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响应功能超分子自组装体系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0 08:52
超分子自组装在自然生物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制备智能型纳米材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超分子凝胶作为一种自组装材料,在生物材料,催化剂,电子器件,纳米结构模板,传感器,药物载体和石油采收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新型凝胶因子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偶然性。因而,超分子自组装的调控和功能化已经成为钻研的重点和热点。本文通过在凝胶因子的设计中引入特定的功能基团,对超分子自组装进行功能化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实验设计合成了铱(Ir)配合物和EuCl3·6H2O共掺杂的噻吩类有机凝胶体系,用以实现对挥发性酸和有机胺蒸气的双重响应,研究了凝胶因子1和多组分凝胶体系的光物理性质和自组装。有趣的是,杂化有机凝胶1-Ir-Eu的发射特性可以通过加入NaOH和CF3COOH实现由蓝绿光到红光的相互转化,且这种双重响应的转换过程可以重复多次。本章为制备响应挥发性酸和有机胺蒸气的传感器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超分子材料的方法。(2)本实验设计和表征了两种简单和新颖的凝胶因子(含有吡啶的G-P和含有苯基的G-B),即为具有不同C-...
【文章来源】: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超分子化学进展
1.2 超分子凝胶的综述
1.3 凝胶因子的分类
1.3.1 物理刺激型凝胶
1.3.1.1 光照响应型凝胶
1.3.1.2 超声响应型凝胶
1.3.1.3 机械响应型凝胶
1.3.2 化学刺激型凝胶
1.3.2.1 酸碱响应凝胶
1.3.2.2 离子响应凝胶
1.3.2.3 氧化还原响应凝胶
1.3.2.4 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响应中性物质的凝胶
1.3.2.5 通过共价键响应活性物质的凝胶
1.3.2.6 酶响应凝胶
1.3.2.7 复杂的响应系统
1.4 超分子凝胶的表征
1.4.1 核磁共振(NMR)光谱
1.4.2 计算技术
1.4.3 X射线技术
1.4.4 光谱学
1.4.5 显微镜技术
1.4.6 流变学
1.5 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Ir配合物和Eu(Ⅲ)共杂化的有机凝胶体系及其对挥发性酸和有机胺蒸气的双重响应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
2.2.2 仪器
2.2.3 凝胶因子1的合成路线
2.2.4 凝胶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多组分凝胶体系的凝胶化能力
2.3.2 多组分干凝胶的形貌表征
2.3.3 凝胶因子1的变温1HNMR
2.3.4 多组分凝胶体系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发射光谱
2.3.5 多组分凝胶的酸碱响应机理
2.3.6 多组分干凝胶的红外分析谱图
2.3.7 多组分凝胶的XRD谱图
2.3.8 多组分凝胶体系表面的亲疏水性
2.3.9 多组分凝胶体系对挥发性酸和有机胺蒸气的双重响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强蓝色光发射的萘酰亚胺衍生物超分子自组装体系及其对2,4,6-三硝基苯酚的检测和吸附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
3.2.2 仪器
3.2.3 凝胶因子G-P,G-B的合成
3.2.4 凝胶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凝胶因子G-P,G-B的凝胶化能力
3.3.2 干凝胶的形貌表征
3.3.3 凝胶的流变性能研究
3.3.4 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发射谱图分析
3.3.5 G-P和G-B变温核磁
3.3.6 干凝胶XRD谱图
3.3.7 G-P和G-B对TNP的选择性和检测能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双萘二甲酰亚胺自组装有机凝胶的合成及其对对苯二胺的检测
4.1 前言
4.2 实验
4.2.1 试剂
4.2.2 仪器
4.2.3 凝胶因子的合成
4.2.4 凝胶化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凝胶因子的凝胶化
4.3.2 干凝胶的形貌表征
4.3.3 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发射光谱
4.3.4 红外谱图分析
4.3.5 干凝胶的X射线粉末衍射
4.3.6 凝胶因子自组装体系的表面润湿性能
4.3.7 凝胶因子对有机胺的响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The visible light responsive properties of organogel based on anthracene-substituted acylhydrazone derivative[J]. Mingang Zhang,Dan Wang,Binglian Bai,Haitao Wang,Lihong He,Min L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18(03)
本文编号:3532287
【文章来源】: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超分子化学进展
1.2 超分子凝胶的综述
1.3 凝胶因子的分类
1.3.1 物理刺激型凝胶
1.3.1.1 光照响应型凝胶
1.3.1.2 超声响应型凝胶
1.3.1.3 机械响应型凝胶
1.3.2 化学刺激型凝胶
1.3.2.1 酸碱响应凝胶
1.3.2.2 离子响应凝胶
1.3.2.3 氧化还原响应凝胶
1.3.2.4 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响应中性物质的凝胶
1.3.2.5 通过共价键响应活性物质的凝胶
1.3.2.6 酶响应凝胶
1.3.2.7 复杂的响应系统
1.4 超分子凝胶的表征
1.4.1 核磁共振(NMR)光谱
1.4.2 计算技术
1.4.3 X射线技术
1.4.4 光谱学
1.4.5 显微镜技术
1.4.6 流变学
1.5 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Ir配合物和Eu(Ⅲ)共杂化的有机凝胶体系及其对挥发性酸和有机胺蒸气的双重响应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
2.2.2 仪器
2.2.3 凝胶因子1的合成路线
2.2.4 凝胶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多组分凝胶体系的凝胶化能力
2.3.2 多组分干凝胶的形貌表征
2.3.3 凝胶因子1的变温1HNMR
2.3.4 多组分凝胶体系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发射光谱
2.3.5 多组分凝胶的酸碱响应机理
2.3.6 多组分干凝胶的红外分析谱图
2.3.7 多组分凝胶的XRD谱图
2.3.8 多组分凝胶体系表面的亲疏水性
2.3.9 多组分凝胶体系对挥发性酸和有机胺蒸气的双重响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强蓝色光发射的萘酰亚胺衍生物超分子自组装体系及其对2,4,6-三硝基苯酚的检测和吸附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
3.2.2 仪器
3.2.3 凝胶因子G-P,G-B的合成
3.2.4 凝胶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凝胶因子G-P,G-B的凝胶化能力
3.3.2 干凝胶的形貌表征
3.3.3 凝胶的流变性能研究
3.3.4 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发射谱图分析
3.3.5 G-P和G-B变温核磁
3.3.6 干凝胶XRD谱图
3.3.7 G-P和G-B对TNP的选择性和检测能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双萘二甲酰亚胺自组装有机凝胶的合成及其对对苯二胺的检测
4.1 前言
4.2 实验
4.2.1 试剂
4.2.2 仪器
4.2.3 凝胶因子的合成
4.2.4 凝胶化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凝胶因子的凝胶化
4.3.2 干凝胶的形貌表征
4.3.3 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发射光谱
4.3.4 红外谱图分析
4.3.5 干凝胶的X射线粉末衍射
4.3.6 凝胶因子自组装体系的表面润湿性能
4.3.7 凝胶因子对有机胺的响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The visible light responsive properties of organogel based on anthracene-substituted acylhydrazone derivative[J]. Mingang Zhang,Dan Wang,Binglian Bai,Haitao Wang,Lihong He,Min L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18(03)
本文编号:3532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532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