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纤维素改性的P(VDF-HFP)-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8 15:09
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一种由醋酸纤维素(CA)改性的P(VDF-HFP)-PEO聚合物隔膜,并将隔膜浸入锂盐溶液中得到凝胶态电解质(GPE)。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热重分析仪(TGA)、交流阻抗仪、电化学工作站对隔膜及GPE的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CA改性后的聚合物隔膜相比改性前具有更好的孔结构、更优异的热学性能和吸液效果。这些特点赋予了GPE更高的离子电导率(室温下2. 68×10-3S/cm),同时电化学窗口也达到4. 25V (vs. Li+/Li)。使用所制备的GPE组装电池进行测试,表现出了较好的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能。
【文章来源】:塑料工业. 2020年04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不同CA比例的隔膜表面的SEM图
2.2 热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原始P(VDF-HFP)/PEO在160℃左右的峰对应着P(VDF-HFP)的吸热峰,60℃左右的峰为PEO的吸热峰。添加不同比例的CA之后,PEO的热熔峰的面积有所减小,对应的结晶度也降低。这是由于CA的热熔峰出现的位置恰好也在60℃左右,混合物中各组分保持着各自的熔融性质,醋酸纤维素含量增大使得CA对应的吸热峰面积增大,同时减小了PEO的吸热峰面积。从图3可以看出,400℃之后的拐点为P(VDF-HFP)的热降解,300~400℃之间的拐点是隔膜中CA以及PEO热分解。对比发现随着CA含量的逐增大,300~400℃之间的拐点逐渐向左移动,这表明CA的添加使得隔膜的热降解温度变低。但5%、15%、30%三种CA比例的隔膜在250℃之前均未发生热降解,这样高的热分解温度满足大多数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要求。
从图2可以看出,原始P(VDF-HFP)/PEO在160℃左右的峰对应着P(VDF-HFP)的吸热峰,60℃左右的峰为PEO的吸热峰。添加不同比例的CA之后,PEO的热熔峰的面积有所减小,对应的结晶度也降低。这是由于CA的热熔峰出现的位置恰好也在60℃左右,混合物中各组分保持着各自的熔融性质,醋酸纤维素含量增大使得CA对应的吸热峰面积增大,同时减小了PEO的吸热峰面积。从图3可以看出,400℃之后的拐点为P(VDF-HFP)的热降解,300~400℃之间的拐点是隔膜中CA以及PEO热分解。对比发现随着CA含量的逐增大,300~400℃之间的拐点逐渐向左移动,这表明CA的添加使得隔膜的热降解温度变低。但5%、15%、30%三种CA比例的隔膜在250℃之前均未发生热降解,这样高的热分解温度满足大多数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要求。2.3 吸液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 龙曦,朱禹. 山东工业技术. 2017(20)
本文编号:2943974
【文章来源】:塑料工业. 2020年04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不同CA比例的隔膜表面的SEM图
2.2 热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原始P(VDF-HFP)/PEO在160℃左右的峰对应着P(VDF-HFP)的吸热峰,60℃左右的峰为PEO的吸热峰。添加不同比例的CA之后,PEO的热熔峰的面积有所减小,对应的结晶度也降低。这是由于CA的热熔峰出现的位置恰好也在60℃左右,混合物中各组分保持着各自的熔融性质,醋酸纤维素含量增大使得CA对应的吸热峰面积增大,同时减小了PEO的吸热峰面积。从图3可以看出,400℃之后的拐点为P(VDF-HFP)的热降解,300~400℃之间的拐点是隔膜中CA以及PEO热分解。对比发现随着CA含量的逐增大,300~400℃之间的拐点逐渐向左移动,这表明CA的添加使得隔膜的热降解温度变低。但5%、15%、30%三种CA比例的隔膜在250℃之前均未发生热降解,这样高的热分解温度满足大多数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要求。
从图2可以看出,原始P(VDF-HFP)/PEO在160℃左右的峰对应着P(VDF-HFP)的吸热峰,60℃左右的峰为PEO的吸热峰。添加不同比例的CA之后,PEO的热熔峰的面积有所减小,对应的结晶度也降低。这是由于CA的热熔峰出现的位置恰好也在60℃左右,混合物中各组分保持着各自的熔融性质,醋酸纤维素含量增大使得CA对应的吸热峰面积增大,同时减小了PEO的吸热峰面积。从图3可以看出,400℃之后的拐点为P(VDF-HFP)的热降解,300~400℃之间的拐点是隔膜中CA以及PEO热分解。对比发现随着CA含量的逐增大,300~400℃之间的拐点逐渐向左移动,这表明CA的添加使得隔膜的热降解温度变低。但5%、15%、30%三种CA比例的隔膜在250℃之前均未发生热降解,这样高的热分解温度满足大多数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要求。2.3 吸液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 龙曦,朱禹. 山东工业技术. 2017(20)
本文编号:2943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943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