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光谱转换DSSC光阳极制备及性能
本文关键词:稀土掺杂光谱转换DSSC光阳极制备及性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研究中,常用N3和N719对光阳极进行敏化,但是,以此敏化的电极对可见光区的太阳光吸收利用率较高,很少利用紫外光及红外光。而稀土掺杂发光材料,可以通过其转换发光,将DSSC吸收利用率低的紫外光转换为DSSC可以充分利用的可见光,拓宽DSSC的光谱响应范围,提高光利用率,从而提高DSSC的光电性能。锐钛矿结构的TiO_2,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禁带宽度宽,在DSSC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TiO_2为发光材料的基质,制备稀土掺杂TiO_2纳米粉体,并将其用于DSSC,制备了下转换光阳极,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锐钛矿结构的Eu~(3+)掺杂TiO_2纳米粉体,制备了Eu~(3+)掺杂TiO_2下转换光阳极,探讨了稀土掺杂量对DSSC光电性能的影响。制备的TiO_2:Eu~(3+)光阳极能够将紫外光转换为被N719染料吸收利用的可见光,进而提高DSSC的短路电流密度。当Eu摩尔含量为1.5%时制备的下转换光阳极短路电流达到12.78 m A/cm~2,与未使用下转换光阳极的电池相比,提高了12.69%,转换效率也提高了11.44%。(2)采用溶胶-水热法成功制备了固定Sm~(3+)掺杂TiO_2纳米粉体,将其与不同质量分数的P25复合,用于DSSC,制备了Sm~(3+)掺杂TiO_2/P25下转换光阳极,探讨了P25掺杂量对复合光阳极组装的DSSC光电性能的影响。当下转换光阳极中TiO_2:Sm~(3+)粉体掺杂量为80wt%时,短路电流密度达到13.12 m A/cm2,与纯P25光阳极相比,提高了26.5%,转换效率也提高了23.5%。(3)改变Sm~(3+)掺杂含量,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Sm~(3+)掺杂TiO_2纳米粉体,将其用于DSSC,制备了Sm~(3+)掺杂TiO_2下转换光阳极,探讨Sm~(3+)掺杂量对下转换光阳极组装DSSC光电性能的影响。当Sm~(3+)摩尔含量为1%时制备的下转换光阳极与未掺杂Sm的光阳极相比,短路电流密度提高到16.74 m A/cm2,大约提高20%,光电转换效率也提高了12.5%。(4)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Eu~(3+),Sm~(3+)共掺TiO_2纳米粉体,制备了Sm~(3+)敏化Eu~(3+)下转换光阳极,探讨Sm~(3+)掺杂量对Sm~(3+)敏化Eu~(3+)下转换光阳极组装DSSC光电性能的影响。当Eu~(3+)的摩尔分数为1%,Sm~(3+)的摩尔分数为0.5%时制备的复合下转换光阳极,短路电流达到14.08 m A/cm2,与使用Eu~(3+)掺杂TiO_2的下转换光阳极电池相比,提高了32.08%,转换效率也达到5.29%。
【关键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稀土掺杂 二氧化钛 光谱转换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914.4;TB383.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2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2-25
- 2.1 DSSC概况12-16
- 2.1.1 DSSC基本组成和机理12-14
- 2.1.2 导电玻璃基体14
- 2.1.3 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14-15
- 2.1.4 敏化剂15
- 2.1.5 电解质15-16
- 2.1.6 对电极16
- 2.2 DSSC性能表征参数16-17
- 2.3 DSSC光阳极纳米粉体的制备17-19
- 2.3.1 气相法17
- 2.3.2 固相法17-18
- 2.3.3 液相法18-19
- 2.4 稀土元素简介19-23
- 2.4.1 稀土元素发光性能19-21
- 2.4.2 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21-23
- 2.4.2.1 稀土发光材料的光催化性能21
- 2.4.2.2 稀土发光材料的生物信息检测功能21-22
- 2.4.2.3 稀土发光材料的生物医疗应用22
- 2.4.2.4 稀土发光材料用于染料太阳能电池22-23
- 2.5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23-25
- 第三章 实验部分25-31
-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25-26
- 3.1.1 实验试剂25
- 3.1.2 实验仪器25-26
- 3.2 致密阻挡层玻璃基片的制备26-27
- 3.3 Eu~(3+)掺杂TiO_2下转换光阳极的制备27
- 3.3.1 Eu~(3+)掺杂TiO_2纳米粉体的制备27
- 3.3.2 Eu~(3+)掺杂TiO_2下转换光阳极的制备及DSSC电池组装27
- 3.4 TiO_2:Sm~(3+)复合P25下转换光阳极的制备27-28
- 3.4.1 Sm~(3+)掺杂TiO_2纳米粉体的制备27-28
- 3.4.2 TiO_2:Sm~(3+)复合P25下转换光阳极的制备及DSSC电池组装28
- 3.5 Sm~(3+)掺杂TiO_2下转换光阳极的制备28-29
- 3.5.1 Sm~(3+)掺杂TiO_2纳米粉体的制备28-29
- 3.5.2 Sm~(3+)掺杂TiO_2下转换光阳极的制备及DSSC电池组装29
- 3.6 Sm~(3+)敏化Eu~(3+)下转换光阳极的制备29-31
- 3.6.1 Eu~(3+)共掺Sm~(3+) TiO_2纳米粉体的制备29
- 3.6.2 Sm~(3+)敏化Eu~(3+)下转换光阳极的制备及DSSC电池组装29-31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31-60
- 4.1 Eu~(3+)掺杂TiO_2下转换光阳极的性能31-37
- 4.1.1 XRD分析31-32
- 4.1.2 EDS分析32
- 4.1.3 荧光光谱分析32-33
- 4.1.4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33-34
- 4.1.5 暗电流分析34-35
- 4.1.6 光电性能分析35-37
- 4.1.7 IPCE性能分析37
- 4.2 TiO_2:Sm~(3+)复合P25下转换光阳极的性能37-45
- 4.2.1 XRD分析37-38
- 4.2.2 EDS分析38-39
- 4.2.3 BET分析39
- 4.2.4 荧光光谱分析39-40
- 4.2.5 紫外可见过光谱分析40-41
- 4.2.6 光电性能分析41-44
- 4.2.7 IPCE分析44-45
- 4.3 Sm~(3+)掺杂TiO_2下转换光阳极性能45-51
- 4.3.1 XRD分析45
- 4.3.2 EDS分析45-46
- 4.3.3 TEM分析46-47
- 4.3.4 BET分析47-48
- 4.3.5 荧光光谱分析48
- 4.3.6 光电性能分析48-50
- 4.3.7 IPCE分析50-51
- 4.4 Sm~(3+)敏化Eu~(3+)下转换光阳极的性能51-60
- 4.4.1 XRD分析51-52
- 4.4.2 EDS分析52-53
- 4.4.3 BET分析53-54
- 4.4.4 荧光光谱分析54-56
- 4.4.5 光电性能分析56-58
- 4.4.6 IPCE分析58-60
- 第五章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9
- 致谢69-70
-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玫;张改清;高淑娟;崔晓瑞;;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4年02期
2 洪祖培;刘蕙菁;;Au/TiO_2,Ru/TiO_2,Pt/TiO_2光阳极的电流-电压特性及制备[J];化学通报;1982年01期
3 高颖;张业茂;谭正;;表面沉积钯层的n型硅光阳极特性的研究[J];化学工程师;1991年04期
4 胡志强;刘显卿;黄德锋;高宏;;NiCr_2O_4/TiO_2薄膜光阳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S5期
5 丁辉;王鸣;杜兆富;赵栋梁;;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光阳极的几何参数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J];金属功能材料;2014年02期
6 赵义平;陶汝华;董伟伟;邵景珍;邓赞红;方晓东;;二氧化钛有序纳米阵列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23期
7 陈尧;池波;刘军;蒲健;李箭;;浸渍提拉法修饰阳极对DSSC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8年07期
8 ;上海硅酸盐所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基础研究中取得新进展[J];功能材料信息;2012年06期
9 田研;蒲健;池波;陈尧;李箭;;分散介质对多孔TiO_2光阳极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8年03期
10 郇正伟,庄启星,蔡启瑞;乙烯光电催化氧化的研究—金属/n-GaP光阳极[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昌健;郑大江;叶美丹;吕妙强;郭文熹;;一维多级纳米结构TiO2光阳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李亚峰;魏明灯;;金属有机框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界面调控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金嘉莹;汪洋;翟锦;;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1分会:基础化学教育[C];2014年
4 王弋;付立民;张建平;艾希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缺陷态分布及电荷抽取动力学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李健生;桑晓静;陈维林;苏忠民;王恩波;;多酸型光敏剂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袁帅;黄辉;王竹仪;赵尹;施利毅;蔡传兵;李东栋;;三维导电网格的构造及其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2年
7 庞爱英;李亚峰;孙逊;魏明灯;;ZnO光阳极表面酸性腐蚀的抑制及其对光电性能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8 罗文俊;邹志刚;;通过消除表面复合中心获得高效Ta_3N_5太阳能分解水光阳极[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1分会:光化学[C];2014年
9 吴颉;张修华;王世敏;刘显杰;吴立方;刘勇;;NPC光阳极的极化及其电池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10 李亚峰;魏明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界面修饰[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5分会:有机光伏[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恩言;基于TiO_2光阳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刘英博;基于多孔TiO_2光阳极的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D];天津大学;2015年
3 张林林;钌催化剂结构对DS-PEC中光阳极水氧化性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4 俞佳;氟/稀土上转换材料TiO_2复合光阳极的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赵晓冲;聚合物基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性能优化[D];清华大学;2013年
6 楚亮;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王丹;半导体氧化物光阳极的表面/界面修饰及水分解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向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黄妞;光阳极修饰和二氧化钛形貌调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3年
10 李鑫;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低温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玉青;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制备[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王文武;配位聚合物({Zn[4-Fluorobenzonitetrazole)]_2}_n)和ZnO在DSSC中的探究及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孙兆宗;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TiO_2光阳极材料制备与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赵刘英;量子点敏化TiO_2基底光阳极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光电性能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胡博;四氧化三钴修饰光阳极构建光分解水器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夏雪;Cu和Ag掺杂TiO_2染敏电池制备及光谱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周璐;包覆Al_2O_3的FTO@TiO_2光阳极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宋昌斌;碳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9 何宛虹;光阳极复合结构设计及其光电催化水氧化性能与机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10 杨奎;量子点敏化电池光阳极的自敏化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稀土掺杂光谱转换DSSC光阳极制备及性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1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421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