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二维金刚石(110)纳米膜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11:48

  本文关键词:二维金刚石(110)纳米膜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二维 金刚石 纳米 结构 质的 理论研究


【摘要】:二维纳米膜材料具有不同于体相材料的优异的力、热、光、电、磁等物理化学特性,拥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自从石墨烯材料被发现以来,与碳相关的二维纳米膜材料的研究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探索新型的二维碳材料并研究其特有性质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基础,具有高度的应用研究意义。本论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二维(110)金刚石纳米膜,研究层数和表面修饰对结构演化和性质的影响。对其结构演化、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得到相应的结构演化和性质的变化规律。从体材料金刚石中沿着垂直于110晶向截取出二维(110)金刚石纳米膜初始结构,对层数由1层增加到7层的金刚石纳米膜依次进行结构优化,并且计算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研究由层数变化所导致的结构演化和电学性质变化规律。具体结果如下:(1)当层数n≤2时,金刚石纳米膜发生结构重构,变成一层或两层石墨烯,电学性质呈现出半金属的性质。(2)当层数n≥3时,金刚石纳米膜发生结构弛豫,但是依然保持金刚石体相材料的特征,电学性质表现为金属性。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在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原子间杂化类型由sp2杂化转化为sp3杂化,电学性质的改变与结构表面的弛豫程度是密切相关的。进一步对二维(110)金刚石纳米膜进行单侧氢化和双侧氢化的处理,研究不同氢化类型条件下层数变化对其结构演化和性质变化的影响。具体计算结果如下:(1)单侧氢化处理后,金刚石纳米膜的结构演化对层数变化的依赖关系不明显,金刚石膜氢化侧发生微小的结构弛豫,未氢化侧发生较大的弛豫,基本保持了金刚石相,其电学性质表现为金属性。(2)双侧氢化处理后,结构发生微小弛豫,仍然维持金刚石体相材料的结构特征,电学性质发生明显变化,出现直接带隙,体现出半导体的特性,且随着层数增多,带隙宽度单调减小,实现了通过层数对能带进行调控的目的。综合以上,与二维(110)金刚石纳米膜结构演化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经过氢化处理后的金刚石膜稳定性明显增强,更加容易保持金刚石体相特征,无论是单侧氢化还是双侧氢化,氢的存在都会使得结构更容易保持金刚石相。本文我们应用第一性原理对二维(110)金刚石纳米膜进行理论研究,探索层数和表面修饰对结构和性质的影响。通过氢化处理来增强结构稳定性,通过层数变化来调控能带,为金刚石材料应用于更多领域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计算 二维金刚石纳米膜 %E5%8F%96%E5%90%91" target="_blank"><110>取向 结构演化 电学性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引言10
  • 1.2 金刚石的结构和特性10-12
  • 1.3 二维碳基纳米材料12-18
  • 1.3.1 石墨烯12-13
  • 1.3.2 石墨烷13
  • 1.3.3 Diamane13-14
  • 1.3.4 (111)Diamond14-17
  • 1.3.5 石墨烯与金刚石膜的转化17-18
  • 1.4 本文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18-20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20-25
  • 2.1 引言20
  • 2.2 密度泛函理论20-21
  • 2.3 交换关联函数21-22
  • 2.3.1 局域密度近似21
  • 2.3.2 广义梯度近似21-22
  • 2.4 CASTEP简介22-23
  • 2.5 本文使用的计算方法23-25
  • 第三章 二维(110)金刚石纳米膜的结构演化和电学性质25-33
  • 3.1 引言25
  • 3.2 结构演化和电学性质25-32
  • 3.2.1 晶胞及计算参数选取25-26
  • 3.2.2 二维(110)金刚石纳米膜结构演化26-28
  • 3.2.3 二维(110)金刚石纳米膜形成能计算28-30
  • 3.2.4 二维(110)金刚石纳米膜的电学性质30-32
  • 3.3 本章小结32-33
  • 第四章 氢化二维(110)金刚石纳米膜的结构和电学性质的研究33-41
  • 4.1 引言33
  • 4.2 氢化二维(110)金刚石纳米膜结构演化和性质研究33-40
  • 4.2.1 晶胞及计算参数选取33-34
  • 4.2.2 氢化二维(110)金刚石纳米膜结构演化34-36
  • 4.2.3 氢化二维(110)金刚石纳米膜形成能计算36-37
  • 4.2.4 氢化二维(110)金刚石纳米膜的电学性质37-40
  • 4.3 本章小结40-41
  • 第五章 全文总结41-42
  • 参考文献42-48
  • 作者简介48-49
  • 致谢49-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连权;刘虹辰;刘嘉慧;马贺;李大业;刘冰冰;;单壁碳纳米管的电子结构与声子谱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人工晶体学报;2015年12期

2 陈家华;刘恩克;李勇;祁欣;刘国栋;罗鸿志;王文洪;吴光恒;;Ga_2基Heusler合金Ga_2XCr(X=Mn,Fe,Co,Ni,Cu)的四方畸变、电子结构、磁性及声子谱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物理学报;2015年07期

3 崔文颖;刘子忠;蒋亚军;王娜;封继康;;TiO_2表面吸附三氟乙酸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化学学报;2012年19期

4 曾叶娟;代月花;陈军宁;;CTM俘获层材料选取的模拟研究[J];微纳电子技术;2012年06期

5 刘波;孙红娟;彭同江;;石墨烯分子振动模式因子群分析与密度泛函计算[J];物理化学学报;2012年04期

6 李耀;张卫平;杨强;;立方氮化硼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材料导报;2011年S2期

7 周惦武;徐少华;张福全;彭平;刘金水;;Mg-Al-Ca合金系金属间化合物的力学性质与热力学性能第一原理计算[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04期

8 吴争平;尹周澜;陈启元;李洁;;氢氧化铝表面性质的CASTEP计算及其晶面叠合分析[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年01期

9 王裕昌;;人造大单晶金刚石的合成技术进展及主要应用[J];超硬材料工程;2008年06期

10 郑蕾;蒋成保;尚家香;朱小溪;徐惠彬;;立方结构Fe基磁性材料弹性系数第一性原理计算[J];物理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黎;CALYPSO结构预测方法在高压材料和行星科学中的几个典型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2 鲁少华;CALYPSO表面重构预测方法及其在金刚石表面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燕妮;半金属Heusler材料第一性原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段德芳;高压下固态溴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43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843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1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