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多孔材料元胞自动机声学建模及高声压激励下材料的声学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10:17

  本文关键词:多孔材料元胞自动机声学建模及高声压激励下材料的声学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孔材料 元胞自动机 建模 微穿孔板 COMSOL Multiphysics 仿真


【摘要】:本文分别以常温常压下多孔材料声学建模和高声压级下微穿孔板吸声性能理论仿真两个方面入手对吸声体进行研究。多孔材料的声学建模是采用元胞自动机算法,目的是为了能够从新的角度入手去建立多孔材料的吸声理论模型;微穿孔板在高声压级下的吸声仿真则是通过多物理耦合软件COMSOL来完成。第一部分为元胞自动机建模。研究对象为平面波在驻波管内的传播,对其建立一维元胞空间,同时通过对一维小振幅声波的波动方程差分计算以及边界条件分析推导出元胞之间的局部演化规则,从而得到末端无吸声材料时驻波管模型内平面声波的声压分布。接下来,以此为基础,在驻波管末端添加吸声材料,推导材料内部元胞单元之间的局部演化规则,并计算出此情形下驻波管模型内的声压分布。最后,模拟驻波法实验,采集管内声压幅值,计算出吸声系数,计算结果与现有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该一维模型旨在通过边界条件的推导实现声波在边界处的真实反射情况,为后续构建复杂多孔材料内部结构元胞自动机模型打好基础,从而得到声波在多孔材料内部无序分布的骨架结构中的传播规律。第二部分为高声压级下微穿孔板的吸声仿真。与多孔材料相比,微穿孔板具有更规则的结构,以马大猷教授提出非线性声阻理论为基础,通过方程推导,利用COMSOL软件压力声学模块对微穿孔板吸声特性进行建模仿真,并通过仿真计算结果得到影响高声压级下微穿孔板吸声特性的结构参数。微穿孔板虽然属于共振式吸声结构,但其吸声机理与多孔材料有共同点,并更为简洁,该仿真以微穿孔板为研究对象,但对多孔材料在高声压级下的吸声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多孔材料 元胞自动机 建模 微穿孔板 COMSOL Multiphysics 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引言7-13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7-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11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11-13
  • 第二章 降噪基本理论13-20
  • 2.1 声波的描述13-15
  • 2.2 声波在管中的传播15-17
  • 2.3 吸声结构17-19
  • 2.4 本章小结19-20
  • 第三章 元胞自动机基本理论20-24
  • 3.1 元胞自动机的定义20
  • 3.2 元胞自动机的结构组成20-22
  • 3.3 元胞自动机建模的基本步骤22-23
  • 3.4 元胞自动机的分类23
  • 3.5 元胞自动机的应用23
  • 3.6 本章小结23-24
  • 第四章 基于多孔吸声材料的元胞自动机声学建模24-41
  • 4.1 元胞自动机阻抗管基本模型的建立24-32
  • 4.2 末端有吸声负载下元胞自动机声学模型的研究32-39
  • 4.3 二维元胞自动机模拟多孔材料内部微观结构的初步设想39-40
  • 4.4 本章小结40-41
  • 第五章 微穿孔板吸声理论41-48
  • 5.1 微穿孔板简介41-42
  • 5.2 常温常压下微穿孔板吸声特性42-45
  • 5.3 高声压级下的微穿孔板吸声特性45-47
  • 5.4 本章小结47-48
  • 第六章 基于COMSOL的高声压级下微穿孔板吸声仿真48-71
  • 6.1 COMSOL Multiphysics简介48
  • 6.2 常温差压下微穿孔板COMSOL仿真方法改进48-57
  • 6.3 高声压级下微穿孔板吸声仿真分析57-59
  • 6.4 高声压级下微穿孔板吸声仿真结果59-70
  • 6.5 本章小结70-71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71-73
  •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71
  • 7.2 未来工作展望71-73
  • 参考文献73-76
  • 致谢76-77
  • 附录77-82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仕元,雍志华,李娟,陈兴林;多孔材料的密度测试方法探讨[J];实用测试技术;2002年05期

2 刘培生;;多孔材料孔率的测定方法[J];钛工业进展;2005年06期

3 奚正平;汤慧萍;朱纪磊;张健;;金属多孔材料在能源与环保中的应用[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S2期

4 朱海峰;;多孔材料 数据聚焦分析[J];科学观察;2006年06期

5 温永刚;张晓曦;陈光奇;孙李宁;李慧燕;;多孔材料传冷特性的对比试验[J];低温工程;2008年02期

6 詹海鸿;黄文貌;许征兵;曾建民;甘武奎;陈小安;;浅谈铝工业用多孔材料[J];大众科技;2008年10期

7 本刊记者;;金属多孔材料创新研究及产业化基地——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J];中国材料进展;2009年Z2期

8 王建永;;金属多孔材料研究的新起点——回归本性[J];金属世界;2010年02期

9 于永亮;;浅谈金属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J];硅谷;2011年02期

10 李玲玲;;金属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J];科技风;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勃;徐明龙;张治君;;多孔材料多轴加载实验系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熊文英;刘钧泉;;多孔材料开发及其工程应用概况[A];2005'(贵阳)表面工程技术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G.多孔材料[A];2008中国材料研讨会暨庆祝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会议程序和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杨国昱;;基于硼氧簇单元构建的硼酸盐多孔材料的合成、结构及性能[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贺跃辉;王W,

本文编号:881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881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3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