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磁材料的小型化研究及应用
本文关键词:低频电磁材料的小型化研究及应用
【摘要】:电磁超介质作为一种人工材料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因其具有很多极具利用价值的奇异特性,如今在通信、雷达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然而,电磁材料在制作成器件时受频率的影响较大,低频的电磁材料往往因为其面积较大,制约了其应用,尽管在GHz、THz以及光波波段的MMs研究非常多,但是对于工作频率低(主要位于10Hz-1000MHz范围内),采用谐振型MMs模型,单元尺寸较大再加上介质损耗的影响,设计MHz频段的MMs仍然是研究的一个难点,因此寻找简单有效的设计方法使其小型化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本文介绍了电磁超材料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电磁超材料,然后针对谐振型电磁超材料介绍了其等效本够参数的实现物理机制,以及电磁超材料的几种研究方法,包括S参数反演法以及等效电路法。此外,通过CST仿真软件,设计了两种单负材料,第一种为简单开口谐振环(SRR)结构,第二种为简单“1”字型谐振结构。两种结构都为金属敷层和介质基板两层结构,分别实现磁谐振与电谐振,通过S参数分析,验证了其单负特性。利用等效电路模型的分析方法,对两种结构表面电流的分析,在其上特定位置加载集总元件,改变其中集总参数的大小,使得材料在同样单元尺寸的情况下达到谐振频率可调,实现了同尺寸下低频吸波特性以及低频频率选择特性。同时,本文在前面两种简单磁谐振与电谐振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结构,首先设计了一种单电容可调控双负材料,将金属铜条与方形SRR环进行了组合,在方形SRR环中加载电容元件,金属铜条为结构提供了负的介电常数,方形SRR环为结构提供了负的磁导率,通过调节加载电容值的大小来实现材料的频率可调特性;然后设计了一种双电容可调控双负材料,在金属铜条与方形SRR环中各串联一个电容元件来实现材料的双负特性;接着将三层金属铜条结构进行了组合设计了出了一种频率可调吸波材料,在每层金属铜条中分别加载一个电阻元件和一个电容元件,加载电阻实现材料的吸波特性,加载电容实现材料的频率可调特性,通过调节加载的电阻值和相邻铜条间的间距来调节整个结构的吸收系数;最后将金属铜条与SRR环进行组合设计了另一种频率可调的吸波材料,相比于多层结构,该模型的吸收系数更大,接近于1,但存在着最大吸收峰值带宽较窄的缺陷。通过反演S参数分析,采用集总加载的方式是将材料小型化的可行手段,采用加载电阻元件的方式是实现材料吸波特性的有效途径。本文对电磁超材料的小型化的研究,让电磁超材料具有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电磁超材料 负介电常数 负磁导率 小型化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21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8
- 1.2 人工电磁材料的发展8-12
- 1.3 频率选择表面12-16
- 1.4 吸波材料16-18
- 1.5 电磁波的极化18-19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9-21
- 第2章 电磁超材料的理论基础21-39
- 2.1 谐振型电磁超介质的基本理论21-28
- 2.2 周期吸波结构的研究方法28-38
- 2.3 本章小结38-39
- 第3章 两种基本超材料结构的加载仿真39-47
- 3.1 基于“1”字型谐振结构的加载试验39-42
- 3.2 基于开口谐振环(SRR)结构42-46
- 3.3 本章小结46-47
- 第4章 多种组合超材料结构的仿真47-57
- 4.1 单一电容可调控双负材料47-50
- 4.2 双电容可调控双负材料50-52
- 4.3 频率可调吸波材料152-54
- 4.4 频率可调吸波材料254-56
- 4.5 本章小结56-57
- 第5章 总结57-59
- 致谢59-60
- 参考文献60-64
- 个人简介64-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延梅;;光子超材料的神奇世界[J];光机电信息;2009年09期
2 陈宇方;周永江;斯永敏;程海峰;;可电调谐超材料研究[J];功能材料;2012年04期
3 王总;朱文君;唐玲;;超材料技术发展概览[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2年07期
4 树华;;可以用光进行控制的超材料[J];物理;2012年12期
5 ;欢迎来到“超材料”世界[J];功能材料信息;2013年Z1期
6 ;美用超材料设计首个使光弯曲的计算器[J];金属功能材料;2014年01期
7 周卓辉;黄大庆;刘晓来;牟维琦;康飞宇;;超材料在宽频微波衰减吸收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材料工程;2014年05期
8 冯瑞华;;超材料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材料导报;2009年07期
9 刘冶;李竹影;张旺洲;孙禹宏;;组合型电磁隐身斗篷的超材料设计与仿真[J];功能材料;2013年15期
10 徐含乐;祝小平;周洲;胡楚锋;;基于双向耦合补偿的超材料传输/反射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更开;;电磁/声波超材料及对波传播控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蔡小兵;胡更开;;超材料性质及功能的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沈晓鹏;崔铁军;叶建祥;;双波段超材料吸收器[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刘亚锋;周萧明;胡更开;;弯曲波在薄板超材料中的传播特性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周萧明;胡更开;;声波超材料超分辨成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高东宝;曾新吾;;一维Helmholtz腔超材料声透射特性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丁劲;邓元宸;葛欢;范理;张淑仪;张辉;;负模量超材料的传输系数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胡更开;;电磁/声波超材料及波传播控制[A];第五届全国强动载效应及防护学术会议暨复杂介质/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刘晓宁;陈毅;胡更开;;二维手性点阵材料及其在弹性波超材料设计中的应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周萧明;胡更开;;声波超材料引起的声波透明现象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新型超材料可提高无线充电效率[N];科技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安自能;深圳超材料产业联盟成立打造千亿产值“航母”[N];中国工业报;2011年
3 记者 崔霞;打造千亿产值超材料产业“航母”[N];深圳商报;2011年
4 记者 王剑锋 见习记者 张尉心;首条超材料研发中试产线落户龙岗[N];深圳特区报;2011年
5 记者 甘霖 杨婧如;全球首条超材料生产线投产[N];深圳特区报;2012年
6 记者 崔霞 毕国学;全球首条超材料生产线在深投产[N];深圳商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滕继濮;超材料:我们另类的超级创造[N];科技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刘霞;欢迎来到“超材料”世界[N];科技日报;2013年
9 实习记者 刘燕庐;像乌贼一样变色的超材料即将出现[N];科技日报;2014年
10 策划 本报记者 陈伟华 孙维锋 采写 本报记者 孙维锋;“超材料”驾到 “隐身”不是梦[N];东莞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宛珊;超材料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能量守恒分裂时域有限差分格式:方法、理论和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2 熊汉;电磁超材料在微波吸波体与天线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马岩冰;新型超材料功能器件设计与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刘海霞;可重构人工电磁媒质理论与应用关键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武霖;手性超材料的偏振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程用志;调控电磁特性超材料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7 张永刚;太赫兹超材料电磁诱导透明现象的电路模型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8 白阳;电磁超材料红外热辐射和近场热传输特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孙海斌;电磁超材料合成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10 钟敏;太赫兹频段金属—介质—金属三明治结构超材料的电磁性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思聪;人工超材料光传输特性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王公晗;基于超材料天线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端悦涛;宽频完美吸声超材料的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曹瑞;薄膜型声学超材料隔声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刘娇;局域共振型声学超材料机理探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李雅楠;基于贴片型结构的超材料的特性研究与设计[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张敏;超材料吸波体及左手材料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8 刘鹰;电磁耦合超材料本构矩阵提取算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9 王帅;基于拓扑绝缘体在可调谐负折射率超材料[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王贝胤;电磁超材料吸波器及极化调控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81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881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