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稀土掺杂核壳结构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发布时间:2020-11-10 05:53
   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_2@LaPO_4:Ce~(3+)/Tb~(3+),利用热分解法分别制备了NaYF_4:Yb~(3+)/Er~(3+)、Fe_3O_4@mSiO_2@NaYF_4:Yb~(3+)/Er~(3+)两种稀土掺杂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分光光度计(PL)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反复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制备条件。对样品进行稀土元素掺杂,研究体系的发光性能,以期获得形貌可控、性能优越的核壳结构发光材料。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Ln(NO_3)_3·6H_2O和NaH_2PO_4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_2@LaPO_4:Ce~(3+)/Tb~(3+)核壳结构荧光粉。详细探讨了反应时间、煅烧温度和SiO_2尺寸对样品的形貌、晶体结构以及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当反应时间为4 h,煅烧温度为800℃,正硅酸乙酯的用量为3 mL时,可获得单分散的发光性能最好的核壳结构荧光粉。正硅酸乙酯的用量决定了核壳结构中SiO_2尺寸的大小,在3 mL用量的情况下获得SiO_2的尺寸为370 nm,此时样品的发光性能最佳。煅烧温度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样品的结晶度逐渐提高,800℃以后由于样品尺寸和表面形貌的变化导致样品的结晶度发生改变,样品的发光强度降低。在800℃条件下,SiO_2@La PO_4:Ce~(3+)/Tb~(3+)核壳结构荧光粉发出明亮绿光,发光强度可以达到La PO_4:Ce~(3+)/Tb~(3+)荧光粉的71.25%。(2)以稀土三氟乙酸盐RE(CF_3COO)_3和三氟乙酸钠为前驱物,在油酸(OA)、油胺(OM)、十八烯(ODE)溶剂中通过热分解法成功地制备了NaYF_4:Yb~(3+)/Er~(3+)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组成、稀土离子掺杂浓度这四个基本的条件对产物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00℃、反应时间为1.5 h时,所获得样品的尺寸在30 nm左右,大小均一,分散均匀,样品的结构为立方相和六方相的混合相,发光强度最高,发射出橙红光;当溶剂组成为OA:OM:ODE=1:0:1时,样品的发光性能最好,发出耀眼绿光;当掺杂离子的浓度Yb~(3+)、Er~(3+)分别为10%和4%时,样品的发光强度最高,发射出橙红光。(3)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Fe_3O_4纳米粒子、模板法制备了Fe_3O_4@mSiO_2、高温热解法制备了Fe_3O_4@mSiO_2@NaYF_4:Yb~(3+)/Er~(3+)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组成对产物形貌、结构以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确定当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12 h时,获得的Fe_3O_4纳米粒子最好。Fe_3O_4@mSi O_2@NaYF_4:Yb~(3+)/Er~(3+)在300℃油胺溶剂中且用热解法制备时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
【学位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B383.1;TQ422
【部分图文】:

镧系元素,能量转移,发射过程,绿色


稀土掺杂核壳结构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方面,低声子能量对减少非辐射损失并增大辐射发射。比如,当高声子能量基质中掺杂进 Er3+离子时,非辐射弛豫4I13/2激发态增强;使4I13/2→4I15/2跃迁命和量子产率减少。所以,低声子能量的主体材料有利于提高 UCL 效率,要受材料中的非辐射过程控制。考虑到声子能量和晶格,具有高化学稳定性声子能(约 350 cm-1)的稀土氟化物可通过阻碍非辐射驰豫来增加 UC 发射此,他们是 UCL 的理想基质。在稀土氟化物主体中,由于位于两个不同晶置的掺杂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六方晶系 NaYF4(β-NaYF4)成为最好的 RE U机主体材料。.3 上转换发光机理上转换发光机理主要有(a)激发态吸收(ESA),(b)能量转移上转换(ETU),同致敏上转换(CSU),(d)交叉弛豫(CR)和(e)光子雪崩(PA)五种[20-21]。

过程图,核壳结构,荧光粉,聚氯乙烯薄膜


缓慢滴加白色 SiO2粉体CH3CH2OHH2ONH3·H2OSi(OC2H5)4聚氯乙烯薄膜密封杯口,搅拌 4 h半透明溶液离心、洗涤、干燥图 2-1 SiO2制备的流程图Fig. 2-1 The flow chart of SiO2preparation2@LaPO4: Ce3+/Tb3+的制备

照片,照片


貌的表征显 示 了 SiO2和 SiO2@LaPO4:Ce3+/Tb3+的 SEMCe3+/Tb3+的 EDS 光谱。从图 2-4a 中可以观察到,生光滑(平均尺寸 370 nm),无团聚,尺寸分布较窄。用 硅颗粒进行功能化包覆后,得到 SiO2@LaPO4:Ce3+/态特性,即这些颗粒仍是球形,未团聚,且分散良好变得比较粗糙。这表明,根据实验中所采用的方法, 表 面 实 现 了 良 好 的 包 覆 。 然 而 , SEM 显 微 照Ce3+/Tb3+纳米颗粒表面基本的形貌信息,由于 LaPO所有 SiO2粒子都保持球形和非团聚状态。SiO2@La SEM 低倍率而无法从扫描电镜中分辨出来。图 2-4两个强峰,其它不同的峰可归因于 P、La、Cb3+包覆在 SiO2颗粒上晶体的形成提供了额外的证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渊;刘祥萱;王煊军;;铁氧体基核壳结构复合吸波材料研究进展[J];材料工程;2014年07期

2 刘伟,盖国胜,杨玉芬,樊世民;核壳结构粒子制备及分析[J];有色矿冶;2005年S1期

3 Ho HN;王盈;;电喷雾法制备青蒿琥酯核壳结构纳米粒的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7年07期

4 ;我国成功制备出核壳结构的碳纳米管[J];中国粉体工业;2009年01期

5 崔嘉敏;卢勇;张胜文;;多层核壳结构丙烯酸酯乳液的粒径控制[J];涂料工业;2014年06期

6 李宗北;李建文;张海涛;应卫勇;;SAPO-34@Silicalite-1核壳结构分子筛的合成及应用[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7年06期

7 王力臻;邹振耀;易祖良;方华;;具有核壳结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18年05期

8 王萌;付卫东;姚亚东;;Fe_3O_4@SiO_2@Co_3O_4三元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J];四川有色金属;2014年04期

9 史盛华;;核壳结构α-Fe_2O_3@Zn_2SnO_4的水热法制备及光电性能[J];科学通报;2013年Z1期

10 王真;王磊;徐春龙;王晋国;石刚;席力;;CoFe_2O_4/Co_3Fe_7-Co纳米核壳结构的高频磁特性[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选盟;湿化学合成核壳结构复合颜料及其功能化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8年

2 王丹丹;TiO_2/ZnO微纳米材料及核壳结构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8年

3 张少锋;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的可控制备、表征及其催化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王国军;核壳多层复合乳液共聚过程群子参数标度与材料耗散结构关系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5 张恺;无机/聚合物核壳微球的合成与组装[D];吉林大学;2005年

6 孙培勤;醋酸乙烯—丙烯酸丁酯乳液聚合核壳形态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1996年

7 孟永德;钴基核壳纳米结构材料及空心纳米结构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张涛;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和真空沉积硅薄膜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孙菁;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中的染料可控掺杂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郭琳琳;高分子/无机核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淼;g-C_3N_4基核壳结构复合光催化剂制备、表征及活性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2 邱保田;稀土掺杂核壳结构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及表征[D];青岛科技大学;2018年

3 蒙萌;金属核壳纳米结构对分子发光行为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7年

4 马荣;磁性多级核壳结构纳米Pd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应用[D];兰州大学;2018年

5 陈文静;银基核壳材料的合成及在污染物分析和化学催化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6 闫洁;GaN/AlN核壳结构制备及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7 陈贝贝;核壳结构纳米材料光能转换体系的设计及其光催化和光热治疗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8 潘金鼎;钌基纳米材料结构设计、制备及催化应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年

9 王韬;核壳结构稀土氟化物MRI/CT/UCL多模式成像探针的设计及应用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7年

10 侯丽娟;共轴静电纺丝制备新型生物功能材料[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77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77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0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