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力学的T300/PEEK复合材料各组分原位力学性能测试
发布时间:2020-12-06 21:18
采用纳米压痕和峰值力纳米力学模量成像技术(PF-QNM)对碳纤维/聚醚醚酮(T300/PEEK)复合材料各组分原位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对复合材料界面结构及性能定量表征。结果表明,树脂基体、界面、碳纤维区域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均呈梯度上升趋势,且纤维和树脂复合后的原位弹性模量与其非在位性能相比,分别下降和上升,说明高模量的纤维对周围树脂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两种方法测得树脂基体平均弹性模量分别为5.4、4.1 GPa,测试结果分散度较小,与其宏观模量数值较为接近;研究显示,PF-QNM技术具有纳米级横向分辨率,测得T300/PEEK的界面厚度为(73.5±3.8)nm。
【文章来源】:塑料工业. 2017年08期 第66-70+75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峰值力定量纳米力学成像技术示意图
瘟浚?磀-d0为样品变形量。样品表面各点的弹性模量E可根据公式(3)和(4)进行拟合求解。实验采用MPP-13100-10型探针(美国Bruker公司)进行PF-QNM纳米力学成像测试,该探针的悬臂名义弹性常数200N/m,针尖曲率半径8nm。测试前,使用蓝宝石标样对探针偏转系数进行校准,可确定其偏转系数为73.2nm/V。测试复合材料样品时,扫描频率为0.8Hz,为得到各组分和界面相的性能信息,并保证测试的横向分辨率,本文对复合材料横截面进行不同尺度下512×512个像素点的纳米力学成像测试。2结果与讨论2.1纳米压痕测试结果图2纳米压痕点分布图Fig2Imageofnano-indentationpoints实验对跨一根纤维截面进行排点式连续压痕,得到由树脂过渡到碳纤维的各相力学性能,设计测试7个压痕点,如图2所示。由图3给出的不同压痕点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可见,它们的相关度很高,从树脂基体经过界面区到碳纤维,弹性模量和硬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对照图2中压痕点的位置发现,压痕点1、2位于PEEK树脂区域,实验结果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弹性模量约为5.4GPa,硬度约为0.17GPa;压痕点3、7位于纤维和树脂的界面区域,弹性模量约为23.6GPa,硬度约为3.2GPa;压痕点4、5、6位于碳纤维区域,碳纤维弹性模量为42.1~50.8GPa,硬度为6.9~8.8GPa。图3不同压痕点弹性模量和硬度平均值分布图Fig3Tendencydistributionoftheaveragemodulusandhardnessatdifferentindentations对比测得的复合材料各组分原位力学性能与其复合前非在位性能,复合后PEEK树脂弹性模量有所上升,平均值由复合前非在位的3.8GPa[12]变为复合后的5.4GPa;而碳纤维弹性模量则有所下降,由复合前非在位的55GPa[13]到复合后的原位压痕平均值45.8GPa,说明该两相复合材料的原位力学
悬臂名义弹性常数200N/m,针尖曲率半径8nm。测试前,使用蓝宝石标样对探针偏转系数进行校准,可确定其偏转系数为73.2nm/V。测试复合材料样品时,扫描频率为0.8Hz,为得到各组分和界面相的性能信息,并保证测试的横向分辨率,本文对复合材料横截面进行不同尺度下512×512个像素点的纳米力学成像测试。2结果与讨论2.1纳米压痕测试结果图2纳米压痕点分布图Fig2Imageofnano-indentationpoints实验对跨一根纤维截面进行排点式连续压痕,得到由树脂过渡到碳纤维的各相力学性能,设计测试7个压痕点,如图2所示。由图3给出的不同压痕点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可见,它们的相关度很高,从树脂基体经过界面区到碳纤维,弹性模量和硬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对照图2中压痕点的位置发现,压痕点1、2位于PEEK树脂区域,实验结果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弹性模量约为5.4GPa,硬度约为0.17GPa;压痕点3、7位于纤维和树脂的界面区域,弹性模量约为23.6GPa,硬度约为3.2GPa;压痕点4、5、6位于碳纤维区域,碳纤维弹性模量为42.1~50.8GPa,硬度为6.9~8.8GPa。图3不同压痕点弹性模量和硬度平均值分布图Fig3Tendencydistributionoftheaveragemodulusandhardnessatdifferentindentations对比测得的复合材料各组分原位力学性能与其复合前非在位性能,复合后PEEK树脂弹性模量有所上升,平均值由复合前非在位的3.8GPa[12]变为复合后的5.4GPa;而碳纤维弹性模量则有所下降,由复合前非在位的55GPa[13]到复合后的原位压痕平均值45.8GPa,说明该两相复合材料的原位力学性能与其非在位性能有明显差异。如图2所示,压痕点的位置不同,测得的弹性模量也不同:距离碳纤维最远处,位于树脂区域的1、2压痕点弹性模量最低;位于碳纤维区域的4、5、6压痕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峰值力纳米力学模量成像技术的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界面尺寸与性能的原位表征[J]. 牛一凡,杨赢,孟积兴. 复合材料学报. 2017(03)
[2]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各组分原位力学性能测试[J]. 高雪玉,杨庆生,刘志远,高雪娇. 复合材料学报. 2012(05)
[3]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结构的形貌与尺寸的表征[J]. 易楠,顾轶卓,李敏,张佐光. 复合材料学报. 2010(05)
[4]纤维束分布对复合材料有效性能的影响[J]. 谭祥军,杨庆生. 复合材料学报. 2009(03)
[5]增强相分布方式对复合材料有效力学性能的影响[J]. 谭祥军,杨庆生. 宇航材料工艺. 2008(01)
本文编号:2902044
【文章来源】:塑料工业. 2017年08期 第66-70+75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峰值力定量纳米力学成像技术示意图
瘟浚?磀-d0为样品变形量。样品表面各点的弹性模量E可根据公式(3)和(4)进行拟合求解。实验采用MPP-13100-10型探针(美国Bruker公司)进行PF-QNM纳米力学成像测试,该探针的悬臂名义弹性常数200N/m,针尖曲率半径8nm。测试前,使用蓝宝石标样对探针偏转系数进行校准,可确定其偏转系数为73.2nm/V。测试复合材料样品时,扫描频率为0.8Hz,为得到各组分和界面相的性能信息,并保证测试的横向分辨率,本文对复合材料横截面进行不同尺度下512×512个像素点的纳米力学成像测试。2结果与讨论2.1纳米压痕测试结果图2纳米压痕点分布图Fig2Imageofnano-indentationpoints实验对跨一根纤维截面进行排点式连续压痕,得到由树脂过渡到碳纤维的各相力学性能,设计测试7个压痕点,如图2所示。由图3给出的不同压痕点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可见,它们的相关度很高,从树脂基体经过界面区到碳纤维,弹性模量和硬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对照图2中压痕点的位置发现,压痕点1、2位于PEEK树脂区域,实验结果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弹性模量约为5.4GPa,硬度约为0.17GPa;压痕点3、7位于纤维和树脂的界面区域,弹性模量约为23.6GPa,硬度约为3.2GPa;压痕点4、5、6位于碳纤维区域,碳纤维弹性模量为42.1~50.8GPa,硬度为6.9~8.8GPa。图3不同压痕点弹性模量和硬度平均值分布图Fig3Tendencydistributionoftheaveragemodulusandhardnessatdifferentindentations对比测得的复合材料各组分原位力学性能与其复合前非在位性能,复合后PEEK树脂弹性模量有所上升,平均值由复合前非在位的3.8GPa[12]变为复合后的5.4GPa;而碳纤维弹性模量则有所下降,由复合前非在位的55GPa[13]到复合后的原位压痕平均值45.8GPa,说明该两相复合材料的原位力学
悬臂名义弹性常数200N/m,针尖曲率半径8nm。测试前,使用蓝宝石标样对探针偏转系数进行校准,可确定其偏转系数为73.2nm/V。测试复合材料样品时,扫描频率为0.8Hz,为得到各组分和界面相的性能信息,并保证测试的横向分辨率,本文对复合材料横截面进行不同尺度下512×512个像素点的纳米力学成像测试。2结果与讨论2.1纳米压痕测试结果图2纳米压痕点分布图Fig2Imageofnano-indentationpoints实验对跨一根纤维截面进行排点式连续压痕,得到由树脂过渡到碳纤维的各相力学性能,设计测试7个压痕点,如图2所示。由图3给出的不同压痕点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可见,它们的相关度很高,从树脂基体经过界面区到碳纤维,弹性模量和硬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对照图2中压痕点的位置发现,压痕点1、2位于PEEK树脂区域,实验结果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弹性模量约为5.4GPa,硬度约为0.17GPa;压痕点3、7位于纤维和树脂的界面区域,弹性模量约为23.6GPa,硬度约为3.2GPa;压痕点4、5、6位于碳纤维区域,碳纤维弹性模量为42.1~50.8GPa,硬度为6.9~8.8GPa。图3不同压痕点弹性模量和硬度平均值分布图Fig3Tendencydistributionoftheaveragemodulusandhardnessatdifferentindentations对比测得的复合材料各组分原位力学性能与其复合前非在位性能,复合后PEEK树脂弹性模量有所上升,平均值由复合前非在位的3.8GPa[12]变为复合后的5.4GPa;而碳纤维弹性模量则有所下降,由复合前非在位的55GPa[13]到复合后的原位压痕平均值45.8GPa,说明该两相复合材料的原位力学性能与其非在位性能有明显差异。如图2所示,压痕点的位置不同,测得的弹性模量也不同:距离碳纤维最远处,位于树脂区域的1、2压痕点弹性模量最低;位于碳纤维区域的4、5、6压痕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峰值力纳米力学模量成像技术的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界面尺寸与性能的原位表征[J]. 牛一凡,杨赢,孟积兴. 复合材料学报. 2017(03)
[2]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各组分原位力学性能测试[J]. 高雪玉,杨庆生,刘志远,高雪娇. 复合材料学报. 2012(05)
[3]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结构的形貌与尺寸的表征[J]. 易楠,顾轶卓,李敏,张佐光. 复合材料学报. 2010(05)
[4]纤维束分布对复合材料有效性能的影响[J]. 谭祥军,杨庆生. 复合材料学报. 2009(03)
[5]增强相分布方式对复合材料有效力学性能的影响[J]. 谭祥军,杨庆生. 宇航材料工艺. 2008(01)
本文编号:2902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90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