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多孔结构与粗糙表面辐射偏振特性的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17-08-20 23:13

  本文关键词:多孔结构与粗糙表面辐射偏振特性的数值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纳米球孔阵列结构 粗糙表面 时域有限差分法 等效粗糙度层 辐射特性 椭偏参数


【摘要】:由于微结构表面的几何尺度和入射波长相接近,会产生微尺度效应,因此需求解Maxwell方程组来获得其辐射偏振特性,过去微结构的研究重点在于化学制备的方法以及能量传播等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了多孔结构与粗糙表面的辐射偏振特性。重点研究了金属纳米球孔阵列结构的辐射偏振特性及光谱椭偏法测量中基于有效介质理论的等效粗糙度层模型对粗糙表面修正效果的评估文中用基于Maxwell方程组的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金属纳米球孔阵列结构的光谱辐射特性。计算结果发现,正入射的情况下,金属镍纳米球孔阵列结构的空腔直径为0.2~0.8μm时,在入射波长为0.2~2.0μm的范围内会出现两个吸收峰,并且,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及波段宽度与空腔直径、金属填充高度、入射角、偏振角这些因素有关。此外,文中还分析了温度对金属钨纳米球孔阵列结构的辐射特性的影响。金属镍纳米球孔阵列结构能量吸收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结构的上表面,尤其是孔口附近。在实际应用中,针对目标波段,可以通过调节空腔直径、填充高度、入射角及偏振角等因素,调节结构的辐射特性,优化目标波段内的光谱吸收率,这在热光伏系统、能量吸收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此外,文中分析了金属镍纳米球孔阵列结构的椭偏特性随空腔直径的变化规律。在光谱椭偏法测量中,通常用等效粗糙度层模型对光学常数进行修正,以消除表面粗糙度对结果的影响。本文用基于Maxwell方程组的时域有限差分法与基于有效介质理论的等效粗糙度层模型两种方法,分别计算随机粗糙表面的椭偏参数,以时域有限差分法的结果作为基准,比较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偏差值,分析光谱椭偏法中等效粗糙度层模型的修正效果。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均方根粗糙度越大,等效粗糙度层模型准确性越低,修正效果越差,且入射波长越小,这种影响越明显。入射角越接近布儒斯特角,等效粗糙度层模型的准确性越低,修正效果越差,且介质的k值越小,这种影响越明显。文中发现,自相关长度?=0.5?m时,等效粗糙度层模型的准确性最高。在光谱椭偏法测量中用等效粗糙度层模型对光学常数进行修正时,本文的计算结果可以对此模型的修正效果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纳米球孔阵列结构 粗糙表面 时域有限差分法 等效粗糙度层 辐射特性 椭偏参数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2.1 多孔结构的辐射特性10-11
  • 1.2.2 表面粗糙度对椭偏特性的影响11-13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3-15
  • 第2章 辐射特性及椭偏参数的数值模拟方法15-20
  • 2.1 Maxwell方程组及本构关系15
  • 2.2 时域有限差分法基本原理15-17
  • 2.2.1 时间与空间离散间隔的稳定性要求16
  • 2.2.2 吸收边界条件16-17
  • 2.3 辐射特性的计算17-18
  • 2.4 椭偏参数的计算18-19
  • 2.5 本章小结19-20
  • 第3章 金属纳米球孔阵列结构的辐射偏振特性20-38
  • 3.1 金属纳米球孔阵列结构模型20-21
  • 3.2 收敛性验证21
  • 3.3 金属纳米球孔阵列结构的光谱辐射特性21-33
  • 3.3.1 空腔直径的影响21-24
  • 3.3.2 填充高度的影响24-28
  • 3.3.3 入射角的影响28-30
  • 3.3.4 温度的影响30-33
  • 3.4 能量吸收的分布33-35
  • 3.5 金属镍纳米球孔阵列结构的椭偏特性35-37
  • 3.6 本章小结37-38
  • 第4章 椭偏测量中等效粗糙度层的修正效果38-57
  • 4.1 等效粗糙度层模型39-41
  • 4.2 时域有限差分法网格收敛性验证41-42
  • 4.3 等效粗糙度层模型对粗糙表面的修正效果42-55
  • 4.3.1 均方根粗糙度的影响43-44
  • 4.3.2 自相关长度的影响44-46
  • 4.3.3 介质k值的影响46-52
  • 4.3.4 入射角与波长的影响52-55
  • 4.4 本章小结55-57
  •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63-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炊明伟;冯有前;王崴;李培林;马军林;;三维高斯粗糙表面数字化模拟方法[J];表面技术;2013年02期

2 邢进华;金属薄片的粗糙表面对热传导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3 吉肖;贾志海;蔡小舒;;规则微观结构粗糙表面浸润性研究[J];材料导报;2013年14期

4 李成贵,朱庆科,,荆忠元;粗糙表面的分形表征[J];现代计量测试;1996年04期

5 黄健萌;高诚辉;李友遐;;粗糙表面基于G-W接触的三维瞬态热结构耦合[J];机械强度;2008年06期

6 王霄;梁春;刘会霞;闫华;;车削真实粗糙表面的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J];润滑与密封;2008年12期

7 曾泉人;刘更;刘天祥;佟瑞庭;刘岚;;二维自适应粗糙表面表征参数相关性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2年05期

8 高春甫;邬敏;;粗糙表面精度测量系统的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5年06期

9 贾志海;雷威;贺吉昌;蔡泰民;;振动诱导微结构粗糙表面水滴Wenzel-Cassie状态转变特性[J];化工学报;2014年02期

10 陶东平;粗糙表面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J];金属学报;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星;高诚辉;周超;黄建萌;;粗糙表面滑动干摩擦接触模拟仿真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黄健萌;高诚辉;李友遐;刘智;陈耀亮;;工程粗糙表面接触摩擦热力学研究进展[A];第八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峰璧;谢友柏;;粗糙表面三体接触理论研究[A];第三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陈自强;陈立功;倪纯珍;王裕文;薛锦;;粗糙表面超声检测信号损失研究[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1年

5 盛选禹;雒建斌;温诗铸;;中等载荷下粗糙表面与光滑表面的静摩擦系数[A];第三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6 王顺;胡元中;王文中;王慧;;润滑点接触粗糙表面滑动摩擦因数的实验研究[A];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6年

7 洛志远;陈十一;;分子尺度粗糙表面对于固液界面动量能量交换的不同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江舒;王春勇;来建成;李振华;卞保民;陆建;;二维随机粗糙表面偏振光散射Stokes矢量的Monte-Carlo模拟[A];鲁豫赣黑苏五省光学(激光)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赖联锋;高诚辉;黄健萌;;二维随机双粗糙面滑动摩擦剪切应力分析[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潘晋;沈钊;徐丰仁;;粗糙表面气体静压润滑轴承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雨薇;影响摩擦磨损的接触热动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冰;两类粗糙表面流场特征的数值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2 冯兰兰;线接触粗糙表面的分形模拟与接触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张晓寒;表面粗糙度以及多尺度粗糙表面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4 陈荣誉;微观粗糙表面黏着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金荣;多孔结构与粗糙表面辐射偏振特性的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李鹏;粗糙表面热接触有限元数值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7 刘智;基于分形理论的粗糙表面三维瞬态温度/压力/应力场数值模拟[D];福州大学;2005年

8 梁春;基于三维真实粗糙表面的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D];江苏大学;2009年

9 任晓;三维粗糙表面的表征及其气体密封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廖东日;基于FFT与线性变换方法的粗糙表面数值模拟[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09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709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e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