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材料论文 >

基于相反转乳化法的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制备与性能

发布时间:2017-10-06 22:30

  本文关键词:基于相反转乳化法的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制备与性能


  更多相关文章: 相反转乳化法 纳米胶囊 正十八烷 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预聚体 机理


【摘要】:相变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调温及储热性能被广泛应用,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相态的转变,导致该种材料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胶囊化实现了相变材料的永久固态化,使其更广泛的应用到建筑材料、储热调温纤维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在相变材料胶囊的制备过程当中,初始乳液的制备至关重要。相反转乳化法是低能乳化法的一种,本论文将它应用到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制备当中,克服了传统高能乳化法能量利用率低、成本大、环保措施差等缺点。采用相反转法和自由基聚合法,以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Span80)与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ween80)为复配乳化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成功合成了以正十八烷为芯材,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的相变材料纳米胶囊(Nano-PCMs) 。以十二烷基硫醇(DDM)作为链转移剂,讨论了部分壁材单体的预聚对纳米胶囊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手段对纳米胶囊的表面形态,结晶行为,热稳定性等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根据Toraz 和 Mason的勺理论从热力学角度讨论了不同乳化剂含量下油相、水相以及聚合物相三相之间的铺展系数关系,将预测的胶囊形态与实际形态进行对比。其中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是通过杨氏方程、调和方程以及Fowke方程计算得到的。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引发剂含量、乳化剂含量和聚合反应温度分别为0.4g、7g和73℃。纳米胶囊粒径大小为200-500nm之间,呈现圆球形、表面光滑致密,没有孔洞及塌陷现象;部分壁材单体的预聚有利于胶囊的形成,预聚时间及芯壁比对胶囊的粒径及表观形态几乎没有影响,但对纳米胶囊的热焓值有明显影响,当预聚时间为20min,芯壁比为9:10时胶囊的包覆率最好。制备的纳米胶囊粒径比较均一,表面致密,尺寸在150nm~300nm之间,热稳定性良好;加入Span80与Tween80复配乳化剂(HLB=9.8)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稳定性很好,胶囊的预测形态与实际形态不能达到完全一致,说明胶囊的平衡状态不仅受到热力学因素的影响还可能受到动力学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相反转乳化法 纳米胶囊 正十八烷 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预聚体 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1;TB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8
  • 1.1 相变材料10-12
  • 1.1.1 相变材料概述10
  • 1.1.2 相变材料研究现状10-11
  • 1.1.3 相变材料的分类11-12
  • 1.2 相变材料纳米胶囊12-18
  • 1.2.1 相变材料微/纳胶囊概述12-13
  • 1.2.2 相变材料纳米胶囊工作原理13
  • 1.2.3 相变材料纳米胶囊芯壁材的选择13-14
  • 1.2.4 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14-15
  • 1.2.5 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应用15-18
  • 1.3 纳米乳液与乳化剂18-25
  • 1.3.1 乳液的概述18-19
  • 1.3.2 乳液的制备方法19-20
  • 1.3.3 纳米乳液的特点及制备方法20-22
  • 1.3.4 乳化剂和HLB值22-25
  • 1.4 EIP法在纳米乳液及纳米胶囊制备中的应用25-26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26-28
  • 第二章 正十八烷-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制备与表征28-40
  • 2.1 引言28
  • 2.2 实验部分28-29
  • 2.2.1 实验仪器28-29
  • 2.2.2 实验试剂29
  • 2.3 正十八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胶囊的制备29-31
  • 2.4 性能测试与表征31-32
  • 2.4.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31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31
  •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31-32
  • 2.4.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32
  • 2.4.5 热重分析(TG)32
  • 2.5 结果与讨论32-39
  • 2.5.1 引发剂含量对纳米胶囊性能的影响32-33
  • 2.5.2 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红外光谱分析33-34
  • 2.5.3 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表观形貌和微观结构分析34-35
  • 2.5.4 乳化剂含量对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热性能以及表观形貌的影响35-37
  • 2.5.5 不同聚合温度对相变材料纳米胶囊包覆率的影响37-38
  • 2.5.6 热重分析(TG)38-39
  • 2.6 本章小结39-40
  • 第三章 添加壁材预聚体的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制备与表征40-54
  • 3.1 引言40
  • 3.2 实验部分40-42
  • 3.2.1 实验仪器40-41
  • 3.2.2 实验试剂41
  • 3.2.3 正十八烷/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胶囊的制备41-42
  • 3.3 性能测试与表征42-43
  • 3.3.1 粒度分析42
  • 3.3.2 热重分析(TG)42
  • 3.3.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42
  • 3.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42-43
  • 3.3.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43
  • 3.3.6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43
  • 3.3.7 热重分析(TG)43
  • 3.4 结果与讨论43-51
  • 3.4.1 纳米胶囊的红外谱图分析43-44
  • 3.4.2 添加聚合时间不同的预聚体对乳液粒径分布的影响44-45
  • 3.4.3 纳米胶囊的SEM形貌分析45-46
  • 3.4.4 纳米胶囊的TEM形貌分析46-47
  • 3.4.5 添加不同预聚时间的预聚体对纳米胶囊热性能的影响47-48
  • 3.4.6 纳米胶囊的热重分析48-49
  • 3.4.7 芯壁比对胶囊包覆率的影响49-50
  • 3.4.8 芯壁比对纳米胶囊表观形貌的影响50-51
  • 3.5 本章结论51-54
  • 第四章 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成型机理54-62
  • 4.1 引言54-55
  • 4.2 实验部分55-57
  • 4.2.1 实验仪器55-56
  • 4.2.2 实验试剂56
  • 4.2.3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以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平板膜的制备56-57
  • 4.3 胶囊形态的预测57
  • 4.3.1 表面张力测试57
  • 4.3.2 接触角测试57
  • 4.4 结果与讨论57-60
  • 4.4.1 液-液界面张力57-58
  • 4.4.2 固相表面张力58-59
  • 4.4.3 胶囊形态的预测59-60
  • 4.5 本章小结60-62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62-64
  • 5.1 研究结论62
  • 5.2 问题及展望62-64
  • 参考文献64-72
  •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72-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团红;胡小玲;乔吉超;管萍;郝明燕;;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与结构性能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6年05期

2 ;美研制出细胞内最大纳米穹隆体模型可用于靶向纳米胶囊的运输载体[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1年04期

3 胡文涛;冯玉红;李嘉诚;颜慧琼;王春修;林强;;海藻酸疏水衍生物水悬纳米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J];精细化工;2013年06期

4 朱银燕,张高勇,洪昕林,董金凤,张晓光,曾晖;微乳中纳米胶囊的复凝聚法制备[J];化学学报;2005年16期

5 张团红;胡小玲;乔吉超;管萍;杨峰;;纳米胶囊的制备与应用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6 胡冰;周蓓;孙怡;叶红;曾晓雄;;芯-壳复合纳米颗粒及其纳米营养物制备技术的研究 Ⅰ.儿茶素纳米胶囊的研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刘硕;张东;;纳米胶囊相变材料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08年12期

8 郑克孝;崔巍;沈秉谦;杨胜利;;具有佐剂效果的海藻酸钙纳米胶囊制备[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8年01期

9 张恒;纪秀丽;;可生物降解纳米胶囊的囊材、化学制备和表征[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8年03期

10 朱银燕;安学勤;;微乳中界面聚合法制备包载胰岛素纳米胶囊[J];日用化学工业;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银燕;安学勤;;复相乳液体系中制备聚乳酸纳米胶囊[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郑和堂;;缓释型氟氯氰菊酯纳米胶囊的研制[A];第25届全国卫生杀虫药械学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资料汇编[C];2008年

3 朱银燕;安学勤;李淑萍;;微乳中复凝聚法制备壳聚糖-明胶纳米胶囊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张雪峰;王登科;李璞;黄昊;董星龙;;壳/核型金属纳米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8)[C];2007年

5 曾晖;董金凤;张高勇;洪昕林;周晓海;李学丰;;动态光散射研究纳米胶囊的制备过程[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马延文;胡征;;碳纳米胶囊的氧化官能化[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7 曾晖;朱怡;董金凤;张高勇;;SDS对复凝聚制备微纳胶囊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8 朱银燕;安学勤;;微乳中载药纳米胶囊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信静;刘双庆;张人杰;;氧化石墨烯基纳米胶囊的组装及药物控释[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2分会:溶液中的聚集与分子组装[C];2013年

10 夏春苗;周艺峰;聂王焰;宋林勇;;细乳液聚合法制备氯氰菊酯纳米胶囊[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钱铮;日本制成世界最小的“纳米胶囊”[N];医药经济报;2006年

2 紫箕 花林;糖式“特洛伊木马”力克癌症[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林研;微/纳米胶囊单向渗透研究获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4 记者 蓝建中;“纳米胶囊”:伸缩自如且柔软[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5 记者陈超;日试验给纳米胶囊安个“开关”[N];科技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温静;新型蛋白纳米胶囊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吕怡;复合凝聚反应制备茉莉香精微/纳米胶囊及其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3 曹志海;界面细乳液共聚合制备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胶囊[D];浙江大学;2008年

4 余飞;正十二醇相变储热微/纳米胶囊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5 张雪峰;纳米复合粒子的合成及电磁响应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魏炜;基于单蛋白纳米胶囊的新型固定化酶体系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阳;基于相反转乳化法的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制备与性能[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2 黄炎;磁性纳米胶囊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3 马双双;负载桂花香精的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周向东;聚合物/相转变材料纳米胶囊的制备[D];浙江大学;2004年

5 刘艳凤;载有异硫氰酸酯的纳米胶囊的制备及结构表征[D];海南大学;2011年

6 夏春苗;细乳液聚合法制备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纳米胶囊[D];安徽大学;2012年

7 孙岩啸;桂花香精纳米胶囊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雷东华;芳樟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胶囊的制备及流变特性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9 鞠蕾;γ-聚谷氨酸的生物合成及其纳米胶囊的制备[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2年

10 胡文涛;海藻酸疏水衍生物水悬纳米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D];海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85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985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5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