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固相反应法制备的碳基纳米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一锅固相反应法制备的碳基纳米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一锅法 固相反应 碳基材料 储锂(钠)性能 电化学电容器
【摘要】:碳基材料由于其化学稳定性高、导电性好等优点,已经在能量储存和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碳基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及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其中,分级多孔的碳基纳米材料特别是有杂原子掺杂、金属复合的碳基纳米材料作为电极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论文主要采用一锅固相反应法一种简易环保的合成方法,简便地合成了一系列的有杂原子掺杂、金属复合的分级多孔碳基纳米材料。由于该法对环境友好,所制备的碳基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组成,因此,表现出优异的储锂(钠)以及电化学电容性能,展现了该法制备的碳基纳米材料在新能源材料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研究的结论如下:(1)将丁二酮肟和锌盐作为前驱体,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制备出了两种有氮掺杂的多孔碳材料。用一步法制备的N-C(900℃)纳米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化学电容器的性能。例如,在0.5 Ag~(-1)的电流密度下,N-C(900℃)纳米材料法拉第电容高达112.2 F g~(-1)。用两步法制备的N-C(700℃)纳米材料,表现出了较好的储锂性能。例如,在100 mAhg~(-1)的充放电速率下,经过100次循环,它的可逆比容量仍然能保持在700.0 mAhg~(-1),这远远高于碳材料的理论比容量(372 mAh g~(-1))。(2)以丁二酮肟和镍盐为前驱体,通过一锅固相反应法一步合成了中空多孔的均匀镶嵌镍的氮掺杂碳复合材料(H-Ni@N-C Network)。再进一步用盐酸酸化后,去除部分Ni,得到含有少量Ni纳米粒子的中空多孔网状结构材料(L-Ni@N-C Network)。将L-Ni@N-C Network纳米材料作为电极材料,它不仅表现出了极佳的储锂性能,也表现出了较好的储钠性能。(3)以邻苯二胺、邻香草醛与钴盐为前驱体,通过一锅固相反应法一步合成了均匀镶嵌有Co纳米粒子的中空凹多面体碳复合纳米材料。此材料的中空结构能有效地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效应,促使了锂离子的快速传输。将它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它表现出了较高的可逆容量、好的循环稳定性以及高的倍率性能。在100 mAhg~(-1)的充放电速率下,经过100次循环,它的可逆比容量仍然能保持在1189.8 mAhg~(-1)。
【关键词】:一锅法 固相反应 碳基材料 储锂(钠)性能 电化学电容器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27.11;TB38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22
- 1.1 引言8-9
- 1.2 锂离子电池9-11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9
- 1.2.2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9-10
- 1.2.3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和发展10-11
- 1.3 超级电容器11-13
- 1.3.1 超级电容器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11
- 1.3.2 超级电容器的基本结构、分类及工作原理11-12
- 1.3.3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及应用12-13
- 1.4 固相反应13-14
- 1.4.1 低温固相化学反应法的概况及发展13
- 1.4.2 低温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13-14
- 1.5 纳米材料14-16
- 1.5.1 纳米材料的定义与分类14-15
- 1.5.2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15
- 1.5.3 碳纳米材料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15-16
-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6-18
- 参考文献18-22
- 第2章 多孔碳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以丁二酮肟与醋酸锌为前驱体22-37
- 2.1 引言22
- 2.2 实验部分22-25
- 2.2.1 实验试剂22-23
- 2.2.2 N掺杂多孔碳纳米材料的制备23
- 2.2.3 N-C多孔纳米材料的表征23-24
- 2.2.4 电极材料的制备24
- 2.2.5 电池的组装与电化学性能测试24-25
- 2.3 结果与讨论25-35
- 2.3.1 一步法制备的N-C多孔纳米材料的表征及超级电容器性能25-30
- 2.3.2 两步法制备的N-C多孔纳米材料的表征及其储锂性能30-35
- 2.4 小结35-36
- 参考文献36-37
- 第3章 中空多孔碳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钠)性能-以丁二酮肟与醋酸镍为前驱体37-50
- 3.1 引言37
- 3.2 实验部分37-38
- 3.2.1 H-Ni@N-C Network与L-Ni@N-C Network的制备37-38
- 3.2.2 Ni@N-C Network的表征38
- 3.2.3 Ni@N-C Network的电化学性能测试38
- 3.3 结果与讨论38-46
- 3.3.1 Ni@N-C Network的表征及形成机制分析38-44
- 3.3.2 Ni@N-C Network的储锂性能44-46
- 3.3.3 Ni@N-C Network的储钠性能46
- 3.4 小结46-47
- 参考文献47-50
- 第4章 中空凹多面体碳基纳米材料及其储锂性能-以芳香醛、芳香胺及醋酸钴为前驱体50-56
- 4.1 引言50
- 4.2 实验部分50-51
- 4.2.1 均匀镶嵌有金属Co纳米粒子的中空凹多面体碳复合材料的制备50
- 4.2.2 中空凹多面体Co@N-C复合材料的表征50
- 4.2.3 电极的制备50-51
- 4.2.4 电池的组装与超级性能测试51
- 4.3 结果与讨论51-54
- 4.3.1 中空凹多面体Co@N-C复合材料的制备51-53
- 4.3.2 中空凹多面体Co@N-C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研究53-54
- 4.4 小结54-55
- 参考文献55-56
- 第5章 总结56-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的的学术成果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仕国,施冬梅,邓辉;纳米材料的特异效应及其应用[J];自然杂志;2000年02期
2 ;纳米材料 新世纪的黄金材料[J];城市技术监督;2000年10期
3 ;什么是纳米材料[J];中国粉体技术;2000年05期
4 邹超贤;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J];广西化纤通讯;2000年01期
5 吴祖其;纳米材料[J];光源与照明;2000年03期
6 ;纳米材料的特性与应用方向[J];河北陶瓷;2000年04期
7 沈青;纳米材料的性能[J];江苏陶瓷;2000年01期
8 李良训;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应用[J];金山油化纤;2000年01期
9 刘冰,任兰亭;21世纪材料发展的方向—纳米材料[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刘忆,刘卫华,訾树燕,王彦芳;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及其应用[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少强;邱化玉;;纳米材料在造纸领域中的应用[A];'2006(第十三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宋云扬;余涛;李艳军;;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安全性研究进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4 钟家湘;葛雄章;刘景春;;纳米材料改造传统产业的实践与建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5 高善民;孙树声;;纳米材料的应用及科研开发[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6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1年
7 金一和;孙鹏;张颖花;;纳米材料的潜在性危害问题[A];中国毒理学通讯[C];2001年
8 张一方;吕毓松;任德华;陈永康;;纳米材料的二种制备方法及其特征[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古宏晨;;纳米材料产业化重大问题及共性问题[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10 马玉宝;任宪福;;纳米科技与纳米材料[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建人;我国出台首批纳米材料国家标准[N];中国建材报;2005年
2 记者 王阳;上海形成纳米材料测试服务体系[N];上海科技报;2004年
3 ;纳米材料七项标准出台[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4 通讯员 韦承金邋记者 冯国梧;纳米材料也可污染环境[N];科技日报;2008年
5 廖联明;纳米材料 利弊皆因个头小[N];健康报;2009年
6 卢水平;院士建议开展纳米材料毒性研究[N];中国化工报;2009年
7 郭良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院士;纳米材料的环境应用与毒性效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任雪梅 莫璇;中科院纳米材料产业园落户佛山[N];佛山日报;2011年
9 实习生 高敏;纳米材料:小身材涵盖多领域[N];科技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李军;纳米材料加速传统行业升级[N];中国化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杨;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生物成像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艳丽;基于氧化钛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能量存储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3 吴勇权;含铕稀土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曹仕秀;二硫化钨(WS_2)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与光吸收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廖蕾;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催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胥明;一维氧化物、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功能化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7 李淑焕;纳米材料亲疏水性的实验测定与计算预测[D];山东大学;2015年
8 范艳斌;亚细胞水平靶向的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9 丁泓铭;纳米粒子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理论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10 骆凯;基于金和石墨烯纳米材料的生物分子化学发光新方法及其应用[D];西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芸颉;卟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刘武;层状纳米材料/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小芳;基于纳米材料/聚合膜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生物小分子多组分的检测[D];西南大学;2015年
4 王小萍;基于金纳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郭建华;金纳米材料的修饰及其纳米生物界面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魏杰;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的光热毒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华艳;改性TiO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8 胡雪连;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荧光传感体系的构筑[D];江南大学;2015年
9 黄樊;氧化钴基催化材料形貌、晶面控制与催化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10 周佳林;新型核壳结构金纳米材料用于肿瘤的近红外光热治疗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69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769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