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表面结构的调控及其在传感器件中的应用
【学位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P212;TB306
【部分图文】:
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作为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相关的基本概念,其中包括石墨感器等以及诠释石墨烯的表面结构调控对于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墨烯的基本知识墨烯的概念烯(graphene)是一种由 sp2杂化的碳原子构成的,并且具有蜂单原子层单晶。在理论上,石墨烯的结构可以被认为是单个碳六二维平面上的自我复制,如示意图 1-1 所示。此外,石墨烯是碳如富勒烯、碳纳米管以及石墨的基本组成部分。
科学家报道了通过加热碳化硅可以在金属铂(Pt)表面上观察原子级别厚度的石墨薄膜。这些观察结果表明了少数层石墨结构确实是可以稳定存在的,同时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对少数石墨层结构的注意。在随后的 90 年代,研究者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开始剥离出更薄的石墨片层。例如 1999 年,Lu 等人[7]通过剥离高定向热解石墨(Highly Oriented Pyrolytic Graphite, HOPG)得到了少数层的石墨片层,并预言研究者通过这种机械剥离的方法,可以得到一层或几层的碳原子薄膜。在 2004 年,Geim 和 Novoselov 等人[8]利用撕胶带法(即机械剥离法)对高定向热解石墨进行剥离的方法得到了单层的石墨烯结构,再将单层石墨烯转移到了 SiO2/Si 衬底上,对石墨烯片层进行了电学测试,发现了这种材料在室温下具有非常高的电子迁移率(2×105cm2·V-1·s-1)和较高的载流子浓度(1013cm-2)。这些特性远超目前传统的硅基半导体材料,这两位科学家也因为“对于二维材料石墨烯的开创性实验”被授予 2010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并由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石墨烯及新兴二维材料的研究热潮。
还包括高杨氏模量(~1 TPa)[9],大比表面积(2630 m2·g-1)[10],高热传导特性(~5300W·m-1·K-1,因此,石墨烯被称为热的超导体)等[11]。表 1.1 比较了石墨烯与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导体材料以及绝缘体材料的性能。相较于这些传统的材料,石墨烯在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特性上均展示了极大的优势,这就使得石墨烯在电子器件,特别是在传感器领域中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例如,大比表面积可以增大与气体分子、生物分子以及液体中离子作用的接触面积,这些被吸附物会引起石墨烯电学性能的改变,而石墨烯由其独特的结构使得本身具有很低的热噪声,因此能够获得良好的信噪比;而在光学上,石墨烯无间隔的光谱吸收特性[12]使得石墨烯可以被用作广谱光电探测器的敏感材料,目前已经报道了石墨烯基光电探测器,其探测范围可以覆盖可见光波段到中红外光波段,这种光学传感器同时具备广光谱探测范围和高光响应度。除此之外,石墨烯还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良好的室温导电性,能够克服传统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缺点,为开发新型高性能传感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琳;;石墨烯产业前沿技术发展方向研究[J];新材料产业;2019年09期
2 ;半导体所等在多层石墨烯物理性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J];中国粉体工业;2012年02期
3 ;美利用电子成像技术分析石墨烯[J];中国粉体工业;2012年06期
4 ;全球首条石墨烯生产线明年8月投产 潜力巨大[J];中国粉体工业;2012年06期
5 ;天奈科技开发出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复合锂电池助导剂[J];中国粉体工业;2016年03期
6 ;广西大学破解石墨烯制备难题 可大批量生产粉体材料[J];中国粉体工业;2016年03期
7 ;新的视觉体验 变色石墨烯泡沫创建“机械像素”[J];中国粉体工业;2016年06期
8 ;不完美石墨烯的“华丽蜕变”[J];中国粉体工业;2016年06期
9 ;石墨烯改变未来有望从这五大领域开始[J];中国粉体工业;2016年06期
10 ;德阳将打造“中国西部石墨烯产业先导基地”[J];中国粉体工业;201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朝彪;全介质微纳结构中Fano共振现象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赵东;石墨烯-电介质复合非厄米系统中的古斯-汉森位移和光学双稳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3 李茂源;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与热学性能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4 赵宁;石墨烯场发射阴极的设计、制备及电子发射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5 魏飘飘;剥离石墨烯的制备、电化学性能调控及传感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6 何熠;氧化石墨烯装载抗癌药的结构设计与释药性能调控[D];东南大学;2018年
7 万树;石墨烯表面结构的调控及其在传感器件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18年
8 孙璐;石墨烯等几种典型光电子材料/结构的光电调控机理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9 董新伟;氮掺杂多孔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储能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10 吴欣凯;溶液法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游犇;基于石墨烯的可产生无线涡旋电磁波的反射型相移表面的理论与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2 刘文超;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铂/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赵梦佳;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物作为双功能电催化剂在析氧反应和氧还原反应中的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4 王朋辉;多孔石墨烯电极制备工艺及其电容除盐的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卢娟;石墨烯土聚水泥与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8年
6 宋润民;基于石墨烯纸的柔性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D];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19年
7 职佳涛;超临界二氧化碳辅助流体剪切制备石墨烯[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8 陶悦;氧化石墨烯/石墨烯量子点自组装制备亚稳态分子间复合物及其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9 俞昭日;缩合单宁功能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10 赵晓宇;石墨烯/镍(钴锰)氢氧化物复合电极电容性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85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85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