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氧化铝模板自还原金属法构建超疏水表面和制备Janus粒子

发布时间:2017-08-02 05:01

  本文关键词:氧化铝模板自还原金属法构建超疏水表面和制备Janus粒子


  更多相关文章: 氧化铝模板 还原反应 超疏水 Janus粒子


【摘要】:铝因密度小,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航天航空、汽车制造和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而通过阳极氧化法制备的多孔氧化铝薄膜因具有孔密度高(1010pores cm-1),高表面积(180-250 m2 g-1)和孔径大小能精确控制等独特性质在制备低维多功能材料领域有大量的应用。在这些制备方法中,电化学沉积法和无电化学沉积法是最常应用的两种方法,由于不需要通电和在氧化铝孔底喷金处理,而只是将氧化铝模板放入镀液反应,使无电沉积法受到了特别的关注。首先,我们将未除去铝基底的氧化铝模板放入氯化镍盐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然后用硬脂酸修饰样品,成功的在铝基氧化铝膜上构建了具有防腐蚀性和磁性的超疏水表面。通过SEM, EDX, Tafel和接触角测试仪对样品的成分,疏水性,防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其接触角高达156.7。,滚动角小于2。,显示了优异的疏水性。中性3.5wt% NaCl腐蚀介质中极化测试表明,超疏水表面试样自腐蚀电位提高了419.7mV显示了良好的防腐蚀效果。另外,制备的超疏水样品具有磁性,能像小船一样在水面浮动,并在磁场存在下向磁铁方向游动。其次,我们提出了一种氧化铝模板自还原制备金属Janus粒子的方法,我们将铝基氧化铝模板放入金属氯化物水溶液中,在氧化铝孔上部沉积了金属(钴,铜,镍,锡,钯,金和铂)颗粒,超声后,粒径大小均匀的微米级金属颗粒从氧化铝模板上脱落,即可获得金属Janus粒子。电镜显示制备的金属粒子一面是平面状,另一面是球状或形貌各异的花瓣状,我们制备的金属Janus粒子是在物理上不同形貌的对称,并有望应用于催化和电磁领域。
【关键词】:氧化铝模板 还原反应 超疏水 Janus粒子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0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氧化铝模板制备纳米材料10-14
  • 1.1.1 氧化铝模板的制备10-12
  • 1.1.2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制备纳米材料12-14
  • 1.2 Janus粒子的制备与应用14-18
  • 1.2.1 Janus粒子的定义和分类14
  • 1.2.2 Janus粒子的制备方法14-18
  • 1.2.3 Janus粒子的应用18
  • 1.3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18-20
  • 第二章 氧化铝模板上自还原法沉积镍及其原理20-27
  • 2.1 引言20
  • 2.2 氧化铝模板的制备20-23
  • 2.2.1 试剂及仪器20
  • 2.2.2 实验装置20-21
  • 2.2.3 一步阳极氧化实验流程21-22
  • 2.2.4 两步阳极氧化实验流程22
  • 2.2.5 实验结果22-23
  • 2.3 氧化铝模板沉积镍实验部分23-26
  • 2.3.1 实验材料23
  • 2.3.2 实验步骤23
  • 2.3.3 样品表征23-24
  • 2.3.4 结果讨论24-25
  • 2.3.5 反应原理25-26
  • 2.4 结论26-27
  • 第三章 氧化铝模板自还原镍构建超疏水表面27-36
  • 3.1 引言27-29
  • 3.2 实验部分29-35
  • 3.2.1 试剂和仪器29
  • 3.2.2 构建超疏水表面29-30
  • 3.2.3 材料表征30-35
  • 3.3 结论35-36
  • 第四章 金属(钴,铜,镍,锡,钯,金和铂)Janus粒子的制备36-51
  • 4.1 引言36
  • 4.2 实验部分36-50
  • 4.2.1 试剂和仪器36-37
  • 4.2.2 Janus钴粒子制备与表征37-40
  • 4.2.3 Janus铜粒子制备与表征40-42
  • 4.2.4 Janus镍粒子制备与表征42-43
  • 4.2.5 Janus锡粒子制备与表征43-45
  • 4.2.6 Janus钯粒子制备与表征45-47
  • 4.2.7 Janus金粒子制备与表征47-48
  • 4.2.8 Janus铂粒子制备与表征48-50
  • 4.3 结论50-51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1-52
  • 5.1 结论51
  • 5.2 展望51-52
  • 参考文献52-57
  • 致谢57-58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翠艳,鄢宏,陈蓉娜;氧化铝模板的制备方法及特征[J];物理测试;2004年05期

2 汤宏伟;王蒋亮;常照荣;苗旺;孙东;;高质量氧化铝模板的制备及其研究[J];表面技术;2007年01期

3 杨咏东;李剑平;张骏;;氧化铝模板二步法制备工艺的改进[J];机械工程材料;2007年04期

4 范胜华;李海涛;刘力虎;李耀鹏;孙会元;;氧化铝模板的制备及表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5 敖昕;戴金辉;时磊艳;徐楠;;超薄氧化铝模板的制备及应用[J];功能材料;2011年S1期

6 洪建明,杨绍光,于冬亮,朱浩,都有为;纳米孔洞氧化铝模板的电镜观测[J];电子显微学报;2000年04期

7 邢茹;鲁毅;赵建军;;氧化铝模板的制备方法[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8 朱小虎;;氧化铝模板的制备[J];福建建筑;2008年10期

9 杨宁;陈永坤;王剑华;郭玉忠;;阳极氧化工艺制备氧化铝模板[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9年03期

10 徐大印;杨咏东;何志巍;李剑平;吴现成;;沉积在氧化铝模板上的纳米SiC的结构和发光性质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接武;吴玉程;郑红梅;王岩;洪雨;秦永强;舒霞;郑玉春;黄新民;;第一次氧化时间及扩孔方式对氧化铝模板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2 朱小虎;;氧化铝模板的制备[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洪建明;杨绍光;于冬亮;朱浩;都有为;;纳米孔洞氧化铝模板的电镜观测[A];第十一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洪羽;毛忠泉;陈弟虎;;基于氧化铝模板表面上的钴反点阵薄膜的制备、表征及模拟[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7年

5 韩凤梅;彭必先;陈丽娟;;氧化铝模板的制备及在碳纳米管制备中的应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赵坚;高泉涌;杨勇;;碳纳米管的氧化铝模板法合成及其电化学研究[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常明;张俊喜;陆启飞;燕友果;张立德;;氧化铝模板中合成聚苯胺纳米管阵列及其机理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8 常明;张俊喜;陆启飞;燕友果;张立德;;氧化铝模板中合成聚苯胺纳米管阵列及其机理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范丽霞;郭东来;任峰;付强;蒋昌忠;;EBSD研究衬底晶界对氧化铝模板纳米孔洞有序性影响[A];第二届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周琴;江志裕;;纳米结构铅管的制备及其表征[A];2005年上海市电镀与表面精饰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秦秀芳;基于氧化铝模板可控生长的一维磁性纳米结构的制备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杨阳;基于硅基多孔氧化铝模板的硅基纳米发光材料和结构的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3 于开录;模板法合成一维纳米管阵列[D];天津大学;2004年

4 李rc;氧化铝模板自还原法制备金属及合金纳米线的表征与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谢成根;纳米结构TNT分子印记探针及其仿生敏感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6 白鹏;介孔氧化铝合成新方法及其在功能材料合成中的扩展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杰;氧化铝模板法制备细粒径高结晶YAG颗粒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张建辉;氧化铝模板自还原金属法构建超疏水表面和制备Janus粒子[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6年

3 范江侠;基于氧化铝模板的超顺磁柔性纤毛系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4 解波雨;基于氧化铝模板的一维纳米结构的构筑与表征[D];浙江大学;2007年

5 骆志远;无阻挡层氧化铝模板的制备及应用[D];复旦大学;2012年

6 王利娜;制备条件对氧化铝模板有序性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旭;氧化铝模板法一维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形成机理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恒君;氧化铝模板法电沉积制备一维金属纳米材料[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9 陆晓晶;氧化铝模板法制备一维无机纳米材料[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10 梁永峰;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基底设计与测试[D];中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07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607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9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