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脉冲式电沉积镍及镍-磷合金包钨复合粉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8 22:13
   复合粉体通过粉体基底与镀层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材料的性能。第一,粉体能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给金属沉积,并且粉体能够有效的提高镀层的热稳定性。第二,沉积的镀层对基底有保护和修饰的功能,比如提高粉体的耐蚀性和热电性能。这篇论文应用脉冲式电沉积法有效的制备了镍和镍-磷合金包钨的复合粉体材料,该方法制备的材料镀层完整均匀。本文报道了电沉积过程中控制实验参数,钨衬底上可以得到不同结构的镍(即非晶态和立方结构),并且钨粉对非晶态镍的热稳定性有提高作用。在吉布斯晶化理论和奥斯特瓦尔德规则的基础上讨论了实验中出现的晶型转变现象。文中还成功的制备了非晶态镍-磷合金包覆钨粉的材料。研究了工艺参数,比如,还原剂的浓度和电流,对镀层的形貌和组成的影响。实验发现镀层中的磷含量与之有密切的关系,并且磷的含量进一步影响到了镀层的晶格常数。具体的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电压和沉积时间对钨粉表面沉积的镍的相结构有极大的影响。在低电压和较短的沉积时间的条件下,镍呈现出非晶态的结构。延长电沉积时间或提高电压,镍层由非晶态转变为晶态结构。(2)结合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数据和Kissinger数学模型分析,作为散热器的钨粉明显提高了非晶态镍的热稳定性,在加热速率为0.333 K?s~(-1)时,镍的晶化温度提高至885 K,即热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计算得出非晶态镍的晶化能为149.7kJ?mol~(-1),明显低于非晶态镍合金的晶化能。(3)在吉布斯晶化理论和奥斯特瓦尔德定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压和沉积时间对镍的结构转变的影响,即由非晶态转化立方晶体。(4)通过对镍-磷镀层的组成和形貌分析,样品中的磷含量受还原剂浓度和电流的影响很大。镍倾向于高电流沉积,而磷倾向于低电流条件下沉积,导致电流越低或者还原剂浓度越高,镀层中的磷含量会逐渐增加。镀层的形貌也由磷的含量决定,磷含量越高,样品的球状结构越明显。(5)结合XRD数据和谢乐公式的计算结果,得出镀层中的磷含量决定了镀层的结晶度。磷含量越高,镍的(111)晶面的衍射峰逐渐宽化,镀层的相结构从晶体转化为非晶态。由于磷原子的掺杂,镍的晶格常数偏离了标准值,晶格发生膨胀。
【学位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Q153;TB383.3
【部分图文】:

形貌,碳化钨粉,形貌,粗化处理


有的各种复合材料中,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因其具有各向同性和低为最有发展前途的复合材料之一。但是由于原始粉体与基底材料力弱,导致界面在使用寿命内难以生产甚至脱粘。这要求对粉体饰以达到提高两者之间作用力的效果,从而使力学性能得到全面合金是进行修饰的首选涂层。为了修饰各种材料的表面,如非导属,化学镀和电镀是产生均匀的涂层覆盖所有表面的有效方法,导电的粉体颗粒是非常有效的修饰方法。这两种方法引起了人们论是在光学领域还是在装饰领域,微制造还是纳米制造。由于不面的化学惰性,直接的沉积很难观察到,所以在沉积前需要对粉获得反应的活性位点。主要的活化方法分为以下几种:一步活化,一步预处理方法就是将颗粒表面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粗化处理法是在经过粗化处理后再进行一个敏化和活化处理,主要是先用行敏化,再加入到 PdCl2溶液中进行活化在粉体表面形成一层 Pd 包覆粉体的研究

原理图,氧化铝,原理图,化学镀法


脉冲式电沉积镍及镍-磷合金包钨复合粉体的研究学镀镍前,Luo 等将 WC 粉体在超声波的环境中用 HF、HNO3和进行处理,微米级粒子形成了阶梯状的粗糙结构,比表面积在这种显增加。因此在粒子的表面创造了合适的成核位置,如图 1.1 所示处理后的具有粗糙表面的粉体通过超声波辅助化学镀法在其表面沉镍。然而,有研究发现在一步预处理的情况下,微米大小的 Al2O观察到铜涂层。对颗粒表现出不利的催化活性。由此得出,此方法成核位置的数量较少。因此,后续的 Cu 涂层不均匀,和基底之间。这要求对 Al2O3颗粒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优化,获得更好的活性表]应用两步活化法在氧化铝表面用化学镀法沉积了一层金属镍,如图

SEM图,粉体,粉体材料,滚镀


电镀法更经济环保,操作简单且适用比,电镀形成的镀层机械性能更强,耐磨性言,避免粉体材料被嵌入到阴极材料中,发镀装置进行实验,保持粉体的流动性,目前器如图 1.3 所示。此装置在 NdFeB 磁粉表面包覆了一层镍,如化受到了抑制。在 300 C 退火 30 min 后,所下降。然而,镍包覆的粉末退火后的磁学与粘结剂之间的粘着性增强,抗压强度得到提置来对金刚石粉体进行滚镀,通过控制工艺镍包金刚石复合粉体。根据最近文献报道,构的粉体材料的制备。Zuo[99]等采用多种贵方法制备了镍/金刚石包覆材料,镍层提高了金电的劣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广红;丰平;靳松;徐芳;李安;吴朝阳;;银氧化锡复合粉体的制备[J];中国粉体工业;2010年04期

2 刘民伟;;水热法制备氧化锆增强铜基复合粉体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年05期

3 李燕;杨旭光;孙道胜;王爱国;汪宇;;铋基碘氧化物/煤矸石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J];人工晶体学报;2016年02期

4 周坤;王晓琦;宋国林;唐国翌;;氧化锆-氧化钛复合粉体的制备与性能[J];中国粉体技术;2013年04期

5 崔国栋;;Fe-N-O复合粉体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学术动态;2009年03期

6 何登良;刘庚;曾明静;沈芳;;镍锌铁氧体包覆电气石复合粉体的表征及磁性能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11期

7 汪玉洁;谢克难;廖立;黄炳光;解然;王茵;张星和;;铜包覆碳化硅复合粉体材料的制备及表征[J];材料导报;2009年S1期

8 冯翠珍;周孝清;吴会军;;TiO_2复合粉体对空调系统菌类的杀抑性实验研究[J];暖通空调;2012年12期

9 李一栋;;自蔓延制备TiB_2-Al_2O_3-TiC复合粉体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J];科技风;2012年22期

10 卢志华;孙康宁;赵中帆;;原位合成制备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粉体[J];硅酸盐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训彦;ZrO_2陶瓷基复合粉体的分散机制及成型工艺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2 杜作娟;水热还原法制备银氧化锡复合粉体及其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姜建堂;几种介电/铁磁复合粉体的制备工艺及电磁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崔烨;石墨烯/铜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王文娟;Ti_3AlC_2/Cu纳米复合粉体及其块体材料的制备[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6 张雄飞;纳米二氧化钛复合粉体的电化学合成[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7 马北越;利用锆英石制备ZrO_2-SiC、ZrN-Si_3N_4复合粉体及ZrN-Sialon结合刚玉复合材料[D];东北大学;2008年

8 赵金伟;超细TiO_2及其复合粉体的制备、表征与光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9 易义武;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10 汪峰涛;新型钨铜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甜甜;核—壳结构铜/银复合粉制备及其在电子浆料中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2 徐敏杰;脉冲式电沉积镍及镍-磷合金包钨复合粉体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3 张浩;废弃粘土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严鸣;化学镀包覆TiB_2金属陶瓷复合粉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8年

5 程义伸;核—壳型赤泥基复合粉体的瓦斯抑爆特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7年

6 刘慧超;Fe_2O_3/Fe/Al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在复合涂层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7 唐丽英;硼粉细化、镁硼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热氧化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8 杜宇;纳米碳管—碳化钛复合粉体的制备[D];武汉工程大学;2011年

9 马立欣;钛酸钡复合粉体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吴龙;高岭土表面包覆TiO_2复合粉体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89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89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8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