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常见分散剂对青霉素菌渣/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29 08:36
  采用青霉素菌渣为生物原料,结合低密度聚乙烯(LDPE)材料制备复合材料,并通过加入凹凸棒石和轻质碳酸钙进一步优化复合材料性能。对制成的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合红外光谱扫描和形貌测试分析等手段,分析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微观和机理变化。结果表明:凹凸棒石和轻质碳酸钙都对菌渣粉有很好的分散作用,其中凹凸棒石具有的分层链状结构对菌渣粉的分散效果更好。当青霉素菌渣粉末与凹凸棒石质量比为1:2时,添加15%的混合粉末,3%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和聚乙烯蜡,1%的白油制成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此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为12.5、8.39、186 MPa,分别为基体材料的87.4%、134.2%、145.3%。 

【文章来源】:塑料科技. 2020,48(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常见分散剂对青霉素菌渣/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图1 两种分散剂对生物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

弯曲强度,分散剂,复合材料,轻质碳酸钙


图2为两种分散剂对生物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影响。由图2a可知,弯曲强度随着混合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后续保持增长持平,凹凸棒石是一种分层链状过渡结构,具有可塑性、黏性、良好的胶体性质[14],增强了LDPE的刚性。由图2b可知,弯曲强度随着混合粉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轻质碳酸钙在塑料制品中能起到一种骨架作用,对塑料制品尺寸的稳定性有很大作用[11],但是当轻质碳酸钙过多时,会造成沉积,影响塑料制品本身的力学性能。因此可得,凹凸棒石分散性能较轻质碳酸钙更好,增强体系刚性能力更强。从图2明显看出,混合粉比例为1:2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优于其他两组比例,考虑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应选择混合粉比例1:2,添加量为15%,此时,凹凸棒石和轻质碳酸钙制备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分别为8.39 MPa和7.68 MPa。2.1.3 两种分散剂对生物复合材料弯曲模量的影响

弯曲模,分散剂,复合材料,凹凸棒石


图3为两种分散剂对生物复合材料弯曲模量的影响。LDPE是聚乙烯树脂中最轻品种,具有良好柔软性,加入的凹凸棒石和轻质碳酸钙有助于LDPE刚性结构的增强。由图3可知,两种分散剂所制备的生物塑料的弯曲模量都在持续增长。凹凸棒石作为常见塑料填料,其分层链状结构对复合材料的硬度和刚性有很大提升,由图3a可知,弯曲模量最高达到257 MPa,增长速率大。同样轻质碳酸钙作为常见塑料添加剂,在塑料制品中能起到一种骨架作用,大大削弱了LDPE的柔软性,使复合材料刚性增强,弯曲模量增大。由图3b可知,弯曲模量持续增长但速率平缓,最高弯曲模量为200 MPa。这说明凹凸棒石作为分散剂对生物塑料的弯曲模量性能增益最大。由图3可知,混合粉比例1:2时最优,考虑到复合材料综合性能,应选择混合粉比例1:2,添加量为15%,此时,凹凸棒石和轻质碳酸钙制备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分别为186 MPa和166 MPa。2.2 红外光谱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华蓝藻粉/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光谱特征与性能反馈研究[J]. 赵冰冰,方艳,张发宇,武康,汪家权.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11)
[2]施用凹凸棒石对Cd污染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J]. 赵廷伟,李洪达,周薇,代允超,吕家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10)
[3]凹凸棒石材料改性处理研究进展[J]. 赵坤,王源瑞,王丁,王兴峰.  甘肃冶金. 2019(05)
[4]纳米抗菌聚乙烯复合膜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 徐汝珍,师岩,安萍,赵时龙,王学宇,袁朝阳,李凤红.  塑料科技. 2018(07)
[5]凹凸棒土在塑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李明,伍小明.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18(02)
[6]青霉素菌渣肥对土壤环境及萝卜品质的影响[J]. 王悦,孟昭虹,刘惠玲,张博,李彦超.  环境科学研究. 2017(05)
[7]废塑料洗涤水污染及处理研究进展[J]. 陈鲲.  塑料科技. 2015(06)
[8]轻工生物质过程残渣高值化利用必要性与技术路线分析[J]. 许光文,纪文峰,刘周恩,万印华,张小勇.  过程工程学报. 2009(03)
[9]轻质碳酸钙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J]. 韩金荣.  石油化工应用. 2009(02)
[10]苏皖凹凸棒石矿物红外光谱特征研究[J]. 郑自立,田煦.  岩石学报. 1990(02)



本文编号:3107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107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2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