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用β二酮类金属有机前驱体原子层沉积金属薄膜

发布时间:2017-09-01 04:49

  本文关键词:用β二酮类金属有机前驱体原子层沉积金属薄膜


  更多相关文章: β二酮类金属有机前驱体 原子层沉积 金属薄膜


【摘要】:在现代纳米科技中,三维共形沉积金属薄膜或金属纳米结构,在微电子、光电子、磁存储和催化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β二酮类金属有机前驱体(乙酰丙酮、氟化的乙酰丙酮),采用原子层沉积(ALD)的方法在硅片和石英玻璃上沉积贵金属(Ir、Pd、Pt)和过渡金属(Cu)。采取X射线衍射(XRD)、能谱测试(EDS)、X射线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手段对金属薄膜的结构、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在衬底上的Ir、Pt均为金属单质而Cu和Pd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物和硅化物,可能由于钯粒子的扩散形成硅化物和铜暴露空气中被氧化的原因。通过对这类β二酮类金属有机前驱体沉积金属薄膜过程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中的共通性,并将其拓展到其他金属薄膜的沉积。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中科院嘉兴微电子仪器与设备工程中心;
【关键词】β二酮类金属有机前驱体 原子层沉积 金属薄膜
【分类号】:TB383.2
【正文快照】: 0前言 近年来,贵金属和过渡金属由于具有某些独特和卓越的物理化学特性,如高熔点、高化学稳定性、高强度、良好的延展性、抗氧化性、耐腐蚀性、高催化活性以及良好的导电性,而广泛应用于微电子[1-3]、光学[4]、电极材料[5]、燃料电池[6-7]、气敏元件[8]和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属薄膜成形新技术[J];金属功能材料;1999年01期

2 唐武;邓龙江;徐可为;;金属薄膜结合性能的评价方法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08期

3 赵鹏,田晓珍,姚燕燕,许启明,GedankenA;玻璃表面纳米钌金属薄膜的湿化学制备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5年01期

4 钟曼英,易行;国产软铝材料硬化规律的研究[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5 ;拜耳公司研发成功聚碳酸脂金属薄膜嵌入技术[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8年05期

6 刘冰,袁华堂,张允什,陈静,张国庆,姚素薇,郭鹤桐;半导体/金属薄膜的研究进展[J];材料保护;1998年11期

7 任德斌;王经伟;苑宏利;张广平;;有表面微裂纹的金属薄膜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马德军,徐可为,何家文,JianLU;利用纳米压入加载曲线确定金属薄膜的屈服强度和硬化指数 Ⅰ.数值模拟[J];金属学报;1999年10期

9 曹晓晖,,唐兆麟,黄荣芳,闻立时,师昌绪;金属薄膜形成过程中电导特性变化的有效媒质理论[J];金属学报;1996年04期

10 高光藩,丁信伟;周边夹持大应变金属薄膜力学解析方法[J];化工机械;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敏锦;谢惠民;朱建国;李晓军;;金属薄膜表面光栅制作的新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干ng;;超快速激光照射下金属薄膜的热应力响应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3 高党忠;;自支撑金属薄膜厚度测量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9年版)[C];2010年

4 姜文全;杜广煜;巴德纯;杨帆;;金属薄膜表面微裂纹萌生行为的分子动力学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宋晶如;魏悦广;;金属薄膜沿陶瓷基撕裂的界面力学行为尺度效应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唐武;徐可为;;集成电路中金属薄膜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A];TFC'05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马锋;罗崇泰;王多书;陈焘;叶自煜;刘宏开;李锦磊;熊玉卿;;用于激光直写灰度掩模的二元金属薄膜的制备及光学性质[A];中国真空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陈安民;姜远飞;隋来志;刘航;金明星;丁大军;;飞秒激光照射双层金属薄膜的热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张广平;;循环加载下金属薄膜的裂纹萌生行为及其微观机制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周志平;马维;;超快激光作用下纳米薄膜热/力响应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文;日本新技术可循环使用建材[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2 木新;日本开发粘接建材新技术[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门玉涛;纳米金属薄膜拉伸变形分叉的实验研究和数值分析[D];天津大学;2011年

2 胡晓;亚波长结构金属薄膜中光的异常传输现象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王升;金属薄膜试片在博物馆藏展材料评估中的研究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良;紫外表面处理提高金属薄膜与PMMA结合结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世杰;纳米尺度金属薄膜拉伸分叉问题数值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薛国宏;柔性基底上金属薄膜延展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4 范知元;周期性纳米结构金属薄膜中光的传输特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李松权;基于表面等离子体谐振原理的金属薄膜色散特性检测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刘凯;亚波长周期性结构金属薄膜中超传输现象以及二阶非线性效应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张冠华;微纳米尺度金属薄膜拉伸分叉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8 李向阳;金属/介质膜系光电特性的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9 孙可为;纳米金属薄膜的光学性质[D];兰州大学;2006年

10 郭振山;纳米尺度金属薄膜在拉伸情况下的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70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770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0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