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片状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可视化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三角片状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可视化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银纳米三角片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 氯离子 过硫酸铵 三聚氰胺 多巴胺
【摘要】:银纳米三角片作为一种经典的贵金属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形状及可调节的等离子体光谱特性,其尺寸、形态、介质以及粒子之间的间距改变都会引起等离子体光谱性质变化,进而引起溶胶颜色发生相应改变。目前,三角片状银纳米粒子作为比色探针在比色传感系统方面备受关注。本文制备了均一、稳定、边角清晰的银纳米三角片(简称Ag TNPs),与被测物(氯离子、过硫酸铵和多巴胺)作用后,Ag TNPs的光谱特性发生一定改变,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建立了相应的光度分析法。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氯离子融蚀银纳米三角片从而引起银溶胶光学性质的改变,建立了水中氯离子的检测方法。通过调整还原剂的用量合成了不同形态的银纳米粒子,并研究其与氯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发现银纳米三角片与氯离子接触后会被融合为球形的银纳米颗粒,导致银纳米三角片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特征峰消失,同时产生球形银纳米的特征吸收峰,且随着氯离子量的增加,纳米银溶胶的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黄色。因此建立了冷却水中微量氯离子的紫外-可见吸光光度分析法,加标回收率在95.41%~106.67%之间,且相对标准偏差低于5.43%。2.研究了银纳米三角片和过硫酸铵的作用机制并建立了烟用水基胶中微量过硫酸铵的检测方法。过硫酸铵与银纳米三角片作用后,会不同程度地氧化银纳米三角片而使溶胶中银纳米三角片减少。银纳米三角片局域表面等离子体特性发生相应变化,特征峰大幅度的降低,溶胶颜色逐渐由蓝色变为无色。因此建立了一种烟用水基胶中微量过硫酸铵的检测新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4.4%~105.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低于5.6%。3.在光辐射作用下制备了粒径均匀的银纳米三角片,进一步利用三聚氰胺对其进行表面修饰。研究发现随着多巴胺的加入,三聚氰胺修饰的银纳米三角片在561 nm左右的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强度增强,862 nm左右的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强度下降,溶液的颜色也由蓝紫色逐渐变为蓝色。因此建立了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和色度法检测人血清中微量多巴胺,该方法在多巴胺浓度0.05到10μM范围内线性良好,加标回收率在92.4%~106.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低于5.32%。
【关键词】:银纳米三角片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 氯离子 过硫酸铵 三聚氰胺 多巴胺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14.122;TB383.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5
- 第一章 绪论15-27
- 1.1 纳米材料概述15-19
- 1.1.1 银纳米粒子15-16
- 1.1.2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性质16-19
- 1.2 银纳米粒子的制备19-22
- 1.2.1 物理法19-20
- 1.2.2 化学法20-22
- 1.2.2.1 化学还原法20-21
- 1.2.2.2 光照还原法21
- 1.2.2.3 电化学方法21
- 1.2.2.4 微波辅助还原法21-22
- 1.3 银纳米粒子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22-26
- 1.3.1 无机离子的检测22-23
- 1.3.2 小分子的检测23-24
- 1.3.3 生物分子的检测24
- 1.3.4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24-25
- 1.3.5 其它方面的应用25-26
- 1.3.5.1 金属助催化剂25
- 1.3.5.2 抗菌剂25-26
- 1.4 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26-27
- 第二章 基于银纳米三角片检测水中氯离子的光度法研究27-45
- 2.1 引言27
- 2.2 实验部分27-29
- 2.2.1 主要仪器与试剂27-28
- 2.2.2 银纳米溶胶的制备28
- 2.2.3 氯离子的检测28-29
- 2.3 结果与讨论29-43
- 2.3.1 银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特征描述29-31
- 2.3.2 银纳米三角片与氯离子反应条件的优化31-38
- 2.3.2.1 不同颜色的银纳米溶胶的选择31-37
- 2.3.2.2 pH的优化37
- 2.3.2.3 反应时间的优化37-38
- 2.3.3 选择性实验38-39
- 2.3.4 工作曲线39-40
- 2.3.5 水中氯离子的检测40-41
- 2.3.6 银纳米三角片与氯离子的反应机理41-43
- 2.4 结论43-45
- 第三章 基于银纳米三角片检测烟用水基胶中过硫酸铵的光度法研究45-61
- 3.1 引言45-46
- 3.2 实验部分46-47
-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46
- 3.2.2 银纳米溶胶的制备46
- 3.2.3 过硫酸铵的检测46-47
- 3.3 结果与讨论47-59
- 3.3.1 银纳米三角片与过硫酸铵反应的光谱特征47-49
- 3.3.2 银纳米三角片与过硫酸铵反应条件的优化49-55
- 3.3.2.1 银纳米粒子探针的选择49-52
- 3.3.2.2 pH的优化52-53
- 3.3.2.3 反应温度的优化53-54
- 3.3.2.4 反应时间的优化54-55
- 3.3.3 选择性实验55-56
- 3.3.4 工作曲线56-57
- 3.3.5 烟用水基胶中过硫酸铵的检测57-59
- 3.4 结论59-61
- 第四章 三聚氰胺功能化银纳米片检测多巴胺的光度法研究61-77
- 4.1 引言61-62
- 4.2 实验部分62-63
-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62
- 4.2.2 光辐射调控制备银纳米溶胶62-63
- 4.2.3 三聚氰胺功能化银纳米粒子检测多巴胺63
- 4.3 结果与讨论63-74
- 4.3.1 多巴胺检测原理63-67
- 4.3.2 检测条件的优化67-71
- 4.3.2.1 反应温度和时间的优化67-69
- 4.3.2.2 三聚氰胺用量的优化69
- 4.3.2.3 缓冲溶液的优化69-71
- 4.3.3 选择性实验71-72
- 4.3.4 工作曲线72-73
- 4.3.5 人血清中多巴胺的检测73-74
- 4.3.6 与其它多巴胺检测方法的对比74
- 4.4 结论74-77
- 结论77-78
- 致谢78-79
- 参考文献79-90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向华;黄胜堂;;银纳米粒子比色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0年12期
2 张瑛洧;李海龙;孙旭平;;基于银纳米粒子构建荧光传感平台用于核酸检测[J];分析化学;2011年07期
3 张志良;张兴业;辛智青;邓萌萌;宋延林;;银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在喷墨打印电路中的应用[J];化学通报;2011年10期
4 郑志刚;姚元元;张延彪;姚辉;徐超;尹洪宗;;银纳米粒子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杀灭机理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5 王睿;潘凌云;夏晓东;韩丹翱;齐霁;杨罕;;不同形态银纳米粒子的非线性光学特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年01期
6 陈延明;韩娇;;水相中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动力学行为研究[J];材料导报;2012年S2期
7 何声太,姚建年,解思深,汪裕萍,江鹏,时东霞,张昊旭,庞世瑾,高鸿钧;表面包敷1-壬基硫醇的银纳米粒子形成过程及其自组织有序阵列[J];中国科学(A辑);2001年06期
8 汤皎平;水合肼还原法制备银纳米粒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年16期
9 王刚,端木云,崔一平,张宇,刘宓;聚集效应对银纳米粒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的影响研究[J];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10 李秋玉;张澜萃;于敏;;淀粉保护的银纳米粒子的合成及表征[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涛;郑先亮;崔小强;郑伟涛;;温度和波长对光诱导制备银纳米粒子的影响[A];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3年
2 宫永纯;陈国杰;陈延明;沈国良;;丁二胺为还原剂合成银纳米粒子及表征[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3 吴焘;刘世勇;;温敏性聚合物/银纳米粒子复合胶囊的制备[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彭君;凌剑;张玲艳;曹秋娥;丁中涛;;基于光合成纳米簇催化生成银纳米粒子的色度法检测抗坏血酸[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2014年
5 冯兴丽;黄绍鑫;马厚义;;聚合物保护的金、银纳米粒子的相转移技术[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6 孙玉静;宋永海;王丽;孙兰兰;郭存兰;杨涛;刘哲林;李壮;;Ⅰ型胶原蛋白与银纳米粒子组装的多层膜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卢雁;梁慧君;;不同粒径银纳米粒子的合成和表征[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丁瑞平;王蒙;孙希鹏;王玉芳;;玻璃基质中银纳米粒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3年
9 周全法;包建春;徐正;;还原-保护法制备形状可控的金银纳米粒子[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1年
10 程敬泉;姚素薇;张卫国;王宏智;;超声诱导银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制备及其表征[A];2004年全国电子电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杜华斌;银纳米粒子对某些有益细菌伤害极大[N];科技日报;2011年
2 记者 杜华斌;加开发银纳米粒子水过滤技术[N];科技日报;2011年
3 常丽君;银纳米粒子能自发形成有新证据[N];科技日报;2011年
4 记者 张巍巍;新型银纳米粒子墨水问世[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剑;银纳米粒子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散射在生化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蒋小春;基于银纳米粒子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构建及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3 姜翔宇;基于浸润性原理的一维纳米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董新义;柠檬酸根修饰银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D];吉林大学;2009年
5 唐彬;各向异性银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表征、分析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刚;聚集对银纳米粒子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7 聂闯;银纳米粒子治疗鼠皮肤及虹膜黑色素瘤有效性及生物毒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8 张丹慧;基于银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9 杜建时;卤化银纳米粒子/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李艳;金、银纳米粒子的合成以及表面光谱特征和应用[D];苏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锋;银纳米粒子对大肠杆菌抗菌活性及机理的初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王茜;基于银纳米粒子的蛋白质与小分子荧光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3 石叶萌;银纳米粒子的光诱导法制备及形貌演化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赵莹;淀粉修饰的银纳米粒子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5 陈安逸;三角片状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可视化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6 李洁;银纳米探针的蛋白质可视化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7 李晶;银纳米粒子掺杂的向列液晶二波耦合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秦亚琼;水相中球形银纳米粒子的尺寸调控[D];吉林大学;2010年
9 郑志刚;银纳米粒子制备、表征及其杀菌性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10 荆京;水解条件下柠檬酸根修饰的球形银纳米粒子的尺寸调控[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30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830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