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牺牲模板法制备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电化学催化
本文关键词:自牺牲模板法制备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电化学催化
更多相关文章: 磁性纳米粒子 自牺牲模板法 纳米复合材料 电化学催化 传感
【摘要】:磁性纳米粒子(MNPs)具有优异的超顺磁性、生物兼容性、催化性和低毒性等性质,方便制备复合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分离富集、酶固定化和靶向给药等领域。目前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主要是以磁性材料为核的生长法或磁性材料与其它材料的共混合法,而基于其本身组成制备复合材料的研究鲜有报导。本论文开发了以MNPs为自牺牲模板来制备一系列新型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发展了基于新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及电池技术,效果满意。主要内容如下:1-制备MNPs核@金纳米粒子(AuNPs)-普鲁士蓝(PB)复合壳的复合材料及电化学催化检测过氧化氢。MNPs在含盐酸羟胺和亚铁氰化钾的酸性混合溶液中磁珠表面Fe203与H+反应释放Fe3+并与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PB,氯金酸同时被羟胺还原成AuNPs,生成MNPs@AuNPs-PB复合材料。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可调控PB-Au纳米复合物的尺寸及形貌。采用扫描透射电镜技术和多种电化学技术对其形貌、电化学性能及催化性能进行表征,并与常规电化学沉积PB修饰电极进行比较。该材料可集成MNPs的磁性、AuNPs导电性和PB的催化性,甚至表现出协同效应,催化和检测灵敏度效果满意。该H202传感器线性检测区间为0.004-22.12 mM,灵敏度为647μA cm-2 mM-1,检测下限低(1.1 nM),并有优异的操作和储存稳定性。2.制备MNPs核@Fe/Pt壳纳米复合材料用于CH3OH和H202的电化学催化。采用硼氢化钠还原磁珠表面Fe203生成Fe,后者将氯铂酸通过置换反应生成Pt,最终生成MNPs核@Fe/Pt壳复合材料。在1M乙醇和0.5 M硫酸溶液中,对比工业催化材料Pt/C,该材料对甲醇催化效果好,抗CO毒化能力强,稳定性好,可望用于高效燃料电池。基于铂对过氧化氢优异的电化学催化效果,实现了对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的电化学检测,催化和检测灵敏度效果较满意。3.基于MNPs核@Fe/Pt壳纳米复合材料的多功能磁性搅拌子。通过施加磁场,MNPs核@Fe/Pt壳复合材料沿磁场线排列成链状结构,并随磁场线而运动,形成纳米级搅拌子,促进传质,(动态)增强电催化性能。
【关键词】:磁性纳米粒子 自牺牲模板法 纳米复合材料 电化学催化 传感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383.1;TB3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磁性纳米粒子的应用9-12
- 1.1.1 纳米材料9
- 1.1.2 磁性纳米粒子的概述9-10
- 1.1.3 磁性纳米粒子的应用现状10-12
- 1.2 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12-13
- 1.3 普鲁士蓝简介13-14
- 1.4 本文构思14-16
- 第二章 MNPs核@金纳米粒子(AuNPs)-普鲁士蓝(PB)复合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催化检测过氧化氢16-28
- 2.1 引言16-17
- 2.2 实验部分17-19
- 2.2.1 仪器与试剂17
- 2.2.2 纳米复合物的制备17-18
- 2.2.3 基于裸MNPs化学方法快速制备PB18
- 2.2.4 传感器的制备与表征18-19
- 2.3 结果与讨论19-27
- 2.3.1 裸MNPs的常规化学方法转化及PB和AuNPs表征19-24
- 2.3.2 不同电极测定H_2O_2电化学性能24-25
- 2.3.3 电化学测定条件优化25-26
- 2.3.4 传感器的检测应用26-27
- 2.4 小结27-28
- 第三章 制备MNPs核@Fe/Pt壳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甲醇的电化学催化28-38
- 3.1 引言28-29
- 3.2 实验部分29-30
- 3.2.1 仪器与试剂29
- 3.2.2 电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29-30
- 3.2.3 电化学催化30
- 3.3 结果与讨论30-37
- 3.3.1 MNPs@Fe/Pt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30-32
- 3.3.2 H_2O_2和CH_3OH的电化学催化性能32-33
- 3.3.3 电化学测定条件优化33-37
- 3.4 小结37-38
- 第四章 多功能搅拌子38-42
- 4.1 引言38
- 4.2 实验部分38-39
- 4.2.1 仪器与试剂38
- 4.2.2 修饰电极的制备与表征38-39
- 4.2.3 修饰电极的表征与性能39
- 4.3 结果与讨论39-41
- 4.3.1 传感器的制备与表征39
- 4.3.2 磁搅拌增加性能考察39-41
- 4.4 小结41-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53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53-54
- 致谢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伟家;导电纳米复合材料[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1年02期
2 李兴田;聚酰胺6纳米复合材料的新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1年02期
3 李淑玉;导电纳米复合材料[J];建材工业信息;2001年10期
4 ;可溶性纳米复合材料[J];技术与市场;2001年04期
5 钱红梅,郝成伟;粘土/有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皖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王珂,朱湛,郭炳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蛭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J];应用化学;2003年07期
7 钟厉,韩西;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金延;纳米复合材料及应用[J];金属功能材料;2004年06期
9 ;美国纳米复合材料需求将增长[J];橡塑技术与装备;2008年03期
10 赵中坚;王强华;;汽车中的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活动及商业现状[J];玻璃钢;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红梅;杨洋;李元庆;郑斌;付绍云;;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葛岭梅;周安宁;李天良;曲建林;;矿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马永梅;;塑料/膨润土纳米复合材料市场应用[A];2003年中国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陈洁;徐晓楠;杨玲;;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5 赵海波;徐波;王俊胜;王玉忠;;主链含磷阻燃共聚酯/硫酸钡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A];2009年中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忠;;多级次多尺度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A];2010年第四届微纳米海峡两岸科技暨纳微米系统与加工制备中的力学问题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7 卢小泉;;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A];第六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会议摘要论文集[C];2010年
8 周安宁;杨伏生;曲建林;李天良;葛岭梅;;矿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1年
9 上官文峰;;纳米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光催化性能[A];纳微粉体制备与应用进展——2002年纳微粉体制备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林鸿福;;加速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产业化进程[A];浙江省科协学术研究报告——浙江优势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玉春;纳米复合材料能否风行?[N];中国石化报;2005年
2 李闻芝;纳米复合材料产业化研讨会将开[N];中国化工报;2004年
3 李伟;汽车用上纳米复合材料部件[N];中国化工报;2004年
4 渤海投资 周延;武汉塑料 突破60日均线压制[N];证券时报;2004年
5 唐伟家 吴汾 李茂彦;尼龙纳米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市场[N];中国包装报;2008年
6 华凌;纳米复合材料提升自充电池性能[N];中国化工报;2014年
7 塑化;聚合物系纳米复合材料发展前景广阔[N];国际商报;2003年
8 唐伟家 吴汾 李茂彦;尼龙纳米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包装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海霞;纳米复合材料将广泛应用到新能源领域[N];中国能源报;2009年
10 刘霞;高效存储氢的纳米复合材料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念武;锂硫二次电池用碳基含硫正极材料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夏雷;尼龙6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氧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杜青青;高效荧光碳点合成及其功能复合材料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刘江涛;四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和电化学传感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5 李苏原;SnO_2/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郭改萍;环境友好大豆蛋白质材料改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孙逊;新型介孔无机物/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卜小海;螺旋聚炔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红外辐射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王洪宾;LiFePO_4/C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储锂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杨慧;基于溶剂浇铸法和沉积法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D];上海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青;锆基纳米复合材料深度净化水体中的微量重金属[D];燕山大学;2015年
2 王正奇;硫化锌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3 明洪涛;TiO_2/Au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赵元旭;多壁碳纳米管/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孙艺铭;金/碳纳米复合材料生物传感器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其表达蛋白ABCB1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6 陈亚;基于碳纳米复合材料及β-环糊精对手性小分子识别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王龙;纺丝用PA66/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D];郑州大学;2015年
8 牛鹏怀;纳米复合材料在潜指纹显现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9 钟苗苗;蒙脱土改性聚碳酸亚丙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10 张娇;氧化锌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95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995562.html