振飞;氧化钒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学、光学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朱振;碳化硅和蓝宝石衬底二氧化锡外延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柔性基体上薄膜屈曲和分层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2 张云香;高度取向铌酸铋钙薄膜的制备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3 李绍智;不同基体上制备铝掺杂氧化锌薄膜的组织与性能[D];吉林大学;2007年

4 高兴婷;SnO_2:F和TiO_2:Nb薄膜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5 吴丹丹;LaVO_4:Dy~(3+)发光薄膜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6 杜明军;氧化钒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袁想洋;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刘豪华;PVDF薄膜的多物理耦合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9 张娇;碳化硅基抗高温氧化薄膜的制备与表征[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张高俊;铈镁交替掺杂钛酸锶钡薄膜介电调谐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74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74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3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