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聚多巴胺/纸浆纤维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及抑菌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1 05:39
本文采用原位合成法分别经两锅法制备了nanoAg/PDA/PF复合抗菌纸和一锅法制备了Ag(AgO)/PDA/PF复合抗菌纸,通过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的评价,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制备条件,即反应pH、多巴胺浓度、硝酸银浓度和多巴胺自聚合时间等对抑菌性能、强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EDX、XPS、XRD和TGA等仪器分析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复合材料的抑菌性能与PDA-nanoAg或PDA-Ag(AgO)的沉积率密切相关。实验研究发现,PDA-nanoAg或PDA-Ag(AgO)的沉积量越高,纸张的抗菌性能越好。在pH8.5、室温、多巴胺浓度125 mg/L、硝酸银浓度375 mg/L、多巴胺自聚合时间2 h的条件下,可制备出抑菌性能最优的nanoAg/PDA/PF复合抗菌纸;当pH 10.5、室温、多巴胺浓度312.5 mg/L、硝酸银浓度750 mg/L、多巴胺自聚合时间4h条件下,可制备出抑菌性能最优的Ag(AgO)/PDA/PF复合抗菌纸。采用SEM对制备出的抗菌纸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表面生成了球形和立方形...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抗菌纸
1.1.1 抗菌纸概述
1.1.2 抗菌纸的制备方法
1.2 银系抗菌剂
1.2.1 银系抗菌剂广泛的抗菌效果
1.2.2 银系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1.3 纳米银材料
1.3.1 纳米银粒子的特性及应用
1.3.2 纳米银的杀菌机理
1.3.3 纳米银制备方法总结
1.4 聚多巴胺的性质及应用
1.5 抗菌性能的评价方法
1.5.1 最小抑菌浓度(MIC)
1.5.2 最小杀菌浓度(MBC)
1.5.3 抑菌圈法
1.5.4 浸渍培养法
1.6 实验工艺流程
1.7 实验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7.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2 研究的内容
2 两锅法原位制备纳米银/聚多巴胺/纸浆纤维复合抗菌纸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纳米银/聚多巴胺/纸浆纤维复合物的制备
2.2.2 纳米银/聚多巴胺/纸浆纤维复合纸的制备
2.2.3 抗张强度的测定
2.2.4 抗张指数的计算
2.2.5 沉积率的测定
2.2.6 抑菌性能检测
2.2.7 仪器分析
2.3 纸张颜色的比较
2.4 复合材料对不同类型细菌的抑菌效果分析
2.4.1 复合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分析
2.4.2 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分析
2.4.3 复合材料对不同类型细菌抗菌结果的综合分析
2.5 纳米银/聚多巴胺/纸浆纤维复合纸制备条件对抑菌性和抗张指数的影响
2.5.1 初始pH的影响
2.5.2 多巴胺浓度的影响
2.5.3 硝酸银浓度的影响
2.5.4 多巴胺自聚合时间的影响
2.6 SEM/EDX、XPS、XRD和TGA分析
2.6.1 SEM/EDX的分析
2.6.2 XPS分析
2.6.3 XRD分析
2.6.4 TGA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一锅法原位制备银(氧化银)/聚多巴胺/纸浆纤维复合抗菌纸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银(氧化银)/聚多巴胺/纸浆纤维复合物的制备
3.2.2 银(氧化银)/聚多巴胺/纸浆纤维复合纸的制备
3.2.3 抗张强度的测定
3.2.4 抗张指数的计算
3.2.5 沉积率的测定
3.2.6 抑菌性能检测
3.2.7 仪器分析
3.3 纸张颜色的比较
3.4 复合材料对不同类型细菌的抑菌效果分析
3.4.1 复合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分析
3.4.2 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分析
3.4.3 复合材料对不同类型细菌抗菌结果的综合分析
3.5 复合材料制备条件对抑菌性和抗张指数的影响
3.5.1 初始pH的影响
3.5.2 多巴胺浓度的影响
3.5.3 硝酸银浓度的影响
3.5.4 多巴胺自聚合时间的影响
3.6 SEM/EDX、XPS、XRD和TGA分析
3.6.1 SEM/EDX的分析
3.6.2 XPS的分析
3.6.3 XRD分析
3.6.4 TGA分析
3.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14272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抗菌纸
1.1.1 抗菌纸概述
1.1.2 抗菌纸的制备方法
1.2 银系抗菌剂
1.2.1 银系抗菌剂广泛的抗菌效果
1.2.2 银系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1.3 纳米银材料
1.3.1 纳米银粒子的特性及应用
1.3.2 纳米银的杀菌机理
1.3.3 纳米银制备方法总结
1.4 聚多巴胺的性质及应用
1.5 抗菌性能的评价方法
1.5.1 最小抑菌浓度(MIC)
1.5.2 最小杀菌浓度(MBC)
1.5.3 抑菌圈法
1.5.4 浸渍培养法
1.6 实验工艺流程
1.7 实验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7.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2 研究的内容
2 两锅法原位制备纳米银/聚多巴胺/纸浆纤维复合抗菌纸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纳米银/聚多巴胺/纸浆纤维复合物的制备
2.2.2 纳米银/聚多巴胺/纸浆纤维复合纸的制备
2.2.3 抗张强度的测定
2.2.4 抗张指数的计算
2.2.5 沉积率的测定
2.2.6 抑菌性能检测
2.2.7 仪器分析
2.3 纸张颜色的比较
2.4 复合材料对不同类型细菌的抑菌效果分析
2.4.1 复合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分析
2.4.2 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分析
2.4.3 复合材料对不同类型细菌抗菌结果的综合分析
2.5 纳米银/聚多巴胺/纸浆纤维复合纸制备条件对抑菌性和抗张指数的影响
2.5.1 初始pH的影响
2.5.2 多巴胺浓度的影响
2.5.3 硝酸银浓度的影响
2.5.4 多巴胺自聚合时间的影响
2.6 SEM/EDX、XPS、XRD和TGA分析
2.6.1 SEM/EDX的分析
2.6.2 XPS分析
2.6.3 XRD分析
2.6.4 TGA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一锅法原位制备银(氧化银)/聚多巴胺/纸浆纤维复合抗菌纸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银(氧化银)/聚多巴胺/纸浆纤维复合物的制备
3.2.2 银(氧化银)/聚多巴胺/纸浆纤维复合纸的制备
3.2.3 抗张强度的测定
3.2.4 抗张指数的计算
3.2.5 沉积率的测定
3.2.6 抑菌性能检测
3.2.7 仪器分析
3.3 纸张颜色的比较
3.4 复合材料对不同类型细菌的抑菌效果分析
3.4.1 复合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分析
3.4.2 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分析
3.4.3 复合材料对不同类型细菌抗菌结果的综合分析
3.5 复合材料制备条件对抑菌性和抗张指数的影响
3.5.1 初始pH的影响
3.5.2 多巴胺浓度的影响
3.5.3 硝酸银浓度的影响
3.5.4 多巴胺自聚合时间的影响
3.6 SEM/EDX、XPS、XRD和TGA分析
3.6.1 SEM/EDX的分析
3.6.2 XPS的分析
3.6.3 XRD分析
3.6.4 TGA分析
3.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14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3814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