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点及其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碳点及其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电化学合成 碳点 纳米复合物 荧光传感 光催化
【摘要】:碳点具有独特的物化性质、优良的光学性能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广泛应用于生物标记、光电传感、环境分析及光催化等领域,引起了研究者们极大的兴趣。因此,利用简便方法制备出新型荧光碳点及拓展其应用是十分有意义的。本论文利用电化学法制备了一系列荧光碳点及其复合物应用于离子检测及有机污染物降解,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利用电化学碳化柠檬酸钠和尿素的方法一步合成了水溶性功能化荧光碳点。所制备的碳点具有好的光稳定性,量子产量高达11.9%。碳点的尺寸主要分布在1.0~3.5 nm,平均粒径为2.4nm。其可进一步作为新型荧光传感探针无标记地、灵敏地检测汞离子,检测限为3.3 nM,线性范围为0.01~10μM。所制得的碳点可用于实际水样中汞离子的检测。(2)利用一步电化学法制备了一种具有强可见光催化活性的碳点/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物。所制得的纳米复合物通过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模型,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进行表征。在可见光辐射下降解亚甲基蓝研究其光催化活性。本文中还讨论了光催化活性增强的机制。(3)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电化学法一步合成碳点/氧化锌纳米复合物。所制得的碳点/氧化锌纳米复合物对可见光具有较高的响应,可作为优异的可见光催化剂降解MB。该法使用廉价的50 W卤钨灯代替昂贵的氙灯作为灯源,简单易行,大大地减少了成本。
【关键词】:电化学合成 碳点 纳米复合物 荧光传感 光催化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13.71;TB38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4
- 1.1 C-Dots的概述9
- 1.2 C-Dots的合成方法9-13
- 1.2.1 自上而下合成法10-11
- 1.2.2 自下而上合成法11-13
- 1.3 C-Dots的修饰13-15
- 1.3.1 表面修饰13-14
- 1.3.2 复合物修饰14-15
- 1.3.3 掺杂修饰15
- 1.4 C-Dots的性质15-18
- 1.4.1 紫外吸收及光致发光性质15-16
- 1.4.2 电致发光性质16-17
- 1.4.3 低细胞毒性及生物相容性17-18
- 1.5 C-Dots的应用18-22
- 1.5.1 生物成像18-19
- 1.5.2 生化分析检测19-21
- 1.5.3 光催化降解21-22
- 1.6 本文构思22-24
- 第二章 一步电化学法合成功能化荧光C-Dots选择性检测Hg~(2+)24-36
- 2.1 引言24-25
- 2.2 实验部分25
- 2.2.1 试剂和表征25
- 2.2.2 C-Dots的合成25
- 2.2.3 C-Dots荧光检测Hg~(2+)25
- 2.3 结果与讨论25-35
- 2.3.1 C-Dots的表征25-28
- 2.3.2 C-Dots的荧光稳定性28-29
- 2.3.3 C-Dots检测Hg~(2+)的机理29-31
- 2.3.4 Hg~(2+)检测条件优化31-32
- 2.3.5 C-Dots对Hg~(2+)的荧光响应32-33
- 2.3.6 选择性研究33-34
- 2.3.7 实际样品分析34-35
- 2.4 小结35-36
- 第三章 电化学法一步合成具有优异可见光催化活性的C-Dots/TiO_2纳米复合物36-44
- 3.1 引言36-37
- 3.2 实验37-38
- 3.2.1 试剂与表征37
- 3.2.2 C-Dots/TiO_2纳米复合物的合成37-38
- 3.2.3 C-Dots/TiO_2纳米复合物的光催化活性38
- 3.3 结果与讨论38-43
- 3.3.1 C-Dots/TiO_2纳米复合物的表征38-40
- 3.3.2 C-Dots/TiO_2纳米复合物的可见光催化性质40-41
- 3.3.3 C-Dots/TiO_2纳米复合物增强的可见光催化机制41-43
- 3.4 小结43-44
- 第四章 C-Dots/ZnO纳米复合物:一步电化学法合成及其可见光催化应用44-51
- 4.1 引言44-45
- 4.2 实验部分45-46
- 4.2.1 试剂45
- 4.2.2 C-Dots/ZnO纳米复合物的制备45
- 4.2.3 C-Dots/ZnO纳米复合物的光催化活性45
- 4.2.4 表征45-46
- 4.3 结果与讨论46-50
- 4.3.1 C-Dots/ZnO纳米复合物的晶体结构46
- 4.3.2 C-Dots/ZnO纳米复合物的形貌46-47
- 4.3.3 C-Dots/ZnO纳米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47
- 4.3.4 C-Dots/ZnO纳米复合物的催化性能47-49
- 4.3.5 C-Dots/ZnO纳米复合物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49-50
- 4.3.6 C-Dots/ZnO纳米复合物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可能机制50
- 4.4 小结50-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9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59-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田博之;;有机电化学合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3期
2 陈敏元;;β-氨基酸的电化学合成[J];氨基酸通讯;1981年03期
3 桂伟志;控制电位法电化学合成双环戊二烯基铁[J];化学世界;1984年05期
4 莫春生;黄锡麟;钟起玲;;烷氧基钨(Ⅵ)的电化学合成及性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5 桂伟志;在镀铂的钛阳极上电化学合成癸二酸[J];化学世界;1987年01期
6 张廉;唐恢同;;1-(1-萘基)乙胺的电化学合成[J];化学试剂;1988年05期
7 程华,袁挽青;间接电化学合成香草醛[J];精细化工;1993年03期
8 桂伟志;电化学合成癸二酸及其阳极极化曲线的测定[J];应用科学学报;1986年04期
9 刘建宁,于新桥,仵博万,赵建设;双缩硫代二氨基脲配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桂伟志;;己二腈的控制电位电化学合成与水解[J];化学工业与工程;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长利;徐景坤;;新型导电聚芴衍生物的电化学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固体材料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李德良;罗洁;聂午阳;;无氰水溶性金络合物的电化学合成及应用[A];2011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曾理强;周明;;电化学合成导电超疏水聚(3,4-四亚甲基吡咯)[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袁亚仙;凌丽;韦萍洁;姚建林;顾仁敖;;苯并三氮唑金属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及光谱性质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卢宝阳;徐景坤;;导电聚苯并蒽酮的电化学合成及其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固体材料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徐志花;王建明;何伟春;张鉴清;;超声波对纯铁电极阳极行为及固体K_2FeO_4直接电化学合成的影响(英文)[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7 谢刚;张皓东;李荣兴;曾桂生;张雄飞;;纳米二氧化钛的电化学合成[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8 石南林;罗鲲;;掺杂剂对电化学合成聚苯胺微观结构的影响[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04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黎志为;莫燕丽;;二氧化碳的配位活化和电化学活化[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多元络合物会议论文[C];2002年
10 潘伟;黄绍鑫;冯兴丽;马厚义;;PVP保护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合成新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婉;聚噻吩与聚对苯撑膜的电化学合成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杨海平;钽醇盐的电化学合成及纯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朱日龙;聚吡咯的电化学合成、应用及防蚀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王杰;电化学合成聚吡咯膜的电学性能与应用[D];西安交通大学;2008年
5 孙勇;碱土金属钼酸盐微晶的电化学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0年
6 杨慧敏;锌、铜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7 洪勋;贵金属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合成和物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梅;石墨烯类/银(硒)纳米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及其光电性质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2 侯雨昕;碳点及其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与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李婷婷;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的电化学合成[D];东华大学;2016年
4 林雪;电化学合成聚苯胺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5 王新颖;电化学合成聚苯胺复合薄膜及其耐腐蚀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6 许能娜;某些发光功能材料的电化学合成及分析应用[D];福州大学;2011年
7 林翠华;电化学合成纳米氧化锆及其掺杂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炯;新型聚芴荧光材料的电化学合成[D];济南大学;2011年
9 陈胜龙;电化学合成五—二乙基胺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侯国锋;锆、铪醇盐的电化学合成及表征[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20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920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