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时间对环氧树脂/FeSiCr复合材料电磁性能及吸波性能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02 10:59
采用高能机械球磨法制备片状FeSiCr合金吸收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分析研究球磨时间对FeSiCr合金相结构、微观形貌及环氧树脂/FeSiCr复合材料电磁性能及吸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延长,FeSiCr合金由球状变为片状,环氧树脂/FeSiCr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逐渐增大。球磨时间达5 h时,获得厚片状FeSiCr合金,制备的复合材料试样厚度为1.4 mm时,在6.6~18 GHz波段反射率小于–5 dB,吸波性能优异。球磨时间延长至8 h和11 h时,获得薄片状FeSiCr合金,制备的复合材料试样厚度为2 mm时,在低频波段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分别在3.5 GHz和2.97 GHz达到反射率峰值–8.03 dB和–9.28 dB。通过调整球磨时间,可使环氧树脂/FeSiCr复合材料在2.6~18 GHz内不同频段实现优异的吸波性能。
【文章来源】:工程塑料应用. 2020,48(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不同球磨时间下FeSiCr合金XRD图谱
不同球磨时间下环氧树脂/FeSiCr复合材料涡流损耗系数曲线
不同球磨时间下FeSiCr合金微观形貌的SEM照片如图1所示。从图1a可以看出,未球磨前,FeSiCr合金呈球状结构,粒径不大于50 μm。经过高能机械球磨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FeSiCr合金开始出现扁平化,球磨5 h后,FeSiCr合金呈厚片状结构,具有一定厚度(图1b);球磨时间增加到8 h和11 h后,绝大多数FeSiCr合金颗粒呈薄片状结构,形状各向异性显著增加(图1c和图1d)。对比图1c和图1d可以看出,球磨8 h后,片状FeSiCr合金颗粒边缘规则完整、表面平滑;而球磨11 h后,片状FeSiCr合金颗粒边缘开始出现不规则破损、颗粒尺寸变小及碎屑现象,这是由于随球磨时间延长,氧化锆磨球对已片状化FeSiCr合金过度机械碰撞和挤压导致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球磨时间对FeSi合金吸波性能的影响[J]. 周影影,谢辉,陶世平,周万城. 材料导报. 2018(16)
本文编号:3014583
【文章来源】:工程塑料应用. 2020,48(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不同球磨时间下FeSiCr合金XRD图谱
不同球磨时间下环氧树脂/FeSiCr复合材料涡流损耗系数曲线
不同球磨时间下FeSiCr合金微观形貌的SEM照片如图1所示。从图1a可以看出,未球磨前,FeSiCr合金呈球状结构,粒径不大于50 μm。经过高能机械球磨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FeSiCr合金开始出现扁平化,球磨5 h后,FeSiCr合金呈厚片状结构,具有一定厚度(图1b);球磨时间增加到8 h和11 h后,绝大多数FeSiCr合金颗粒呈薄片状结构,形状各向异性显著增加(图1c和图1d)。对比图1c和图1d可以看出,球磨8 h后,片状FeSiCr合金颗粒边缘规则完整、表面平滑;而球磨11 h后,片状FeSiCr合金颗粒边缘开始出现不规则破损、颗粒尺寸变小及碎屑现象,这是由于随球磨时间延长,氧化锆磨球对已片状化FeSiCr合金过度机械碰撞和挤压导致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球磨时间对FeSi合金吸波性能的影响[J]. 周影影,谢辉,陶世平,周万城. 材料导报. 2018(16)
本文编号:3014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014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