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磁多功能柔性Janus纳米带的构筑
本文关键词:光电磁多功能柔性Janus纳米带的构筑
更多相关文章: 多功能材料 静电纺丝技术 Janus纳米带 荧光 导电 磁性
【摘要】:近年来,多功能材料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光电磁多功能材料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具有特殊结构的多功能纳米材料比单一功能的纳米材料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静电纺丝技术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可控性和重复性高等优点,已成为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本论文中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构筑了[Eu(BA)3phen+Tb(BA)3phen]/PMMA复合纳米带,并构筑了特殊结构的光电磁三功能{[Eu(BA)3phen+Tb(BA)3phen]/PMMA}//[PANI/Fe3O4/PMMA]Janus纳米带以及{[Dy(BA)3phen+Eu(BA)3phen]/PMMA}//[PANI/Fe3O4/PMMA]Janus纳米带及其阵列,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Eu(BA)3phen+Tb(BA)3phen]/PMMA复合纳米带在290 nm单一波长激发下,通过改变Eu(BA)3phen/Tb(BA)3phen的比值,从而调节其发光颜色在红-黄-绿较大的范围内变化。此外,通过改变激发波长也能够调节样品的荧光颜色。制备的{[Eu(BA)3phen+Tb(BA)3phen]/PMMA}//[PANI/Fe3O4/PMMA]Janus纳米带以及{[Dy(BA)3phen+Eu(BA)3phen]/PMMA}//[PANI/Fe3O4/PMMA]Janus纳米带及其阵列都具有特殊的Janus结构,因此得到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导电性以及磁性质的多功能Janus纳米带。通过调控Eu(BA)3phen,Tb(BA)3phen,Dy(BA)3phen,PANI以及Fe3O4纳米粒子的含量,实现了Janus纳米带及其阵列的光色、导电和磁性的可调性。Janus纳米带及其阵列在全色显示器,电磁干扰屏蔽仪,分子电子学,微波吸收以及纳米设备等众多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
【关键词】:多功能材料 静电纺丝技术 Janus纳米带 荧光 导电 磁性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1;TQ340.6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22
- 1.1 静电纺丝技术8-9
- 1.1.1 静电纺丝的自组装过程8-9
- 1.1.2 对形成纤维有影响的参数9
- 1.2 发光材料9-13
- 1.2.1 稀土发光材料9-10
- 1.2.2 光色可调的方法10-13
- 1.3 Fe_3O_4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13-16
- 1.3.1 超顺磁性纳米粒子13-14
- 1.3.2 多功能的超顺磁性纳米粒子14
- 1.3.3 制备Fe_3O_4纳米粒子的不同方法14-16
- 1.3.4 核壳纳米粒子16
- 1.3.5 磁性Janus纳米粒子16
- 1.4 导电聚合物的研究16-18
- 1.4.1 导电聚合物16-17
- 1.4.2 聚苯胺(PANI)纳米结构的制备17-18
- 1.5 光电磁多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18-20
-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20-22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表征方法22-25
- 2.1 主要实验试剂22-23
- 2.2 实验设备和仪器23
- 2.3 表征方法23-25
- 2.3.1 XRD分析23
- 2.3.2 TG分析23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23
- 2.3.4 透射电镜(TEM)分析23
- 2.3.5 荧光光谱分析23-24
- 2.3.6 电性质分析24
- 2.3.7 磁性分析24-25
- 第三章 [Eu(BA)_3phen+Tb(BA)_3phen]/PMMA复合纳米带的制备与表征25-32
- 3.1 引言25
- 3.2 实验部分25-26
- 3.2.1 PMMA的制备25
- 3.2.2 稀土配合物Eu(BA)_3phen,Tb(BA)_3phen的制备25-26
- 3.2.3 [Eu(BA)_3phen+Tb(BA)_3phen]/PMMA复合纳米带的制备26
- 3.3 结果与讨论26-31
- 3.3.1 [Eu(BA)_3phen+Tb(BA)_3phen]/PMMA复合纳米带的形貌26-27
- 3.3.2 [Eu(BA)_3phen+Tb(BA)_3phen]/PMMA复合纳米带的荧光性能分析27-31
- 3.4 本章小结31-32
- 第四章 {[Eu(BA)_3phen+Tb(BA)_3phen]/PMMA}//[PANI/Fe_3O_4/PMMA]光电磁多功能Janus纳米带的制备与表征32-51
- 4.1 引言32-33
- 4.2 实验部分33-35
- 4.2.1 PMMA的制备33
- 4.2.2 稀土配合物Eu(BA)_3phen,Tb(BA)_3phen的制备33
- 4.2.3 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33
- 4.2.4 {[Eu(BA)_3phen+Tb(BA)_3phen]/PMMA}//[PANI/Fe_3O_4/PMMA] Janus纳米带的制备33-34
- 4.2.5 [Eu(BA)_3phen+Tb(BA)_3phen]/PANI/Fe_3O_4/PMMA复合纳米带制备34-35
- 4.3 结果与讨论35-50
- 4.3.1 {[Eu(BA)_3phen+Tb(BA)_3phen]/PMMA}//[PANI/Fe_3O_4/PMMA] Janus纳米带的结构及形貌35-37
- 4.3.2 {[Eu(BA)_3phen+Tb(BA)_3phen]/PMMA}//[PANI/Fe_3O_4/PMMA] Janus纳米带的荧光性能热重曲线分析37
- 4.3.3 {[Eu(BA)_3phen+Tb(BA)_3phen]/PMMA}//[PANI/Fe_3O_4/PMMA] Janus纳米带的荧光性能分析37-48
- 4.3.4 {[Eu(BA)_3phen+Tb(BA)_3phen]/PMMA}//[PANI/Fe_3O_4/PMMA] Janus纳米带的导电性质分析48
- 4.3.5 {[Eu(BA)_3phen+Tb(BA)_3phen]/PMMA}//[PANI/Fe_3O_4/PMMA] Janus纳米带的磁性质研究48-50
- 4.4 本章小结50-51
- 第五章 {[Dy(BA)_3phen+Eu(BA)_3phen]/PMMA}//[PANI/Fe_3O_4/PMMA] 光电磁多功能Janus纳米带阵列的制备与表征51-68
- 5.1 引言51
- 5.2 实验部分51-54
- 5.2.1 PMMA的制备51-52
- 5.2.2 稀土配合物Eu(BA)_3phen, Dy(BA)_3phen的制备52
- 5.2.3 包覆油酸的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52
- 5.2.4 {[Dy(BA)_3phen+Eu(BA)_3phen]/PMMA}//[PANI/Fe_3O_4/PMMA] Janus纳米带阵列的制备52-53
- 5.2.5 [Dy(BA)_3phen+Eu(BA)_3phen]/PANI/Fe_3O_4/PMMA复合纳米带的制备53-54
- 5.3 结果与讨论54-66
- 5.3.1 {[Dy(BA)_3phen+Eu(BA)_3phen]/PMMA}//[PANI/Fe_3O_4/PMMA] Janus纳米带的结构及形貌54-56
- 5.3.2 {[Dy(BA)_3phen+Eu(BA)_3phen]/PMMA}//[PANI/Fe_3O_4/PMMA] Janus纳米带阵列的荧光性能分析56-64
- 5.3.3 {[15%Dy(BA)_3phen+n%Eu(BA)_3phen]/PMMA}//[PANI/Fe_3O_4/ PMMA] Janus纳米带阵列的导电性质分析64
- 5.3.4 {[15%Dy(BA)_3phen+n%Eu(BA)_3phen]/PMMA}//[PANI/Fe_3O_4/ PMMA] Janus纳米带阵列的磁性质研究64-66
- 5.4 本章小结66-68
- 结论68-70
- 致谢70-71
- 参考文献71-78
- 附录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颂东;曹小艳;王小波;石彪;汪金方;;掺银二氧化钛纳米带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材料工程;2009年10期
2 杨志雄;杨金新;刘琦;谢禹鑫;熊翔;欧阳方平;;扶手椅型二硫化钼纳米带的电子结构与边缘修饰[J];物理化学学报;2013年08期
3 ;留美中国专家发现并合成“纳米带”[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年02期
4 ;纳米带[J];新材料产业;2002年05期
5 杨枣;彭坤;袁缓;刘富生;胡爱平;;纳米带的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6年05期
6 ;石墨纳米带有望成半导体新材料[J];材料导报;2008年S2期
7 黄岚;张宇;郭志睿;顾宁;;半胱氨酸诱导金纳米带室温合成[J];科学通报;2008年20期
8 王卓华;;温和条件下碲纳米带的稳定性研究[J];建材世界;2009年04期
9 陈伟;付红兵;姚建年;;1,3-二苯基-2-吡唑啉纳米带的制备及其光波导性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宋玉哲;董佳敏;刘斌;王运福;李旭东;刘国汉;;硝酸诱导金纳米带的晶种法制备及光谱表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中军;李志儒;黄旭日;孙家钟;;氨基取代和锂掺杂纳米带导致大的静态第一超极化率[A];第十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杨冬;王非;翟雷应;梁建;马淑芳;许并社;;氮化镓纳米带的制备和表征[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3 王彦敏;堵国君;黄林勇;刘宏;王继扬;;单晶铋纳米带的制备与生长机制研究[A];中国晶体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刘宏;周伟家;赵振环;田健;王继扬;;二氧化钛纳米带表面异质结构:设计、制备和应用[A];第十六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08纳米晶体及其表征[C];2012年
5 王立峰;;单层石墨纳米带的中弯曲波的非局部弹性理论研究及分子动力学模拟[A];第十二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查文珂;何莉萍;;石墨烯纳米带掺杂球形磷酸铁锂的制备及性能[A];中国固态离子学暨电池材料青年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吕超;陈晓;靖波;;离子自组装制备有机荧光纳米带[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英;马秀良;;ZnO纳米带的电子显微学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李英;徐舸;杨春娜;马秀良;;正交相SnO_2纳米带的电子显微学研究[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李大鹏;王冠中;;氧化物半导体超晶格纳米带自组装生长和结构表征[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仁;纳米材料的新朋友“纳米带”[N];北京科技报;2001年
2 柏林记者 张兆军;我合成首例单晶碲化物纳米带[N];科技日报;2007年
3 黄敏;光能“拧弯”物体[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记者 李宏策 刘霞;新法制得高质量石墨烯纳米带[N];科技日报;2014年
5 张小军;留美中国专家发现并合成“纳米带”[N];大众科技报;2001年
6 李宏策;石墨烯纳米带生产新工艺开发成功[N];科技日报;2012年
7 郝钢;我国科学家合成世界首例单晶碲化物纳米带[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8 记者 刘霞;美首次“种”出石墨烯纳米带[N];科技日报;2013年
9 记者 张小军;发现并合成“纳米带”[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10 董映璧;新加坡用激光让硫化镉纳米带降温40℃[N];科技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玉玲;硅纳米带及氟饱和氮化铝纳米带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易均辉;钛基底上一维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许冠辰;化学气相沉积法控制合成低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衡伯军;Cu_2O和CuO纳微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兆国;拓扑绝缘体Bi_2Te_2Se纳米带的量子相干输运实验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6 吴文志;类石墨烯二维材料及其纳米带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7 白慧;硼球烯B_(40)的化学修饰[D];山西大学;2015年
8 张小欧;新型低维材料电磁和输运性质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9 马玲;改性石墨烯储氢和气敏性质及硅纳米带掺杂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郑亚荣;基于廉价金属复合材料电催化剂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霞;稀土钙钛矿型氧化物纳米带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2 孙楠楠;钛碳二维结构的理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曹杉杉;锂电池正极材料钒酸铵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4 陈洁;掺杂对锯齿型硅烯纳米带输运性质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年
5 徐龙;Ti原子吸附对锯齿型硅烯纳米带的电、磁和热电性质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年
6 姜彤彤;Au-Pd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龚乃良;稀土(Er~(3+),Yb~(3+))掺杂SnO_2纳米带的制备及气敏性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靖逸;卤氧化铋多级结构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张选梅;锯齿形硅烯纳米带电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李敏;单面氢化石墨烯的结构、能带调控以及二硫化钼纳米带的边缘功能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40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54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